陪伴面對考驗 愛不曾遠離

2015-03-23   | 楊秀麗
慈濟志工關心甫搬入釋迦院喜心之家的吳家姊妹,並提醒她們要相親相愛。(攝影者:錢福權,地點:釋迦院喜心之家,日期:2014/11/23)
「感謝您們這幾年的陪伴……」簡單的一句話,道盡吳家姊妹對慈濟志工的感恩。自從搬到馬來西亞馬六甲定居,一直到媽媽病逝的這三年多,姊妹倆在志工的陪伴下,勇敢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場交通意外,導致現年十七歲與十三歲的吳家姊妹的父親於2006年往生,留下媽媽與姊妹倆相依為命。當時,母女獲得慈濟馬來西亞新山支會補助生活費,加上政府福利金的補助,解決了他們生活上的困境。

2009年,媽媽找到一個打掃工作,有能力負擔家庭開銷,於是提請慈濟停止補助。無奈地是,2011年2月,媽媽因為糖尿病、高血壓而影響視力,加上腳腫,無法繼續工作,僅能靠福利金及醫院的補助物資來維持生活。

生病之餘,舉目無親,在舅舅與表哥等親人的協助下,搬回馬六甲定居。只是,親人們都另有家庭負擔,無法長期援助,輾轉透過友人向慈濟馬來西亞馬六甲分會求助。

二度中風的媽媽,經過志工家訪評估後,2011年8月再一次成為慈濟的照顧戶。慈濟補貼屋租和生活費,而舅舅與表哥則幫補生活雜費。

課業品格皆關心

志工探訪母女三人,眼見她們家徒四壁,於是送來適合的櫥櫃,更積極關心姊妹倆的課業。

姊妹倆有些科目不及格,志工為她們找到一間願意提供免費補習的補習中心,讓媽媽無需掛罣孩子的學業問題。身為老師的慈濟志工羅綉甄、鄧佩瑜常在探訪時,帶來適合的參考書,並為她們申請慈濟獎助學金,鼓勵她們努力求學。在志工們的關心下,姊妹倆的成績平穩進步,不及格的科目都有了進步。

身為學校老師的慈濟志工羅綉甄(左一)及志工們,常到吳家探望母女三人,關心她們的家庭狀況。(攝影者:楊秀麗,地點:馬六甲晉巷吳家,日期:2013/10/30)
媽媽長時間待在家裡,總是鬱鬱寡歡,常以淚洗臉,乃至每晚都要服安眠藥才能入睡。媽媽的負面思考間接影響孩子的心理與行為,造成小女兒不與同學互動,上課時漫不經心,功課越來越跟不上,甚至討厭上學,想逃避一切。

學校老師羅綉甄及王順永都是慈濟志工,即時給予關懷,協助處理家庭狀況,並給予她正確的人生觀。慢慢地,小女兒主動協助指導同學功課,讓其他老師對她的改變為之讚歎。

改善家庭的氛圍

母女三人常會為姊姊炒菜忘了加鹽、妹妹不幫忙做家務等小事而鬧得不愉快。

「少發脾氣,才不會讓心煩的媽媽那麼難受,晚上也會更好睡……」鄧佩瑜總在一接到姊妹倆的電話後,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勸導她們體諒媽媽的心情,以及維持家庭和樂的重要性。

媽媽中風後行動不便,脾氣稍大,兩姊妹也會忍不住大聲回應,妹妹甚至關在房間裡生悶氣。鄧佩瑜接到兩人的「投訴」電話後,會提醒姊妹倆改善態度,並私下與妹妹溝通,教她們寫日記抒發心情,學習如何去面對問題。

2012年,慈濟志工為她們安裝大愛臺,母女三人都愛看大愛臺的節目,從中學習如何處理事情。志工同時積極邀約母女到晉巷環保站做環保。「如果白天有去做環保,晚上就會好睡……」做環保讓媽媽減少胡思亂想,她甚至希望每一天都能去做環保。

安身同時也安心


對於媽媽的身體狀況,細心的志工特地安排人醫會中醫師吳彩麗上門往診,也協助安排她到義診中心進行白內障檢驗,持續關心和調理她的身體。

小女兒與媽媽一起做環保。(攝影者:李淑梅,地點:晉巷環保站,日期:2013/02/23)
2014年初,媽媽再度中風,此次出院後身體變得更虛弱,雙腳無力,更無法照顧自己。4月中,心臟衰弱,因為擔心身體孱弱的媽媽出院後,家裡無人照顧,慈濟志工與家屬商討,安排她入住安養中心。因思念女兒,媽媽住了三個月後就要求回家,但回家後她屢次跌倒,病情日漸嚴重,多次進出醫院及安養院。

姊妹倆畢竟都是孩子,不太會照顧媽媽。慈濟志工及學校家長協助為母女三人解決餐食問題,如果表哥、表嫂沒空,慈濟志工就會協助載送姊妹倆穿梭在補習中心、醫院及家裡,適時安撫。即使面臨小六檢定考試,倆姊妹仍負起照顧媽媽的職責。

9月5日,媽媽在家中陷入昏迷,送院治療後已無法進食,眼見她的病情每況愈下,志工謹慎思考姊妹倆未來安生、安心與安身之處。經過評估及考量,最後與家屬達成共識,決定將她們托付在釋迦院喜心之家(佛教慈善機構創辦的兒童收留所),另安排媽媽出院後的休養處。

9月14日深夜,媽媽病重往生,得年五十三歲。

相親相愛不吵架

媽媽的後事處理好後,志工追蹤姊妹倆入住釋迦院喜心之家的申請。由於申請遲遲未有消息,2014年11月14日,透過慈濟志工包金蘭的牽線,釋迦院的負責人受邀前往探視吳家姊妹。

眼見姊妹倆的貼心及乖巧,前來探視的負責人之一卡米拉陳當下承諾:「我們在教育和生活方面都可以補助她們,也會讓她們參與慈善活動,請你們放心。」

吳家姊妹11月23日在表嫂、舅舅,以及志工的陪伴下,帶著行李、抱著媽媽的遺照,入住喜心之家。「真的很感恩慈濟和釋迦院喜心之家,一切都安排妥善,我相信對她們是一件好事。」表嫂對於這樣的安排感到滿意。

「這裡環境很好,我們很放心,也會常來看妳們,所以不用擔心。」與鄧佩瑜及其他媽媽級志工離別在即,姊妹倆已經哭成淚人。「前腳走,後腳放,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搭著姊妹倆的肩膀緊緊擁抱,志工殷勤叮嚀。

姊妹倆雙手交握,淚眼婆娑的緊緊依靠著,許下承諾:「要相親相愛,不要吵架。」媽媽雖然往生了,但這個社會還有很多的愛,繼續陪伴著這對姊妹花成長。【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秀麗 馬來西亞馬六甲報導2015/02/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