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水災發放 盼災民種豆得福
2018-10-18 | 緬甸水災賑災發放團曾經受災現在助人 現身說法號召儲愛
由緬甸、臺灣及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所組成的賑災團隊,抵達發放場地所在的佛寺後,先在佛堂內向佛像虔誠礼佛問訊;而在寺廟倉庫裡已經能看到綠豆種一包包整齊排列好,這是由緬甸副負責人郭寶鈺帶領當地慈青,利用假期所完成的籌備工作之一。
發放團的領隊臺灣慈濟志工黃秋良在儀式上恭讀證嚴上人慰問信,由緬甸負責人李金蘭翻譯成緬甸文。
本土志工烏丁屯向農民分享綠豆袋子上的靜思語:「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另一位本土志工烏緬誒現場分享自己從手心向上到手心向下的心路歷程,現在持續日存五十元緬幣,幫助苦難的人。
四位本土志工烏丁屯、烏善丁、烏緬誒及烏密倫的現身說法,過來人有著曾經受災、受助而最終轉為手心向下,獲得農民鄉親們熱絡回饋,彼此產生共鳴。因此,當志工們提到印尼地震之後,農民們也紛紛捐款,傳達愛心。
緬甸慈濟志工蘇金國老師趁著發放空擋,向鄉親們分享靜思語,期待村民用靜思語走過困境,也鼓勵村民響應米撲滿。
現年五十二歲的鄉親珊珊蔚,與八十五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這次水災把家裡的水稻都淹沒了,母子倆很徬徨傷心,而在最無助的時候,慈濟來發豆種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困境,所以很感恩及高興。珊珊蔚聽到了上人的靜思語「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他要落實在生活中,日後生計有着落時,一定會存米撲滿。
三次受災債上加債 得獲福種耕種秘訣
發放儀式結束前,大家合掌虔誠祈禱印尼受災民眾早日康復,天下無災難;祈禱後,志工及村民為農民準備道地的午餐,讓農民飽餐後帶著豆種返回家園,志工幫忙扛著豆種袋上交通工具,也跟著農民們返家,進行訪視。
烏單滿家里有十四畝的農地,水災期間他前後共下了三次稻種,但每次都被淹沒了,債越借越多,現今已经欠了三百一十萬緬幣(約六萬新台幣)的債。在烏單滿最困苦時,很感恩的慈濟人前來關懷訪視,還送來了豆種,他預計在十二月時種下,明年(2019年)二、三月份就可收成了。
烏丁屯細心教導烏單滿,每天早上虔誠禮佛後,要跟昆蟲溝通,堅持不灑農藥,使用有機方式種植,每天還要存米撲滿。烏單滿聽了之後,心裡也比較踏實了,也期待自己成為蓮花池村的烏丁屯,一起倡導米撲滿歲月。
多達意的住家環境比許多村民更好,但因稻田被淹沒收入減少,也非常的煩惱。烏丁屯向他分享上人的法:「缺錢不可怕,貧窮不可怕,生病才是最可怕,我們健康要多感恩。」
俗諺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慈濟本次在緬甸發放豆種,得到了許多助緣,曾經獲得幫助的本土志工們也現身說法「福種」的妙用,期待福慧能一生無量,繼續在緬甸形成菩提林。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整理自:緬甸發放賑災團簡報 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