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教育決賽 決戰花蓮

2015-09-13   | 葉秀品
2015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全國總決賽暨3D創客教育成果競賽,在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體育館登場,此次有全臺近千名師生逛相盛舉,勝出的隊伍可以代表臺灣遠征阿拉伯卡達挑戰世界賽。(圖片擷取自大愛新聞)
「這幾年臺灣機器人教育成績亮眼,除了培養更多學生對機器人產生興趣外,也提升不少技巧與熟練度。」玉山機器人協會榮譽理事長詹煥楨說出近幾年機器人在臺灣風靡的趨勢,也期待能夠進一步培養人才。

9月12日至13日,2015年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全國總決賽暨3D創客教育成果競賽,在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體育館登場,共有兩百六十八支隊伍參賽,近千名各地師生摩拳擦掌,準備一較高下,力拼晉級資格,最終獲勝的二十五支隊伍才能代表臺灣出戰,遠征阿拉伯卡達挑戰世界賽。

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World Robot Olympiad,簡稱WRO)為一具有指標性的國際機器人比賽,今年全國總決賽由花蓮縣政府指導辦理,慈濟科技大學慈濟大學、花蓮高工、臺灣玉山機器人協會聯合承辦,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結合產業鏈需求,學校已成立東區機器人區域中心,將廣邀業界主管開設機器人課程,分享實務經驗,提前培育專業人才。」

突如其來的考驗 讓賽事增添難度

WRO分為競賽組、足球賽組、創意賽組與大專組,其中,競賽組和創意賽組又依照年齡,分為國小組、國中組與高中職組;早在六月起,歷經各縣市校際盃以及北、中、南區初賽共十六場賽事,脫穎而出的參賽隊伍都是箇中好手,實力不容小覷。

尤其,競賽當天上午才正式宣布「surprise rule」,也就是隨機抽走一項線索,既增加了比賽難度,也讓賽事更有看頭。

結合探險與冒險主題,國小組為「深海尋寶」機器人;國中組為「尋寶探險」機器人;高中職組為「極限巔峰」機器人,每一組的關卡與挑戰都大不相同。
參賽者認真專注的看著機器人,不時與團隊夥伴互相研究,就是希望能在2015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總決賽中脫穎而出。 (圖片擷取自大愛新聞)

以國小組「深海尋寶」機器人為例,機器人需在30秒潛水時間內找尋珍珠,並帶回出發地。所以,時間的壓力將是決勝關鍵!國中組「尋寶探險」機器人,得成功蒐集五個古文物寶藏,卻又得避開潛伏的危險機關,考驗著團隊的默契。

不少隊伍就敗在「surprise rule」,因而鎩羽而歸,教練也頻安慰,直說:「盡力就好!」拿下國中組冠軍的臺北美國學校國中二年級學生瞿信禕表示,在全國總決賽遇到很多高手,也知道要多準備零件,以備不時之需。因為特別規則的要求,把機器人程式調整到更準確,以免辨別錯誤,希望在阿拉伯卡達的世界賽,再一舉奪冠!

結合各領域交流 培養學子領悟力

高中職組「極限巔峰」機器人,需要隊伍創造出一個會蒐集並運送物資至高山哨點的機器人,再根據丟放物資的位置決定分數,越靠近哨點,得到的分數越高,卻也得注意機器人跌落山谷的危機,讓競賽更加驚險;大專組「機器人保齡球」,也增加變換白色保齡球瓶的擺放位置,並加入綠色保齡球瓶的遊戲規則,讓比賽更具高難度。

「機器人比賽結合了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各領域,還能相互競爭、彼此交流,更有進步空間。鹿港高中教練楊錦明表示,名次與成績都只是一時的,最重要的是學生從中學會了主動發掘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最受用的。」曾贏得WRO世界賽國中組第五名的格致高中教務主任蔡嘉聰說著比賽背後的意義。

而混齡的機器人足球賽,是每一隊派出兩隻機器人,只見四隻機器人守門、射門、或進攻的近身競技,考驗隊伍如何運用策略,還得避免失誤,精彩程度不輸世界盃足球賽,快樂機器人教育中心總教練李建國也說:「機器人設計需要邏輯思考、程式語言、物理機械的領悟力,以及跨領域的合作,才能做出最準確的數值測量。」

至於創意賽是各隊伍自行決定研究主題,並將創作的機器人與主題結合,再以口頭報告的方式呈現給裁判評審,各一隊僅有五分鐘報告與五分鐘裁判提問,如何在短短十分鐘內,讓裁判徹底了解作品與機器人的設計難易度,並與主題完美結合,在在都考驗著參賽者的本領了。

透過2015年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全國總決賽暨3D創客教育成果競賽,不但讓全臺各地學生獲得學習交流經驗,提供與世界機器人教育潮流接軌的機會,更看見了師生的創造力,期待獲獎隊伍能在世界賽為臺爭光,讓全球看見臺灣。

(文:葉秀品 花蓮報導 2015/09/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