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非洲 行願追尋慈濟魂

2017-04-27   | 劉妙玲
南非德本、約堡及賴索托慈濟志工前往波札那進行跨國關懷,當地志工準備搭乘慈濟車前往波札那。(攝影者:希邦蕾瑪易瑞,地點:南非,日期:2015/02/20)
一人一種子,以愛深根社區,貧脊的南非也能萌生希望。多年前幾位臺商穿梭在天堂與地獄,面對不同種族、宗教、語言,以大愛的精神慈善訪貧、服務愛滋病人、照護孤苦孩童,因此而感動並啟發了當地族群的善心,紛紛加入了慈濟行善的行列,幫助自己的族人同胞。

天堂地獄的距離

「只要有心、有願就不難,讓娑婆世界變天堂!」南非分會執行長潘明水,是第一位將慈濟帶到南非的種子。趁著2017年回臺參與慈濟海外會務報告,應彰化大愛媽媽課程邀約,4月18日首次來彰化靜思堂分享深耕南非的菩薩心路。

印象中的非洲曾有黑暗大陸之稱,幾乎與貧窮、疾病、饑荒畫上等號;慈濟的華人及本土志工,自一九九二年起,以堅定願力,在這片土地上,力行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門。潘明水表示證嚴上人因不捨非洲苦難,曾經指示南非不是只有南非,更應該要啟動國際化。

於是南非志工走過邊境,一國一國地去跑,如今足跡遍及七國,從南非、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史瓦濟蘭、波札那、納米比亞。即使納米比亞國際志工行,推動的路程需要輾轉搭乘三班長程巴士,來回五千公里路,但是人人不以為苦,不覺路途遙遠,樹蔭下就能開會、貨車上就是寮房,天蓋之下地載之上就是慈濟大地道場。一家又一家地訪貧,也招募出一個又一個志工菩薩。
南非分會執行長潘明水,趁著2017年回臺參與慈濟海外會務報告,應彰化大愛媽媽課程邀約,4月18日首次來彰化靜思堂分享深耕南非的菩薩心路。(攝影者:郭百義,地點:彰化靜思堂,日期:2017/04/18)


潘明水也分享南非的三位本土青年山姆‧馬格瓦札(Samkeliso Magwaza)、恩拉卡波‧姆蘇努(Nhlakanipho Mchunu)、安迪雷‧恩古班內(Andile Ngubane)去年來臺的一段小故事。原來他們三人在返回花蓮靜思精舍前,家中土造房屋因不敵風雨而倒塌,可是三個年輕人卻不在意,直說回來後再重修、再蓋就好了。

道心堅定路不遠

他們三位認為要愛灑非洲,就一定要回到臺灣花蓮靜思精舍來,他們說:「無數可憐的病患需要我們,我們一定要回去取法,回來後要投入。」因為這是慈濟志工的心靈的故鄉,唯有在這裡才能取法,三個年輕人的單純一念心,也讓人看見天堂與地獄的距離只在個人的心念中。

其實整個非洲推動志工本土化,在3月底的本土志工幹部研習,三千多位參與學員從五十九個村庄共聚德本,在大草原上搭起大帳蓬共襄上課、聞法。從分享的照片中,一張張的照片傳遞一個個的令人動容的道心!

一位深信基督教信仰的南非志工蘿達,曾經祈求上帝不要太早讓她進天堂,因為她要繼續在南非做慈濟。另一位志工瑪莎也曾回應家人的耽憂,她告訴家人說:「在慈濟,我只感受到滿滿的如同一家人的愛。」
彰化社區志工蔡錦霞(左)現在看到南非志工們這樣的不畏艱難、發心立願,讓在臺灣的自己要反省,做慈濟真的很難嗎? (攝影者:曾漢儀,地點:彰化靜思堂,日期:2017/04/18)


每一位的本土志工在地做慈濟不怕難,即使因推深陷泥濘的貨車而弄污白褲,志工們也是彼此打趣笑得好開心;又即使患了肺結核,史瓦濟蘭的齊努木希牧師仍執意要跟緊團隊行善,因為他說:「他們的語言我懂,這裡很需要我。」又一位八十四歲本土志工,即使感冒病了,仍堅持跟著訪貧離家一千多公里,他的堅定告訴大家:「上人吊著點滴也在做,我已八十多歲又還能做幾年?」

向大愛的人致敬

面對這群精進的南非上人曾經說過,一把種子到了那一大片的土地去撒播,粒粒種子,一生無量。人人共同一心、共同一志,雖然離臺灣是那麼遙遠,可是心都是多麼的貼近。

「在臺灣做慈濟,難嗎?」彰化社區志工蔡錦霞表示,課程一開始當潘明水這樣詢問大家時,大家都沉默了。蔡錦霞說:「回想在2015年慈濟風暴以前,大家做慈濟似乎都是沾著慈濟的光環,並不難。之後呢?就有師兄姊受影響而退轉了。」但是現在看到南非志工們這樣的不畏艱難、發心立願,讓在臺灣的自己要反省,做慈濟真的很難嗎?其實也只是轉個念,繼續恆持初心。

一位跟著培訓妻子前來聽講的黃金格先生,在受邀聆聽後也分享,曾在經濟部受訓時,聽一位講師這樣形容:「歐洲就像人間的天堂,非洲如同人間的地獄,而臺灣則是人間的樂土。」黃金格先生覺得在非洲懷抱愛心行善,似乎比起在臺灣容易獲得感動。如果善的種子能在當地發芽、成長與茁壯,確實就讓受苦難的人可以得到膚慰,而善的循環也在彼此願意起身幫助別人時而開展。【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妙玲 彰化報導 2017/04/1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