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學研究系列首場 黃倩玉談「聖格領導與慈悲」

2021-10-20   | 慈濟基金會
「慈濟研究系列講座」第一場於10月8日在花蓮靜思精舍人文講堂登場。(照片:慈濟基金會提供)
為帶動臺灣與國際學者投入慈濟研究,靜思精舍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共同舉辦「慈濟研究系列講座」。第一場於10月8日在花蓮靜思精舍人文講堂登場,邀請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黃倩玉教授以科技視訊為大家分享「聖格領導與慈悲」。
 
黃倩玉教授學術專長領域包括文化人類學、宗教與情緒、全球化與文化、宗教與公民社會,以及性別研究;2009年於透過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領袖與慈悲:證嚴法師與佛教慈濟運動》一書,討論慈濟的歷史、組織、運作與轉變。書中特別提出,證嚴上人成功揉合領袖魅力與佛教的慈悲精神,建立起與廣大信眾之間的關連,形塑遍及全球的慈濟志工利他實踐運動。
 
聖格領導 雲端論述
 
講座一開始由德宸師父代表靜思精舍歡迎大家。他提及前一天(10/7)還聽到證嚴上人開示:「為什麼一呼應,不管是富貴人家或是貧困者、受到幫助者,得到啟發的人都願意來護持,是累生累世就跟大家結了這一份好緣。」而「慈悲」正是慈濟重要的精神理念,所以當他知道黃倩玉教授要分享的是「聖格領導與慈悲」時,特別感動。
 
「五十六年來,全球這麼多慈濟志工跟隨的腳步投入慈善工作,完全是因上人的聖格,以及那一分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亦表示上人的「慈悲」,是慈濟人所拳拳服膺,她說:「慈悲(compassion)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上人的大慈悲成就慈濟四大八法。」
 
談到Charisma,一般人所講的聖格都是著相、著色、著音聲,劉校長覺得何日生副執行長將Charisma翻譯為「聖格」詮釋得非常好,「雖然上人不會認為自己是聖人,但他的確有聖者的精神。」
 
對於上人的領導力,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提出,「五十六年來,上人的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他的慈悲智慧,這樣的領導力,深植慈濟人的群體力,這是慈濟成為日不落國的一個關鍵。」
 
從世界尖頂學者黃倩玉教授的眼中來看上人如何領導慈濟?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他認為,從做就對了,從到Mission impossible到Impossible is nothing這樣的奇蹟,成為世界的典範,也可以改變我們的世界。
 
慈濟走入人間,要跟人間的核心價值融合,才能得到共鳴。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則希望有更多的角度,包括從學界、業界、政界、社會界等等面向來剖析慈濟——上人創立的慈濟、四大八法是什麼樣的模式?為什麼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透過論述將可達到更多的認同。

 
德宸師父代表靜思精舍致歡迎詞。(照片:慈濟基金會提供)


跨越文化 研究慈濟
 
首場慈濟研究系列講座由慈濟大學許木柱榮譽副校長擔任主持人。他與黃倩玉教授在學術專業領域都是人類學。「黃倩玉教授在人類學界,特別是國際人類學界是非常優秀、非常傑出的一位研究者,特別是在慈濟研究。」
 
黃倩玉教授採用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研究範圍包括臺灣、馬來西亞、日本等地方;各國不同的研究場域,慈濟志工所表現的現象,歸納出慈濟證嚴上人的領導力所產生的影響。於2009年出版的《領袖與慈悲:證嚴法師與佛教慈濟運動》一書,同時發表在美國紐約一個評論型的雙月刊Bimonthly Review,該雙月刊評論人特別推薦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黃教授之前曾在臺灣清華大學任教,也獲得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獎。她的博士學位是文化人類學。探討當代人類,當代社會,當代的生物,當代文化裡面的制度,知識體系,還有行為,做跨文化的比較和研究。
 
黃教授的慈濟研究理論,大概有五個面向,這五個領域,一是性別研究,二是情緒與體現,三是聖格領導模型,四是跨國主義與全球化,五是公民社會與國家。

 
首場慈濟研究系列講座由慈濟大學許木柱榮譽副校長擔任主持人。(照片:慈濟基金會提供)


自利利他 菩薩同行
 
黃教授進一步說,聖格領導是以情感為基礎,當大家見到聖格領袖,會很自然的受到他的吸引,會想跟隨他;通常有聖格的領導人,都具有相當的超凡脫俗,至少在跟隨者眼中,是具有超乎凡人的能力。如何把一個人的領導,一個特殊的領導,跟巨大的組織結合,跟全球各地的弟子結合,這是慈濟特殊的一個模式。
 
慈濟人透過上人的聖格領導,受到上人的感動而覺有情,隨著上人創造特別的一個隨著菩薩行六度波羅蜜,從布施開始,一直到與慈悲結合,然後付諸實踐。再來以情感為基礎的領袖魅力,如何在全球化脈絡下發展,黃教授覺得是從受到上人的啟發與感動,從對自我的一個期待,去做出無我的一個實踐;還有就是透過網絡,才能夠發展超過一個地點,超過一個國家以外的分會的全球網絡。
 
未來,黃教授希望能夠更進一步提出慈濟聖格領導的三身模型。佛教有三身,法身、報身與化身,以這個為啟發想到身,一個是關注領導者之身,上人用法身,用他羸弱的身體,完全不顧自己的付出,感動追隨者,感動全世界千萬的人。
 
第二是追尋者之身,這些信徒,信徒慈濟人的身體,是用來被規訓的,是要訓練的;要有慈濟十戒,慈濟制服,慈濟人的樣子,慈濟人要非常有規律,也要遵守規訓規距,追隨者之身是用來結合組織,統一成一個有制度性的管理。
 
比較有趣的應該是第三個,樂音之身,手語歌就是慈濟的樂音之身。聖格領導樂音之身的兩個面向,黃教授認為一個聖格領導的團體,如果要能夠與慈悲結合,能夠成功,必須要有一個方式發展出自己的樂音之身。前面領導者之身也是有限,追隨著也是有限,只有到達樂音之身,才能夠化成千手千眼觀世音。

 
「慈濟研究系列講座」首場,邀請美國芝加哥帝博大學黃倩玉教授以科技視訊為大家分享「聖格領導與慈悲」。(照片:慈濟基金會提供)


以愛管理 以戒自制
 
講座的第二階段,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加入與談。何副執行長感謝黃教授把她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內涵,及未來持續的研究做了很好的介紹。並延伸慈濟學如果要成立,怎麼樣踏實地一步一步累積,從實踐的類型建構理論——肯定是要從講故事變成一個模式。
 
何日生說明,黃教授已經進入模式的一個層次,從故事到詮釋,最後建構一個理論、一個慈濟學的理論。「黃教授抓住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就是慈悲跟組織性,手語是不斷千錘百鍊的,很組織性的東西,又能夠感人的一種呈現。」
 
而「怎麼把軟性的慈悲與非常嚴謹的、不只個人而是組織的紀律能融合在一起?」何日生補充,「這是上人講的愛跟戒這兩個概念,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戒很重要,戒不是來自外面的法律規範你,而是內在自我的修持,對自我慾望的一種節制。」
 
從黃教授提到的「三身」,何日生認為黃教授看到慈濟內部那種喜悅,不管是哭泣也好,不管是手語也好,不管是很多的活動也好,都會引發悲心、悲喜交集感動的淚水充滿了這個喜悅。
 
「她理解慈濟三身,法身、追隨身到樂音之身,樂可以講喜悅的悅。從上人的法身,追隨者越靠近上人的法身,就越喜悅;反之,越靠近自我的思維,就越不快樂。」何日生表示,佛教的法身、報身、化身,把它放進從一個聖格到追隨者,最後大家是合一的,都含容在這個法的喜悅當中。樂身也可以用「樂」,也是喜悅,非常具有創見,可以繼續發展下去的。

 
講座的第二階段,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副執行長加入與談。何副執行長感謝黃教授把她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內涵,及未來持續的研究做了很好的介紹。(照片:慈濟基金會提供)


風行草偃 信受服膺
 
何日生還提到,黃教授抓到了慈濟是以人為核心,成就每一個人才是最重要的,慈濟既有中心又有網絡化,與哈佛大學的李奧納教授的見解不謀而合。
 
李奧納教授曾說,慈濟最大的優點是以細膩,以愛做領導,每一個人在各自場合裡、環境不同、條件不同,人不同,災難不同,但都依著信念去解決當地最需要最困難的問題,信念的力量遠比策略,比固定的模式更為巨大。
 
而當一個中心網絡,一個全球化模式,能夠以信念為核心,以善為核心,人們就會引用善與信念,會自信的以自我的智慧去解決各種社會的難題。慈濟很奇特的中心跟網絡,同時這兩個概念都能夠融在一起。何日生期待,未來期待一起來共建人類的共善,以慈悲利他,作為共同的一個核心目標。
 
「聖格,基本上就是價值,更重要的是,東方文化思想。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德行,才是真正讓人心服口服。」最後,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所長為今天的慈濟學研究講座做總結,「慈濟經驗裡面有很多這樣的現象,經驗也好,文化也好,需要更多人論述的參與。」
 
林建德表示,黃教授的演講給了他相當多的靈感。這幾年宗教所設了慈濟組,包括成立慈濟學教研中心,也開始參與慈濟研究。「慈濟宗成立,慈濟學也跟著開張,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慈濟組,以及慈濟學教研中心就擔任這樣的重任,大家一起來努力。」
 
(文:黃湘卉 花蓮報導 2021/10/08)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