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頃芝麻田好成績 慈濟指導馬拉威農耕露曙光

2023-05-30   | 朱恆民 袁亞棋 Daud-Kazembe
慈濟在馬拉威推動實驗農耕計畫,提高產量與品質。(照片:擷取自大愛新聞)
在非洲東南部的馬拉威,有多達九成人口以務農為生,為了提高農作產量,去年慈濟陸續推動實驗農耕計畫,還有志工進行農耕指導,教導居民如何分株種植,提升品質。
 
手把手的教導,馬拉威民眾對臺灣的作法很有興趣。馬拉威民眾:「在台灣都怎麼做呢,你們像這樣做嗎?」慈濟志工:「喔!我們不是這樣做,是用機器。」
 
在臺灣耕作大部分都已經是機械的時代,馬拉威的農業還是仰賴人力,例如,他們是把稻梗用力地打到石頭上讓稻粒散落,再收集起來。慈濟志工到奇夸瓦訪視,得知居民們清晨四點摸黑出門,要走至少半小時的路,然後農忙到10點,再回家處理其他家務。於是推動農耕實驗計畫,盼望提升他們的收入。
 
南非慈濟志工袁亞棋:「這個村莊,我們從去年(2022)的安娜氣旋的時候,就一直關懷到現在,也有進行一些嘗試一些農耕計畫,幫助他們做一些永續專案。」

 
在臺灣耕作大部分都已經是機械的時代,馬拉威的農業還是仰賴人力。(照片:擷取自大愛新聞)


居民互助本性 加速農耕計畫
 
「我們移出去一些。」馬拉威農民確認:「把它們分開嗎?」志工回答:「是的,把它分株出去。」今年(2023年)佛萊迪氣旋之後,村民改種馬拉威第二大經濟作物,白芝麻。農耕專家哈倫,也是慈濟本土志工,至今已經四次前來輔導,也漸漸看出成果。
 
南非慈濟志工袁亞棋:「剛才有去看一些我們農耕專家,指導他們種的芝麻田,非常地漂亮,總共三塊土地,加起來有四公頃的土地,芝麻田已經開展得很好了。」
 
為了發展部落農耕計畫,布蘭岱,以及相鄰的奇夸瓦、恩桑傑,都有部落酋長帶著志工勘查評估,也邀約各小部落酋長召開村民大會。志工了解到部落的生態充滿互助精神,男士去耕地務農的時候,婦女則來到樹下一起煮飯,大家分工,然後分享。部落內的人都貧窮,但是只要哪個家庭沒有食物了,就會彼此照顧。
 
基於這一點,南非慈濟志工袁亞棋對末來的農耕計畫也寄予深切的期待:「所以我們很期待接下來還會有更多更多的好的計畫,來讓這個村莊的他們自助互助地永續性,能夠一直發展下去。」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真善美志工 朱恆民 袁亞棋 Daud-Kazembe 馬拉威報導 2023052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