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掘井人 修井挖渠救生命
2019-09-09 | 辛巴威慈濟志工本土志工Tendai也是當地的居民,說明了水井對當地的重要性,「在某些情況下,居住在愛普沃斯的居民,需要繳月費給在家有井的居民,來換取水;對於經濟能力不足的貧窮人,沒錢買水又要求生存的情形下,也會衍生道德問題。」
慈濟在愛普沃斯的Ward 1社區設有慈濟社區活動中心,本土志工也依賴井水來為居民煮熱食。經過評估,志工決定在7月4日維修社區裡的兩個水井。
同心協力 改善社區環境
本土志工威廉(William Duncan)在團隊中相當資深,是個修井好手,他一到水井邊就先解開水管來察看,並指揮著大家搬水管、架器材。
看見志工同心協力地工作,附近的居民也過來幫忙,這讓威廉更加高興,熱烈地為他們說明及示範修井的程序,讓這個技能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一些來自附近社區的女眾本土志工,則開始幫忙挖水渠,好讓那些水可以流到附近的花園。
當其他人幫忙準備香積飯當午餐時,有些小孩也被家長「派來」索取食物,志工謹記上人的教誨,不因善小而不為,開始與小孩分享食物後,引來了更多老老少少都來了。
由於國家經濟不景氣,志工發現有些居民都負擔不起一餐,因此在愛普沃斯的慈濟社區活動中心供餐是一件重要的慈善工作;其他不供餐的日子,這些窮人得向鄰居求助,不然就必須空腹挨餓過一天。
就地取材 除鏽增進水質
慈濟志工朱進財和Story Kateera師兄互相幫忙,修理一個圓柱體的物體,這是大多數的水井都有的問題――當圓柱體都被磨損了,導致水不能被抽上來。
忙了一陣子,水開始從井中流出來了,但透過水管流出來的水很混濁,威廉判斷是水管的鐵繡,又開始一連串的除鏽大作戰。由於志工人數比現有的工具數量多,有些人就地找石頭、硬物來作為工具,把水管表面的鏽給磨除。
慈濟志工幫忙社區更換了水道和水管,改善水質後,居民就有安全的水可以飲用,也減少了疾病的發生。
一個曾中風的Girlie Mpondo婆婆因身體虛弱,取水對她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當水井修好了,她親自到現場來感謝慈濟志工;村民們看到乾淨的水從維修好的水井湧出來,都露出笑容。
(整理自:辛巴威慈濟慈善簡報 201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