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慈善創新 全球共善學思會凝聚共識

2021-07-28   | 黃湘卉
疫情關係,第二場全球共善學思會採線上視訊研討並同步透過YouTube直播。(攝影者:楊景欣,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21/07/09)
2021年5月中旬起,新冠疫情籠罩臺灣,令人惶惶不安。臺灣面臨三級警戒的嚴密防疫,許多家庭的經濟、學生的線上教育權,以及未被關注到的角落裡,可能就此改變,成為社會弱勢。值此關鍵時刻,NGO慈善組織如何挺身而出,透過公私部門協力,及時又有效的行動?
  
由慈濟慈善基金會主辦的「全球共善學思會」第二場,邀請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江明修院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馮燕教授、PaGamO創辦人國立臺灣大學葉丙成教授等人,就疫情下臺灣的慈善援助與創新,於7月9日下午採線上數位視訊以專題演講的方式提出見解,全程並透過YouTube頻道同步直播,給予臺灣,產、官、學界參考,促進政府、民間以協同治理、利他共善的運作模式,共同攜手挺過這一疫。
 
共善學思會除了第一階段的專題演講,第二階段座談再加入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的陳文良秘書長及「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共同創辦人謝金魚。
 
推動生命教育  尊敬一切生命是大慈善
 
全球共善學思會開場,主題是「臺灣慈善與社會創新——疫情下的慈善」,將透過專業交流討論,分享抗疫慈善策略與實務經驗。由靜思精舍德懷法師代表致詞。德懷師父說,災疫是大自然向人類的示警。上人講,疫情非人能擋,不是人能抵擋的,唯一的靈方妙藥就是要戒慎、虔誠;要推動生命教育,尊敬一切生命,不只是人命,還要尊重動物命,這是最虔誠完整的愛,這是大哉教育。
 
防疫要怎麼做,五管齊下,創新都來自於慈悲、大愛。上人認為茹素推素、行善造福、調度採購、安貧紓困、還有祈禱懺悔,這就是防疫一定要做到的。大愛的慈善,其實是尊重一切生命,就是感恩、尊重生命愛。德懷師父希望學者、專家一起來,讓天下真的沒有災難,並且感恩大家共同參與,也預祝全球共善學會圓滿法喜。

 
靜思精舍德懷法師於全球共善學思會開場致詞,希望疫情下大家懂得省思,以感恩尊重生命愛的生活態度,面對疫情,攜手度過苦難。(攝影者:楊景欣,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21/07/09)


因應臺灣疫情嚴峻  與政府簽署共善協同紓困
 
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說,就臺灣來講,從5月11日本土疫情爆發,12日升級為三級防疫警戒,到當天(7月9日)已超過一萬五千多人確診,死亡人數也超過七百多位。
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慈濟已經贈送了二百六十二萬件的醫療防疫物資,可見臺灣這一波的疫情非常嚴峻。積極採購的物資,包括救命神器呼吸器,防護面罩,及超過五十萬份的快篩劑,贈送給全臺的政府、醫院、衛生所等等,希望守護平安、守護愛。
 
慈濟透過與全臺各縣市政府簽署的共善合作平臺,第一波針對各縣市紓困及接受隔離者的安心祝福包,送出了六十四萬多件;第二波送給經濟弱勢孩童、家庭的是安心生活箱,一戶一個月的生活物資,都是靜思精舍師父用心準備的;還有搭配各地農會或果菜市場的健康蔬果箱。按照各地方縣市的需求,慈濟於全臺設置二十五座篩檢站;提供十六間靜思堂作為疫苗施打站,透過志工貼心照顧,贈送結緣品——高蛋白的豆奶粉、福慧珍粥等等給民眾補充營養。
 
疫情之下,慈濟本著慈善援助的精神,協助政府對於受疫情影響之民眾施予安身、安心的作為外,也針對學生、家長提供安學協助。暑假慈濟與PaGamO線上教育平臺合作,啟動青年線上伴學趣活動,募集七百多位暑期需打工賺取生活費的大專生,針對二千多位弱勢家庭的孩童進行伴學,靠著PaGamO這款結合教育意義的平臺,提升孩童的學習興趣,以及使用數位學習的普遍性。
 
顏博文執行長感恩這二個月來,政府與其他NGO協力夥伴們的相挺。他感性地說:「記得上人說過一句話,我們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我們是堅持,才看到希望。」他也相信慈濟在這一波,已經盡了所有的力量,做出慈濟慈善志業應該做的事情。
 
疫情下臺灣公民社會與政府之協同治理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江明修院長指出,民間很多行動本身都走在政府的前面;這次疫情,慈濟很多寶貴的經驗,包括NGO跟政府之間協力關係,臺灣這二個月來面對新冠肺炎三級防疫警戒,透過慈濟、其他NGO組織與政府之間的協力,讓整個疫情下的救災有更深入發展,這是好的現象。
 
至於所謂的「公私協力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指公私部門之間透過正式契約或跨組織之間所建立的合作關係。新形態協力治理模式,讓公民社會力量能進入到整個公共治理,或可形成一個具共同責任、共善共治的網絡,解決資源落差、市場失靈等問題,成為改變世界的起點。慈濟在短短的時間內,協同政府以及各相關社會企業,進行一連串的醫護防疫物資援助、全臺的紓困計畫與行動、居家隔離的安心生活包,暑期的青年線上伴學趣以及弱勢學童家庭的安心生活箱、健康蔬果箱,穩定社會秩序,對政府、民間有很大的啟發。
 
公私部門形成平等互惠、共同參與及責任分擔的關係,公民社會保障人權,就是生命教育,對整個生態的一種保護。公民社會的共識,形成國家共同底盤時,人權與生命的議題,才會得到足夠的重視,得到普遍化的一個行動的依據。這種公民社會的反饋,對未來不管疫情或救災,都能有更完善及良善的發展。

 
馮燕教授分享,社工專業人員一向被認為是弱勢者的盟友,專業人員的一個信念,就是自助助人,要把自己堅強起來。(攝影者:楊景欣,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21/07/09)


發現韌性 疫情下的社工專業調適
 
第二位學者是國立臺灣大學社工系馮燕教授,她也是慈濟慈善基金會的董事。她說,根據調查,臺灣公益團體約七成在未來三個月有物資與財務需求,財務及服務是在疫情中最普遍遇到的挑戰,面對疫情,臺灣慈善團體都要以創新力,展現韌性,渡過這段時期。
 
這次疫情,對於社會福利機構,就是社工專業所服務的地方,造成的衝擊可以分為四類。第一是一般人印象,好像資源又變少了,艱困,沒有辦法辦活動;第二是防疫資源,這個東西平常沒有準備,大家都在看慈濟,慈濟做得好,大家怎樣地配合,一般的社福機構是沒有這樣的災難應對的概念。
 
第三就是規模,在社福機構裡面,大、中、小型的組織真的是很不一樣;這也是臺灣的特色,不但企業是中、小型為主,社會福利或者是公益團體社工機構,還是中、小型為主。經過幾次災難,大家都有共識,災難就像一面照妖鏡,看到不變的事實,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社工專業人員一向被認為是弱勢者的盟友,專業人員的一個信念,就是自助助人,要把自己堅強起來。所以「韌性」,英文叫resilience,對社工專業來說,這是一個自我要求,同時也是去發掘服務的對象,一個重要的策略,是發掘人的韌性,增能賦權,英文叫empowering。意思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發現、然後擴展,然後練習,然後固著自己的韌性。
 
弱勢學生數位落差面面觀
 
第三位發表的是臺灣大學電機系葉丙成教授,也是PaGamO教育平臺的創辦人。他認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能力是運用網路數位資源學習,並具備解決問題的數位素養。5月18日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學不停課,改採網路線上教學;很多人發出疑問,線上教學會讓偏鄉、弱勢孩子落後更大,但葉教授認為這是一個轉機。
 
葉教授分享一個實例,花蓮的偏鄉學校源城國小,經過兩個月的在家上課之後,對學生學習成效做分析。源城是個小學校,全校只有四十四個學生,國語課在疫情前後比起來,全部都是進步的。數學課進步更多,以前在教室裡面老師講的聽不懂,全班有共同的進度,不懂又不能打斷老師,現在有影片重覆練習,數學普遍進步很多。
 
偏鄉弱勢學童學會用數位工具,不比數學難。根據調查臺灣的孩子使用數位學習是非常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臺灣只有百分之十五的老師在做這件事情。臺灣的家長最怕孩子近視,就把數位3C都當作玩樂的器具,然後把它當作洪水猛獸,從小禁止孩子用。偏鄉弱勢學童不是不想學,是過去没被養成數位學習能力,掌握疫情帶來的數位教學契機,陪伴並運用科技,帶起孩子的學習動機,養成數位素養。
 
今年暑假為持續偏鄉弱勢學童的學習興趣,慈濟結合PaGamO的素養小學堂辦理青年線上伴學趣活動,邀請七百多位大學生來陪伴二千二百二十一位全臺弱勢學童,讓學童透過趣味比賽的方式閱讀文章,國小生閱讀六百個字的文章,國中生閱讀八百字的文章,高中生閱讀一千個字的文章,從當中練習專注力,分析力統整問題的能力。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

 
疫情讓學生必須透過線上學習,葉丙成教授期待掌握疫情帶來的數位教學契機,陪伴並運用科技,帶起孩子的學習動機,養成數位素養。(攝影者:楊景欣,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21/07/09)


臺灣疫情下的社會創新
 
第二個階段是雙向座談。由慈濟慈善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主持,一起來探討目前在臺灣疫情下的慈善。
 
第二階段座談,新增二位與談人,第一位是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的陳文良秘書長,在疫情發生之後,他提醒所有的人,我們共同身份都是人類,面對病毒都是一樣的脆弱。過去這兩個月,也看到很多公益團體,特別是在市區第一線的團隊,他們進去補位,穿上防護衣,誰也不認識誰,但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情,走到社區的不同角落去發放物資,去關懷街友。不同地方的民間力量在此時被激發,這證明協同治理對穩定臺灣社會的成效。
 
第二位青年歷史學人謝金魚,與慈濟合作「每天為你讀一點書」在Podcast平臺上播放,有文學、藝術、公衛、醫療與社會關懷,如疫情下如何照顧失智長者等議題,都是希望聽眾在面對疫情時,能讓心定下來。期待居家工作的人,早上聽了,有一個正向的心情,「好,我要解決這些事情」;而不是一早看到新聞就覺得煩躁,想順便去駡幾個人,駡完之後,自己很生氣就工作不下去,效率就低,至少先從穩定人心開始做起。
 
政治大學江明修院長回應,為善要讓更多人知道,慈濟所引領的利他典範,是宗教領袖的感動力很重要,全世界面臨重大災難時,宗教領袖的道德制高點,會讓很多衝突降低。慈濟的典範要盡量讓更多人知道,因為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發。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馮燕教授也說,慈善在我們的文化裡面,是很純粹的善良,是很基本的概念,社會學說共善是基因。像今天的論壇有一千人在看,每個人把對社會的信心、希望,好的經驗傳出去,社會氛圍是會慢慢改變的。
 
慈濟慈善基金會張濟舵副執行長分享,去年慈濟跟全臺的十八個縣市政府簽共善合作備忘錄。在這個疫情之下,上人每一天幾乎都陪著大家,從一早開始就不斷地吸收跟了解,給我們的指示是把握這樣的因緣,人人承擔起應該負的責任。對一個NGO或慈善組織,甚至是宗教團體來講,怎麼樣扮演好角色做他應該做的事?就是以誠懇熱誠的心,去覺有情的,所謂的菩薩眾生,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人。
 
活動最後,主持人何日生副執行長總結,民間也可以影響政府,就是一個善的帶動;與其批評不如做到了以後,變成一個大家可以學習與轉移的典範。協同治理是現今全球最重視的一項治理模式,要能夠擴大影響力,一定是協同治理有效地被看見;接下來,如何透過一個機制去教導、複製、傳遞,是幾位學者與慈濟未來共同努力的目標。
 
 (文:黃湘卉 花蓮報導 2021/07/28)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