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執行長:我在0402救災現場

2021-04-08   | 顏博文
「我只有這個女兒啊!」一位單親媽媽,面對唯一的女兒在「0402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中罹難,傷心欲絕。志工陪著她,我也在,但是當聽到這位媽媽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瞬間轉頭,以免我情緒失控,因為我也只有一個女兒,那樣的痛,怎麼能承受!

回想起太魯閣號火車事故發生的當下,我正在會議中,從手機看到新聞報導只有幾個人受傷,感覺這場事故並不嚴重,當下沒有馬上結束會議;之後看到報導死傷人數愈來愈多,發覺事態嚴重,才提早結束會議。

一回到辦公室,所有主管與同仁已經成立「救災協調總指揮中心」,正在聚集熱切討論如何調度與安排;當下我才知道,已經有主管與同仁聯繫志工,往事故現場集結。第一時間,大家不只是等待動員,都是自發性地行動。

我們很快地在仁水、崇德、新城,以及殯儀館幾個地點都設置服務點,協調志工進駐,就近提供搜救人員物資,也第一時間關懷傷者和家屬。事故現場,慈濟有足夠人力陪伴家屬、協調物資,包括熱食便當、各種飲料等,提供給家屬、警察搜救人員,以及所有參與援助工作的人員使用。

那幾天天氣很熱,卻沒有影響志工自發地投入,很多志工在參與援助的當下,其實自己本身也是控制不住,甚至有些人中暑或昏倒,經過治療恢復後,又起來繼續投入關懷;也有志工看到因火車撞擊而導致大體不全、血肉模糊的景象,心裡受到很大的衝擊,不捨而頻頻流淚,但在擦乾眼淚之後,仍是繼續陪伴傷者和家屬,給予關懷和無差別的愛;也有些人是面對這麼多傷亡,心中非常悲傷,哭過以後,眼淚擦乾,又繼續投入關懷的行動。

四月五日一早,我再次到仁水事故現場,等待著要送最後一位罹難者最後的一程。下午過一點,花蓮縣長徐榛蔚邀請慈濟進入管制區,在隧道口列隊助念,等待大體移出。但搜救進度仍是落後,站在不平的路面、海風吹著沙塵,大家沒有午餐、沒有喝水,空氣中還逸散著一股濃濃的氣味,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站了兩個多小時,一直到三點十二分,大體在所有人合十唱誦〈大愛無邊〉佛號聲中,緩緩移出。

媒體朋友非常自律,攝影鏡頭全數轉向,全程不拍攝以表達對往生者的哀悼之意。大體上車後,車子響了一聲長鳴,象徵搜救任務結束,現場所有人恭敬地向大體鞠躬、敬禮,這一分對往生者虔誠的恭敬致意,令我深受感動。

我在殯儀館關懷家屬時,也看到一位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人,他是慈濟輔導的畢業生,陪著許多家屬認屍,反覆看著罹難者的照片與大體,也數度忍不住跑出帳棚,需要紓洩一下他的情緒,那樣的畫面和感受,即使是專業人士,對於身心靈來說也是很大的衝擊。

我想,對於災後的心靈工程,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我們協助進行心理諮商輔導;身體上需要的話,不管是受難者或救難者,現場也有中醫師進駐,提供拔罐和針灸治療,讓他們可以舒緩壓力。

即使現場搜救已經告一段落,後續的身心治療和撫平傷痛還有一段漫長的路,慈濟會陪著大家走過。傷者、亡者與家屬,我們都陪伴與紀錄,包括臺東、高雄、臺中、桃園等地,我們聯絡各個縣市的慈濟志工與社工,接續訪視與關懷。

人生無常,遇到重大災害事故,如果有信仰的支持,我想是比較能夠提升心理的穩定性。證嚴上人今年一直跟我們提醒「大哉教育」,發生重大災難,我們有沒有得到省思?有沒有得到教育的機會?我們平常應該做些什麼事情,以能夠避免這樣的災難發生?

驚世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災難事件終會結束,但家屬的心理創傷需要長期關懷與陪伴,慈濟從每一次的災難中學習敬天愛地,也會持續陪伴家屬走過心靈的黑暗,看見明天的光亮。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