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吊橋 幫的是兩村命脈

2015-05-26   | 許月菲 黃夏雲 黃曉倩
聯繫兩村吊索橋有十米高、一米寬,以兩個水泥支柱作為棟樑,以木板為橋身,兩側以鐵絲為扶手;志工前往現場勘察時,發現受損情況十分嚴重。(攝影者:M. Galvan 地點:芝瑟武村Cisewu 日期:2015/04/07)
在印尼萬隆芝瑟武村(Cisewu)與內格拉沙莉村(Neglasari)兩個村之間,一條僅有一米寬的木板橋面的吊索橋,成了兩村之間唯一的通聯道路,然而隨著風吹、日曬、雨淋以及年久失修,吊索橋受損的情況相當嚴重。

交通要道 聯繫互通之便

為了幫助弱勢族群,減少貧民的負擔,印尼慈濟人在各地持續舉辦義診,為貧病人民提供醫療服務;而慈善工作方面,萬隆慈濟志工在芝瑟武村與內格拉沙莉村兩個村之間,也準備援建一座吊索橋。2015年4月7日,慈濟志工與印尼第三西利旺吉軍支區司令部(Kodam III Siliwangi)為其舉辦動土典禮。

這座吊索橋在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內格拉沙莉村的民眾,每天必須到芝瑟武村做生意,透過這座橋,兩村的村民運用摩托車往來僅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相反的,如果沒有透過吊索橋,必須花上四倍的時間才能夠抵達。同時,芝瑟武村的公共設備比內格拉沙莉村齊全許多,除了設有菜市場、交通設備之外,還有學校及醫療設備,內格拉沙莉村的孩子也必須走過這座橋去上學。

萬隆慈濟志工與當地軍支區司令部,及北力安甘資金基金會(Yayasan Dana Sosial Priangan)志工一起前去勘查橋梁受損的情況。(攝影者:M. Galvan 地點:芝瑟武村Cisewu 日期:2015/04/07)
內格拉沙莉村民表示:「沒有這座橋的話,如果有居民生病,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做,因為診所與健康中心都在芝瑟武鎮。居民種植的農產品也不知道要往哪裡銷售?更何況孩子也要去學校,如果吊索橋斷了,那他們不得不在家自習了。」

這座橋對內格拉沙莉村民格外重要,每天來往頻率也相當高;但由於缺乏維護,這座吊索橋受損情況日趨嚴重,造成村民往來的隱憂。

毀損探勘 回應居民需求

獲悉這座橋對兩個村民的重要性,2月6日萬隆慈濟志工與當地軍支區司令部代表,及北力安甘資金基金會(Yayasan Dana Sosial Priangan)志工一起前去一探究竟。這一條聯繫兩村吊索橋有十米高、一米寬,以兩個水泥支柱作為棟樑,以木板為橋身,兩側以鐵絲為扶手;志工前往現場勘察時,發現受損情況十分嚴重。

經過河水多年沖擊,造成橋身損壞嚴重,走在橋中間能感受到大風吹拂,每一步總讓人有搖搖欲墜,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河裡的感覺。此外為了到達這座橋,居民也必須走過斜坡、佈滿尖利岩石的道路。勘查此狀,慈濟志工與第三西利旺吉軍支區司令部決定合作一起援建橋樑,讓兩村的居民能安心、安全地來往。

勘察過程中,慈濟志工、軍支區司令部代表與北力安甘資金基金會志工親自走一趟,體會當地居民每天通往橋梁的恐懼。(攝影者:M. Galvan 地點:芝瑟武村Cisewu 日期:2015/04/07)
慈濟萬隆聯絡處負責人李振健指出,勘察結果表示除了內格拉沙莉村與芝瑟武村的村民,另外附近的展玉縣(Kabupaten Cianjur)的人民也經常來往這座橋。李振健說明橋樑的現況,「橋的情況很危險,從製作橋樑的材料來講,橋身只是一塊木板,兩旁僅用鐵絲繫圍扶手,橋下河流很湍急,尤其在下雨的時候。我們決定要建設吊橋,讓人民能夠安心也安全地走過這座橋。」

「希望兩村有了吊橋和通往橋梁的道路鋪設瀝青後,人民的交通能更方便。如此一來,人民的生活能更祥和,兩村人民的關係也能更親密。除此之外,也為大家締造更燦爛的未來。」李振健說出橋樑完成後的期望,更希望橋梁能使兩村人民的流動更暢通無阻,讓經濟與教育持續發展。

援建橋梁 促進兩村發展

評估過後,吊索橋將改良成四十二米長、一點五米寬。慈濟援建橋梁的事一傳開之後,受到當地人民的正面回應,芝瑟武村的鄉長加加‧李發伊(Caca Rifai)認為慈濟所做的一切能提高兩村人民在各方面的發展與福利,鄉長說:「我身為鄉長,要感恩真主阿拉,希望能透過建設吊索橋的動土儀式,給人民帶來方便。還有,也能成為展玉縣與牙律縣(Kabupaten Garut)之間的橋梁,希望工程能順利完成。」

此外,吊橋的材料,將由慈濟基金會提供,工程進行則由當地軍分區司令部與人民齊心協力完成。牙律縣0611駐軍司令哈迪中校(Letkol. B. Hadi Suseno)在動土典禮上表示,此橋梁將為兩村人民帶來許多方便,「這是如我們希望的,讓民眾也能參與其中,這樣一來他們將來就能照顧好這座橋。」

希望這座吊索橋能為人民帶來方便,進一步促進社區的發展,也讓村民感受到慈濟志工的誠與情,而後再把這分愛心撒播出去,讓社區每個角落都充滿愛與希望。

(翻譯:許月菲、黃夏雲;改譯:黃曉倩 印尼報導 2015/04/0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