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麻瘋病友 持愛行大善

2018-01-16   | Khusnul Khotimah
齋努丁(左)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夠結婚生子,但如今卻已經有兩個可愛的孩子,而且他也還有助人的能力。(攝影者:Anand Yahya,地點:印尼泗水,日期:2017/10/12)
「我們對別人好,但是人們很難接受我們,非常錯愕。其實我們的想法與別人一樣,都想做善事。」曾罹患麻瘋的齋努丁(Zainudin)感慨的說著,而目前五十歲的他定居在印尼泗水的貝諾沃鎮(Benowo)麻瘋病康復中心,因為唯有在那裡,他才有行善的機會。

齋努丁表示:「罹患麻瘋非常痛苦,當一位麻瘋病友真的是苦不堪言呀……」因為到目前為止,曾罹患麻瘋的病患還是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歧視,許多人因為害怕被傳染,而不願意接近他們,但其實居住在麻瘋病康復中心的人,實際上已經是完全康復的。

麻瘋能癒少人知 異樣眼光傷人心

麻瘋病的傳染是透過細菌的感染,攻擊病患的神經系統。初期病症反應,病患會開始出現白色斑點,就像一個普通的花斑癬,但不騷不癢,但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患的手指甚至眼睛會被細菌腐蝕。

當時年幼的齋努丁與家人住在偏遠島嶼,而父母的知識不足,讓就讀小學一年級的齋努丁錯過了治療麻瘋的時機,所有手指頭被病毒啃食的均剩下半截,而後齋努丁便輟學。直到他二十歲時,才到諫義里麻瘋病患醫院就醫,治療半年後才痊癒。
齋努丁感動地表示:「慈濟從以前到現在不斷關心麻瘋病友,提供幫助的不只是滿足物資上的需求,也是心靈上的支持。」(攝影者:Anand Yahya,地點:印尼泗水,日期:2017/10/12)


但是因為外表的缺陷,讓許多人仍誤以為齋努丁還有麻瘋病,儘管齋努丁在1987年已經獲得諫義里麻瘋病患醫院(RS Kusta Kediri)的痊癒證書,其日後工作時也不增再復發,但是家鄉馬都拉島(Madura)多數居民的排斥,不願聘請他工作,種種的不友善,讓齋努丁感到落寞。

因此,齋努丁決定離家到東爪哇島諫義里(Kediri)找工作,幸好有一位善心的老闆願意接受他及其他麻瘋康復者成為三輪車車夫,而這位善心的老闆也替他們找到願意接受麻瘋康復者的租屋。

跨海求職又成家 康復之家尋幸福

1993年的某一天,齋努丁的一位朋友告知他在泗水有麻瘋病康復中心,專門給麻瘋康復者居住,於是齋努丁便在搬到此處,並且隔年與未曾患過麻瘋的莉妮(Rini)結為夫妻。

由於之前經常遭受歧視,齋努丁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夠結婚生子,但如今卻已經有兩個可愛的孩子。齋努丁開心的說:「以前都想著未來是沒有希望的,完全沒有想到可以結婚,到有了孩子我還不太相信自己那麼幸運。」

雖然齋努丁的車夫每日收入並不穩定,生意好的時候,可以賺到五萬印尼盾(約新臺幣一百一十元),而生意不好時,勉強只能湊到五千印尼盾(約新臺幣十一元)。所幸印尼慈濟志工從2002年開始,定期關懷麻瘋病康復中心,給予住民們心靈及物資上的援助,這樣的援助讓齋努丁全家人非常的感恩。

齋努丁感動地表示:「慈濟從以前到現在不斷關心麻瘋病友,提供幫助的不只是滿足物資上的需求,也是心靈上的支持。志工們願意定期來到這裡跟我們互動,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因為大部份人不願意跟我們接觸。」

恒持善念大不易 尋找行善的機會

這所由泗水市政府經營的麻瘋病康復中心,目前有一百零八位住民,包含大人和小孩,多數的住民都來自外地,僅有三十位病友是來自泗水市。慈濟每次的愛心訪視中,志工總會為大家帶來日常物品,如:大米、白糖、食用油,甚至肥皂等。
麻風病康復中心的住戶非常感謝慈濟長期以來的關懷。(攝影者:Anand Yahya,地點:印尼泗水,日期:2017/10/12)

2017年10月的訪視,志工們順道將善心人士捐送的煉奶送來康復中心,活動負責志工葉碧亮也藉此機會為每戶居民遞上他們的善款收據,原來康復中心裡的這份善心,是從2004年的亞齊海嘯開始延續的,中心裡的住民們至今仍不斷透過慈濟捐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看到住民們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下,還特地撥出資金行善,雖然金額不多,每個月只有二千到五千印尼盾不等(約新臺幣五至十元),但是為了成就這份善心,志工們仍非常樂意前來收集這些善款,葉碧亮擦著眼淚,感動地說:「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動,他們雖然收入非常微薄,但還是有心捐善款去幫助別人。」

齋努丁透露自己內心裡的話,默默地說:「我們非常歡喜,因為現在我們有行善的方法了。我們自己想行善也不一定找到適合的管道,因為我們的社交範圍有限,要行善也受到許多限制。」

除了捐愛心之外,齋努丁近幾年也主動陪伴麻瘋病患者進行治療,他表示自己在馬都拉島,已經陪伴了十五人,包括自己馬都拉島的鄉親以及外地的人。正因為自己親自經歷麻瘋病患的痛苦,齋努丁不希望這些患者受到他之前經歷的苦,因此也自掏腰包,幫忙負擔部分費用。

齋努丁很歡喜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去出付出,也感恩慈濟長期的陪伴,希望自己這份助人的願力,能夠長久付出。

(文:Khusnul Khotimah 印尼報導 2017/10/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