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飲良藥 陪他面對病痛

2015-08-20   | 施玉惠
有感自己年紀已長,希望在「晨鐘起,薰法香」中累積智慧資糧。了解世間「成、住、壞、空」的道理,她漸漸能夠寬心面對先生的病痛。(攝影者:蕭嘉明)
「法語要每天滋潤,不要乾了再來灑;只要甘願做就會有毅力,有毅力就不會貪睡。」從2012年底開始,每週固定三天,七十歲的陳梅珠參與「晨鐘起.薰法香」,樸實的她笑嘻嘻地說:「能夠跟隨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共修,是何等的福報……」

每週還有三天,她陪伴先生到家裏附近的醫院洗腎。她說,以前聽不懂什麼是「成、住、壞、空」,而從淺顯易懂的晨語開示中,她了解世間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常住,會隨著時空而消逝,就像是房子會壞、草木會枯,有花開也有花落一樣,原來這就是人世間「苦、集、滅、道」真理,漸漸能夠寬心面對先生的病痛。

家住北市石牌的梅珠,2012年底開始跟著社區的志工乘車前往慈濟關渡志業園區,參加與花蓮靜思精舍同步視訊連線的早課;志工很關心她,她說:「當然會擔心先生,一定要用心照顧;不過我也很擔心沒辦法做慈濟!」因此,每天都虔誠禮拜,請求菩薩給自己力量。

後顧無憂 歡喜承擔

梅珠早年與先生胼手胝足開設印刷廠,吃過不少苦的她,練就面對逆境的應對能力,多了寬容和韌性。2000年,第一次參加慈濟社區手語班,就被優美柔和的肢體動作所感動,在家人支持下,參與慈濟委員的見習、培訓;兩年後受證慈濟委員。

夫妻倆年歲漸長,2007年結束印刷廠後,先生幫忙打理家務,讓梅珠無後顧之憂全心做慈濟事。承擔生活組窗口的她,互動過程難免被指正,如奉茶用的水杯,要配合木製茶盤,不能用塑膠盤,梅珠了解原委後,不疾不徐補上一句「我馬上換」帶過尷尬場面;要不然就是眨眨眼睛,長長一聲「噓……」化解緊張氛圍,讓共事志工佩服不已。

她總是笑瞇瞇地與志工分享「小撇步」,「茶桶放入定量茶葉後,加入九十度熱水,計時六分鐘,泡出來的茶色金黃剔透,喝起來比較甘醇。」關渡志業園區大小事她都視為本分事,瞥見角落有垃圾,必定屈身撿拾,「只要多用心,生活組是接引會眾最好的所在。」

頭髮花白的她個兒嬌小卻非常有親和力,處處散發力量,曾擔任過精進組聯絡人、生活組窗口,參加香積、醫院志工,乃至人文真善美的圖像、文字志工等,扮演多角色的她,每參與一個新功能組,總用感恩、尊重、愛與人互動,更常心生歡喜感恩菩薩,感謝默默支持她的先生。

面對無常 累積資糧


日日忙進忙出,梅珠出門前,會先備好飯菜,一碗一碗放冰箱,先生只要拿出來蒸熱,或炒一下,很快就可以吃了;做完慈濟事回去,她再跟先生分享一天的所見所聞。

但2012年10月,笑口常開的梅珠不笑了,先生因腎臟疾病惡化,每週固定三天洗腎。人生無常陡至,看著躺在腹膜透析室裏的先生,無助面對空牆,梅珠心疼先生受病痛之苦,除了默默在身邊照顧,還鼓勵先生收看大愛電視臺的《靜思晨語》節目,希望透過上人法語滋潤,轉換心境,提起勇氣接受漫長的治療。

「一切就是隨緣,還沒發生的事情,煩惱也是多餘;業力來時,要歡喜受,生病就把身交給醫師,將心交給菩薩。」她將感受深刻的法語寫下,再與先生分享。

2013年10月,社區開辦精舍早課連線,她就地利之便,每天騎著自行車轉往石牌建泰廣場持續同步禮拜《法華經序》、聆聽上人「靜思晨語」、「志工早會」開示,天天在寧靜道場裏沈澱心靈,一跪一拜間,淨化心中煩惱,「法語要每天滋潤,不要乾了再來灑。」

「壽命不在長、短,重要的是善用生命的『使用權』,發揮良能做利益眾生的事。」她有感自己年紀已長,希望在「晨鐘起.薰法香」中累積智慧資糧,「我要把握因緣與時間聞法,用歡喜心走入人群,接引更多人間菩薩!」

(文:施玉惠 摘自:《慈濟》月刊第584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