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 永遠的老三組組長

2016-06-28   | 賴秀緞
只要做慈濟就有精神的汪黃綉蘭(左一),為慈濟遊園會義賣活動歡喜忙碌著。(圖片由汪威宜提供)
「人就像一朵蓮花,花開自然就有花落,當生命末期,請告訴我的子女,不要捨不得離別,做無謂的醫療救治,讓花自然凋零,化作春泥。」面對死亡,阿蘭早已選擇樹葬回歸大地,守護地球。

迷失中有善緣來牽

阿蘭年輕時是一位可愛漂亮又勤快的女孩,家裡經營雨傘生意,孝順的她,總是把每天賺的錢全都交給媽媽。二十初的年紀與汪廣苑老師結婚,先生不在乎阿蘭什麼家事都不會,他喜歡的就是阿蘭的善良、孝順。

阿蘭懷孕了,汪廣苑體貼地請了佣人,也請幾位有錢的太太陪阿蘭打麻將,就這樣在打牌消遣中過日子,接連生下四個兒女後,阿蘭開始沉迷麻將、賭博遊戲中。雖然知道這樣沉迷於麻將是不對的,但是贏錢的快感,讓她感覺自己仍有掌控「 局勢 」的能力,如此不能自拔的長期壓力,讓阿蘭即使面對菩薩潛心默禱,也無法得到內心的平靜。

親戚林麗華知道阿蘭的煩惱後,引介她皈依達宏法師,法號「真香」,開始跟隨達宏法師接觸慈濟功德會,加入慈濟大家庭,沿用「真香」法號,委員編號:二百六十五號。

校長娘心軟頭殼壞

阿蘭心地善良,欠人錢想盡辦法還錢,別人欠她錢,她總說:「沒來還,就是還不起,不要追他還錢啦!」已經升為校長的先生也想不透:曾經有小偷進家門偷錢,被阿蘭發現,非但不責怪,還關心小偷,放他走;明明被搶,跌倒受傷,袋子裡功德金也損失不少,還不停的求警察先生原諒搶匪說:「是我的錯,袋子不該背在右肩,給人有犯罪的機會。」汪廣苑無法理解一個好好的「校長娘」不做,為何要自討苦吃做慈濟,卻甘之如飴。

在女兒汪伊玲的回憶裡,記得一次跟媽媽到彰化訪視,見案家貧病無依,媽媽淚流滿面,轉身掏出身上所有的錢,偷偷塞給案家,那是我們家一個月的菜錢。媽媽就只是一句話:「不要緊,別人比我們艱苦。」甚至為了收一百元的功德款,花三百元的計程車費去收,爸爸會說媽媽是「憨人」,汪伊玲記得媽媽總是回答:「明的去,暗的回,不要計較。」

汪廣苑校長憐惜經常出門、常見不到蹤影的阿蘭,總是抱怨地說著:「明明花蓮醫院蓋好了,這群歐巴桑還有一大堆事做,天天像蒼蠅一樣轉來轉去,師父靠這群歐巴桑,能做出什麼?」

但就是這群歐巴桑,花蓮醫院第二期工程完工、慈濟護專成立、醫學院正在蓋……一步步的完成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其實阿蘭心裡明白:「做慈濟是為自己,為家人,也為大家做功德。」阿蘭堅持的身影感動了汪廣苑校長,也捐病床護持醫院,同時更認同阿蘭圓滿慈濟榮董

身住美國心無歸依


定居美國的小兒子汪執中,一直希望能夠將父母移民美國,接來身邊照顧;但是在美期間,阿蘭總是意興闌珊,混身不對勁,常掛病號。
汪黃綉蘭(左二)與師嬤及慈濟法親合影。(圖片由汪威宜提供)


只有當臺灣第三組的師姊打越洋電話來商量求救時,她深藏的慈濟細胞立刻甦醒,聲音變得高亢。阿蘭跟先生說:「大家問題一堆,我沒有心住在這裡,我要是有翅膀,早就飛回去了。」參與慈濟十多年了,沒那麼容易說放就放,阿蘭常面帶愁容說:「我辜負師父,對不起師父。」

汪廣苑校長看著阿蘭,不捨地說:「慈濟是你的生命,不讓你做,你就像沒命似的,我們回臺灣吧!」回到家,第三組組員已等在門口,謝許雪大聲說著:「我們有事也不知找誰商量,感恩校長把組長帶回來,你是我們的大恩人。」汪廣苑校長笑著回應:「阿蘭做慈濟,就有精神。」就此,阿蘭走向更有意義,更漫長的慈濟路,帶動無數的志工,發願救人。

謝許雪憶起當年阿蘭組長第一次見到自己時,就說:「你好慈祥,來做我的會員。」接著鼓勵謝許雪加入委員。但謝先生反對,不氣餒的阿蘭三不五時就去串門子,即使被謝先生說「頭殼壞去!」她還是不改其志,謝許雪終於成為她第一個帶出來的委員。

對阿蘭來說,「組員箍得住最重要,不能退轉,不能少一個人為師父做事。」身為組長就要盡心去了解每個組員,貼心地關懷他們生活,知人善用、因人派事。因此阿蘭和組員們培養出深厚的情感,也讓當年慈濟第三組做得最好,人數也最多。

病痛稍緩繼續投入

2002年,阿蘭中風,右半身偏癱,走路需要被攙扶。謝許雪經常陪伴在病後阿蘭身旁,做拿手的飯菜,一起說說笑笑,陪她把一頓飯吃完,陪她看病,為她祈福。薛淑貞、林美蘭等法親經常關懷,只要提及上人的關心,阿蘭總是聲音哽咽、眼淚直落地說:「師父,我身體不行,沒有出來做,向您告假,但請放心,我有用心在家認真唸佛,慈濟家風永遠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2006年3月,上人捧著志工服,親手交給老弟子阿蘭,緊緊握住她的手為她加油打氣。上人鼓勵著說:「你是師父的好弟子,現在是六十歲而已,不是八十歲,這是師父傳給你的,身體細胞變成慈濟細胞了,跟你結緣的人很多,你要趕快好起來,招他們進來。」

阿蘭心念堅定地跟師父說:「我本來就是慈濟人。」上人回應:「聽你說這話,我就歡喜。」讓她當下發願,病痛稍緩時,要繼續投入志工行列。

林雪珠永遠記得阿蘭組長說過:「『我們都不能罵人,因為我們都沒有那種德行罵人,人家如果講什麼,你都要說『好、好、好!』意思就是要把自己當作是最沒用的那個人,謙卑與柔軟。」

在陪伴組員中,同樣一句話,由別人跟志工或是會員講,對方都聽不進去,但是只要阿蘭組長一講,就會有用。同組的鄒秋芳覺得這就是阿蘭組長的風範,永遠就是說「好」,總是為人著想。
追思會上,慈濟志工林虹言(左一)與謝許雪(右一)不捨永遠的老組長汪黃綉蘭圓滿世緣,相擁而泣。(攝影者:林萬教,地點:臺中市,日期:2016/06/25)


溫文謙恭永留典範

2016年6月14日,阿蘭走完人生八十六個寒暑,阿蘭生前交代過謝許雪:「人就像一朵蓮花,花開自然就有花落,當生命末期,請告訴我的子女,不要捨不得離別,做無謂的醫療救治,讓花自然凋零,化作春泥。」面對死亡,阿蘭早已選擇樹葬回歸大地,守護地球。

不過在阿蘭心中永遠牽掛著膩稱「阿魯米」老三組組員,總是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孩子、孫子般帶著,上人常常讚歎:「要向第三組學習。」因此由阿蘭帶出來的老三組組員都懷著深深的感恩心,特地在6月24日,到靈前一起為老組長恭誦〈阿彌陀經〉,以歡喜心送別「校長娘」,祝福她趕快再回來做慈濟。

25日上午,告別式追思會上,慈濟法親老、中、青三代一百二十多人送阿蘭最後一程。兒子威宜、執中泣不成聲,感恩所有來參加的親朋好友及慈濟法親,跪誦祭文追思:「媽媽牽手走過的路最幸福,感恩媽媽的愛,包容叛逆的孩子,再也沒機會擁抱媽媽了……祝福媽媽牽著菩薩的手,認真修行去,安心的跟阿彌陀佛走;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世間生,願媽媽來世再做最愛的慈濟,不負眾生,不負如來。」

女兒依玲說著:「我從我媽媽身上學到,看得開的人就是好命,什麼事情就是要看得開,看開就快樂,永遠心純善念……」兒女的追思,全場肅穆聆聽,很多人眼眶泛紅,頻頻拭淚。

「校長娘」汪黃綉蘭人品典範,深刻烙印在慈濟人心靈深處,提醒著現場每一個人,記得帶著阿蘭的精神,菩薩道上勇猛精進。【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賴秀緞 臺中報導2016/05/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