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岩畫到數位元宇宙 文化的演進之路

2022-04-06   | 慈濟基金會
2022全球共學思會,下午共同討論講座。(攝影:羅明道,地點:花蓮靜思堂,時間:2022/03/18)
歷史是人類文化演進的地圖,記錄人們行徑的所有彎繞,不論康莊大道或歪斜小徑,人類走過的每一處都留存歷史,帶領我們看見下一步方向。
 

慈濟基金會2022年第一場全球共善學思會以「從岩畫、象形文到數位元宇宙——歷史有機鏈接的核心能力」為主題,廣邀各界專家跨領域對話,一同探討現代與歷史交融帶來的全新可能。
 
夢回遠古 虛實交錯沉浸歷史
 
美國哈佛大學亞洲藝術史的汪悅進教授認為,進入數位時代,我們更該關注的是如何利用科技來延續與保存歷史文化記憶。哈佛大學的中國藝術實驗室在2018年成立,持續透過CAMLab平臺打造數位劇場,用全方位的感觀體驗呈現美學歷史,而近年具代表性的幾項專題皆圍繞著佛教藝術展開。
 
AR、VR等現代科技,能將觀者投入歷史洪流,以最直觀的方式親身感受佛教藝術的文化軌跡;不同於圖像的平面和疏離感,聲光緊貼在身側變幻,讓人恍如置身古老時空,對藝術之美的體會更加深刻。
 
呂晨晨副主任由佛教犍陀羅藝術順流而下,介紹至二十世紀臺灣水墨畫家劉國松先生,並由佛教傳說「佛影窟」作為楔子,引領觀者看見佛教對當時東晉文人的影響。接著來到北魏洛陽城的絕美煙雨樓檯,藉由CAMLab的藝術團隊重新建構出洛陽佛城,並隨之見證一代首都的興衰;同時不只視覺上的重新建構,CAMLab團隊同時利用聲音藝術,演繹洛陽傾覆之時,以此對照出佛法中人世如夢的感慨。
 
明代主題選用著名戲曲牡丹亭,以「物劇」形式呈現;當觀眾隨著故事前進,會以為置身一處廣闊空間,直到走出來才發現,自己剛剛只是身處在牡丹亭的一件物中,而此刻又走進了下一個物件。最後來到二十世紀的劉國松先生,則是以他的水墨畫作引領觀眾穿越他經歷的滄桑人生,由個人藝術的一生看見一整個民族的戰亂離散。
 
聚集各界人才,不斷交織碰撞,CAMLab將傳統僵硬的文獻回溯到初生時的鮮活。這是文明進步對歷史的貢獻,也是現今人們如何面對歷史、留存歷史的重要方向。

汪悅進教授講述CAMLab打造的數位劇場,能為歷史帶來全新體驗。(攝影:鄭啟聰,地點:花蓮靜思堂,時間:2022/03/18)
 

如何書寫歷史 傳統紀實與現代科技的連結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法師分享CBETA(電子佛典集成)的展望,CBETA資料庫集結重要的佛典數位文獻,自1998年成立以來,已成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查閱平臺。利用線上的查詢與分析,我們可以直接看見詞彙曾出現在哪部佛典中、或以哪一部佛典出現的頻率最高,省去傳統調查工作一頁頁翻找統計的麻煩。
 
「歷史、史學的價值所在,正是它讓我們看見過去的錯誤,而我們需要解開這些愛怨情仇,才能突破困境。」釋惠敏法師配合佛學理念,點出留存史料的意義,也呼籲更多研究者一同投入數位人文的分析工作。
 
除了現代科技的保留層面,歷史在基礎建立上,也無法忽視傳統的訪查與文字記錄;回歸最初,歷史檔案的保存仰賴人們的記憶傳承,直至口傳經由文字書寫,承載重任,因此口述歷史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周樑楷教授,從2000年起便開始提倡大眾史學,這次為慈濟即將迎來的六十週年講述「人間佛教與大眾史學」。他認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如一本歷史著作,正契合人間佛學的理念——生活在當下,與人相接,體會普世價值。因此慈濟的歷史就是人的歷史,寫慈濟人的故事,便有了與慈濟結緣的點滴,如此彙集為一部慈濟的行願史,慶賀慈濟一甲子。

周樑楷教授以七巧板為例,建議讓受訪者選擇七張具有意義的照片,從結緣慈濟前到今日成為慈濟人,順著照片回憶故事,更能帶出不同的人生風貌,讓每一次的口述歷史富有變化與生命力,看見慈濟不同的喜樂悲歎。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研究所的侯坤宏教授也對口述歷史的實行給予具體建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推動:準備、進行與後製。首先設定主題與人物,並考量如何讓受訪者在輕鬆的氛圍中侃侃而談;其次是進行訪談時,過程需要注意各種因素,包含使用各類器材蒐集資料、受訪者的身體情況如何、訪問時有無偏題等等;最後需要能力足夠的整稿者,將前階段得到的各類史料與敘述編輯為脈絡清晰的文本,讓整件口述計劃圓滿完成。
 
侯坤宏教授表示,慈濟在臺灣深耕多年,許多重大事件中都能見到慈濟人的身影,這麼龐大的團體將會如何擔負傳承歷史的任務,是他相當期待見證的,「希望見到臺灣當代最重要的佛教團體,能夠完善的保存記錄,作為未來宗教界乃至於社會的參考史料。」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法師分享CBETA(電子佛典集成)的展望。(攝影:羅明道,地點:花蓮靜思堂,時間:2022/03/18)


躍進數位元宇宙 我們面對的善惡虛實
 
「從藝術史我們好像就能夠觀察到人類天生與戰爭殺戮為伍,像CAMLab重建的巴米揚大佛影像,雕像就是因觀念不同而被炸毀。」慈濟人文傳播基金會姚仁祿提到,歷史展示出過去的景象,然而許多無情的場面也彷彿映照出巨大的惡意;慈濟或許能夠藉由歷史的傳承來帶給世界良善的循環,若人人都能累積起對他人的善意,那將能夠沖散世道的紛爭混亂。
 
無論歷史或科學,都需要用宏觀的角度了解全貌,縱觀全局才能明白我們之於世界的定位,如何善用數位科技,也將會是人們今後面臨的巨大考題。元宇宙的擴展帶來各種便利和可能性,但都要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這項科技,姚仁祿與汪悅進教授在討論中也提到虛擬世界的影響是一體兩面,當沈溺在遊戲虛幻的人生中,是否會因為虛擬世界的刺激而變得麻木,忘卻我們的世界有其他嚴峻問題?
 
數位刺激或許可以麻木人心,但也能夠回歸科技創造的初心,像CAMLab平臺重構藝術歷史那樣,為世界進步作出貢獻。東華大學歷史系潘宗億副教授也提出慈濟六十週年可以如何保留、紀錄歷史,利用已保留的數據對未來做出更多的規劃。在形式上,潘宗億副教授建議以照片、影片、漫畫或podcast作為慈濟對外觸達的方式,特別是最能接觸到年輕族群的短影片,適合作為推廣的主要工具。
 
利用慈濟已有的資源建構短影片與網站,在數位時代能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進而慈濟人人都可以拍攝自己的短影片,也能以此漸漸塑造出慈濟的數位歷史。在疫情之下,數位網路也部分取代人與人的面對交流,成為大眾溝通的管道,因此以網路建立起慈濟與大眾的連結是相當重要一環的。

 
東華大學歷史系潘宗億副教授為慈濟六十週年,如何保留與傳遞歷史提出可靠建議。(攝影:羅明道,地點:花蓮靜思堂,時間:2022/03/18)


築佈現在,展望未來
 
何日生副執行長提出對慈濟六十年的寄望,若能以「經、史、子、集、律、儀」的架構打造慈濟的經典全書,能讓世人更了解慈濟的心念展望,同時是文史處可以為慈濟長遠歷史展現面貌的重要一步。周樑楷教授也在討論中對實際行動提供許多想法,需要慈濟文史處的企劃統籌;面對六十週年,應該以展望未來的態度持續精進,不止於形式慶祝,更要著重在為下一個六十年帶來嶄新改變。
 
結合面向年輕世代的交流,而不遺落傳統文學的美感;作為傳達理念的重要管道,文史處期望能用多元的方式,將慈善大愛的力量傳遞到每個族群心中。展望下一個慈濟的六十週年,除了把初建的心念和艱辛告訴下一代,也要建立傳承的橋樑,讓慈濟人的故事被看見,讓善念被承襲。文史處在此次共善學思會接收到一眾學者帶來的啟發與教示,有眾多新穎的概念需要審思細佈,在慈濟重要的時刻推展。

作為臺灣歷史上重要的一環,慈濟一甲子能帶給世人更多別具意義的理念。慈濟傳承歷史,踏實當下,更要承接未來故事,文史能善用科技相輔相成,將慈濟結善關懷的大愛精神傳遞到眾人心中,以更有力量的方式銜接時代推進,推廣普眾施善的中心理念。

 
2022全球共善學思會圓滿落幕,各方學者一同在講台合照。(攝影:羅明道,地點:花蓮靜思堂,時間:2022/03/18)


(文:整理自全球共善學思會 日期:2022/04/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