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佛心 慈大生幫打掃還付錢

2018-08-17   | 慈濟大學海外華語教育暨服務志工團
慈大師生在慈濟志工帶領之下,落實社區見苦知福,協助照顧戶清掃家園。(攝影者:蘇品緹,地點:曼谷市巴威區,日期:2018/07/30)
慈善服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窮困?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服務熱忱?慈濟大學海外華語教育暨服務志工團在泰國曼谷市巴威區 (Prawet)結合當地慈濟志工進行照顧戶居家清掃,指導老師何昆益副教授順勢引導學生,見苦知福之外,還要更體貼弱勢,完成他們難以獨力做到的事。

堆積如山陳年垃圾  考驗大家智慧體力

7月30日早上,由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社會工作學系、傳播學系、英美語文學系等十一個學生所組成的「海外華語教育暨服務志工團」,在何昆益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泰國曼谷市巴威區 (Prawet) 安努路的照顧戶文樂(Bunrod)家中,為她清淨家園。 

六十六歲的慈濟照顧戶文樂奶奶與年紀九十一歲的朋友及十五歲精神障礙的孫子一起生活,平常以教堂和政府提供的生活補助金,加上侄子賣回收品的收入維持生活。

由於照顧戶所居住的社區鄰近垃圾掩埋場,一進入社區,就聞到一股垃圾臭酸的味道,接著堆積成山的垃圾映入眼簾……學生們以往曾未經歷過如此真實的情況,難免有些害怕,慈濟泰國分會執行長林純鈴與志工戴良芬鼓勵:「自己的福報自己撿。」大家紛紛戴上手套,拿起工具,展開清掃工作,清除十多袋的垃圾後,終於還原了照顧戶舒適的前庭。

緊接著同學們轉戰室內,但當大家清淨到一半時,照顧戶突然不讓志工和同學們繼續清理,因為那些東西都是陪伴他們已久的物品,是長久以來收集想要拿出去賣的廢棄物。
陳年的垃圾,堆滿了整個屋子,大家合力協助清理家園。(攝影者:蘇品緹,地點:曼谷市巴威區,日期:2018/07/30)

案家異議志工尊重 智慧引導找到共識

清掃工作暫停了下來,何昆益老師跟林純鈴執行長、慈濟志工們討論後,想到了一個「以賑易物,賑工齊下」的方法。

何昆益老師說明:「照顧戶是兩位年邁且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就算是她們自己要把屋內的雜物處理好,恐怕也無法在幾年內完成;而今天已經動員了二十多位志工前來,任務執行一半就撤退,也於心不忍,既然要拔苦予樂,就要從上人的法中生出智慧。」

把握「將心比心」的原則,體會照顧戶對那堆廢棄物的需求,方法可以權變,何昆益老師說:「我們買下照顧戶堆積幾十年的『物資』權作賑救金,只要照顧戶同意,就可以馬上投入清淨家園的工作,這叫『以賑易物,賑工齊下』,越困乏的人,我們要用更多的愛來感動他們。」

經過林純鈴執行長向照顧戶耐心說明,柔聲中有一種安定的力量,愛語裡有一股膚慰的慈悲;學生們也觀察到照顧戶的表情,從難過不捨、疑信相參,最後轉變為安心拳服、滿懷感激。

心中有愛勇往直前  合力將大愛傳出去

當學生們再次進入照顧戶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堆置多年的廢棄娃娃、包包、衣物與雜物等,原本大概十幾坪的空間,卻只剩下一條能夠容納一個人通過的小通道,慈大師生們在志工的帶領下,開始將堆積到小腿膝蓋高度的雜物清空。

堆積的雜物長期受到雨水的侵蝕以及昆蟲、老鼠的啃食,導致一些娃娃、枕頭類的物品有很多棉絮,只要一將其移動,就會有一大片的棉絮飄散空中,雖然同學們都戴上了雙層口罩,但漂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太多太厚,導致眼睛常常無法張開……過程中,照顧戶總是緊張的前來檢查,深怕大家丟掉他們愛惜的物品。

幾個小時內,志工、老師和學生們終於清理掉堆積在家中幾十年的雜物;一時之間,照顧戶顯得有點些不能適應,情緒相當激動。看到這樣的情形,大家就在照顧戶家門外表演手語〈讓愛傳出去〉,膚慰照顧戶的心靈。
大家分工合作,協助照顧戶清理家園,完成後,已經有潔淨的空間。(攝影者:蘇品緹,地點:曼谷市巴威區,日期:2018/07/30)

慈濟大學學生李慈恩說:「一開始看到的時候,我有點嚇到,因為跟我們平常生活的環境完全不一樣。我也在此體悟到師公上人曾經講的一句話,就是環境好的人,更應該要知福,再造福,你要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當志工和師生們告別照顧戶時,看到他們眼中充滿不捨的眼神,相信慈濟家人們無私的奉獻與付出,照顧戶一定能感受到這份最真摯的情與誠。【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慈濟大學海外華語教育暨服務志工團 泰國曼谷報導 2018/07/30)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