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親扶持 是她最強的後盾

2015-06-17   | 張麗雲
雖是臨時回臺擔任隊輔,但是陳美娟認為是回來再充電。一路走來,本土志工真誠的回饋,讓她提醒自己不可以再懈怠,應該精進將法入心,不再抱怨。(攝影者:陳基雄,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06/15)
「與其說是我們在深耕賴索托,實際上是本土志工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是我推動志業最大的動力……」在賴索托推動慈濟志業超過十年的慈濟志工陳美娟,專程回臺參與6月14至19日,共六天五夜的海外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此次承擔的是陪伴非洲本土志工的隊輔工作。

提及深耕賴索托十餘年的心路歷程,陳美娟紅了眼眶,含著淚水說出內心的感動與感觸。

事業低潮 心慌煩惱

2010年時因為成衣廠的合夥人已屆退休年齡,提出撤股的意願,同時也勸陳美娟退休,但是她覺得如果結束成衣廠,許多人會失業,原本就已經貧困的居民,經濟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她於是把成衣廠的經營權和廠房全部外租。

誰料承租人經營不見起色,付不起租金,雖然後來她另覓新的承租人,無奈前承租者執意不肯搬離,讓陳美娟陷入兩難,在事業不順遂,身心俱疲下,慌然如浮萍,也暫停慈濟志業的推動,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沒有帶著本土志工深入賴索托當地社區關懷……

儘管心情低落,但終究抵不過心靈的呼喚。某天陳美娟打開大愛電視,剛好聽到上人的開示,「人世間,的確是很不平等,窮的國度裡,窮如賴索托的環境,但是他們雖是窮,可是窮得很樂觀,給他一點點的白米,讓他們可以能溫飽一點,他們就很滿足且樂觀付出……」再次喚起了她做慈濟的心。

貧困動亂 跨國送愛

賴索托的國土面積雖然與臺灣差不多,但因為四面國土被南非包圍,四分之三又都是高山,可供耕種的土地只有四分之一,所以在沒有良好水利設施的設備下,即使有雨水,也是瞬間流失,五穀雜糧也不易耕種,民眾常常陷入貧窮與飢餓邊緣。

貧窮與飢餓伴隨著就是國家的動亂,1998年賴索托發生了一次動亂和暴動,南非慈濟人再度跨國界結合當地臺商伸出援手,因而受到當地市長的認可,希望能長期對他們關懷,賴索托臺商在南非慈濟志工的陪伴下,開始對窮困社區做發放。

在賴索托經營成衣工廠的陳美娟,就是在1998年與慈濟結緣的。當時,慈濟志工輔導賴索托居民在當地社區舉辦縫紉職訓班,她因為同業而幫忙,也開始投入慈濟,於2006年受證慈濟委員而正式承擔賴索托慈濟志業,帶動本土志工。

喜捐玉米 成善循環

2007年,賴索托發生乾旱,聯合國針對賴索托的饑荒情形發布紅色訊號,並向各國以及慈善組織大力募集糧食;賴索托政府也將全國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讓各國慈善組織認養,陳美娟偕同幾位慈濟志工認養了馬都崁(Matulceng)地區,並連續提供六個月的糧食發放。

「這些玉米雖是給你們臨時救急的,可是將來如果你們有好收成的時候,就要還回種子喔!」陳美娟原本只是想藉機會激勵他們,不要忘了有朝一日回饋社會。

沒想到,2010年5、6月時,她接到其中一個社區的村民來電,「你們怎麼還不快點來?」

原來是在3月間,他們的玉米收成還不錯,在5、6月採收後就開始儲糧,提供給陳美娟要去救濟比他們更貧困的村民。另一個社區,見狀也一樣學習儲糧捐出,就這樣一傳二,二傳三,總共有四個社區一起響應捐玉米。

「那簡直就像電影倒帶一樣,好像看到當年我們發放的場景。現在換過來,是他們捐玉米,讓我們載回了六千多公斤的玉米……」陳美娟含著感動的淚水,感恩本土志工的發心與懂得回饋。

那一天,當卡車緩慢駛出馬都崁時,還有農民從四面八方奮力挑來豐收的玉米粒,甚至有人從山頭大聲吶喊要他們等一下,怕趕不上美善的步伐。後來六千公斤的玉米磨成粉,剛好救助一個遭受風災的村落。一分善循環,讓受助的農民翻轉成為手心向下的人。

法親之間 誠情相待

2010年正陷入事業低潮的陳美娟,聽到上人的一番開示後,很激動地說:「沒想到上人並沒有放棄我們,即使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沒有帶動本土志工到社區關懷,也沒有送回活動資料到臺灣,可是上人還是一直鼓勵著遠在賴索托的我們!」

她又聽到上人說,人的一生當中,擁有多少錢財是固定的,縱然掙取來了,即使福德不夠,還是無法屬於自己。上人的即時祝福,就像一渠甘霖澆醒陳美娟乾涸的心靈,激勵著她不敢原地踏步。

於是她馬上邀請本土志工前往一家好久沒有去關懷的照顧戶,以行動付出來表現心中受到激勵鼓舞的感動,當然心中還是難免因掛心事業而起煩惱,然而此刻對她來說,最強的後盾是法親之間的關懷。

「沒關係!這一路上我們都會挺您!我們都是上人的弟子,就是法親,我們就像一家人一般互相扶持,會互相照顧,一起做慈濟!」本土志工真誠的回饋,讓她提醒自己不可以再懈怠,應該精進將法入心,不再抱怨。

「與其說是我們在深耕賴索托,實際上是本土志工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推動志業最大的動力……」這次她雖是臨時回臺擔任隊輔,但是陳美娟認為是回來再充電。

吸收其他國家的慈濟志業推動經驗,再傳法於賴索托,陳美娟也發願要生生世世在當地深耕,菩薩招生,救度眾生脫離苦難。【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麗雲 花蓮報導 2015/06/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