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環保風 燈花素雅法香

2017-05-11   | 顏福江
花蓮靜思堂的浴佛典禮,在獻花供佛時,將會首度出現由回收的塑膠空瓶巧手精製的浴佛環保蓮。(攝影者:潘彥同)
【基金會新聞稿】5月是感恩月,2017年5月14日母親節,慈濟基金會將於全球五大洲共三十八個國家地區,預計舉辦逾四百七十二場浴佛典禮。

環保心蓮愛大地 點燈照亮人間路

今年(2017年)慈濟的浴佛大典有著不一樣的環保風,一朵朵塑膠袋手作的環保康乃馨,一個個寶特瓶製成的環保蓮花燈與浴佛的環保蓮,除了有著創意、清淨在源頭的巧思,更有著「心蓮綻放人間、心燈照亮世界」,兼顧環保人文與敬天愛地之感恩。

迎接全球佛誕日及母親節的到來,慈濟志工秉持著疼惜大地、善用日常素材的環保理念,發想製作應景的環保回收素材。其中,5月14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花蓮靜思堂的浴佛場次,將有志工利用寶特瓶手工製作的環保蓮花燈與浴佛的環保蓮。

桃園中壢團隊則用回收的塑膠袋,細心挑選撫揉成各色環保康乃馨。(攝影者:程三令)
在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大典,今年將有數百朵環保蓮花燈在祈禱時綻放光芒,這款環保蓮花燈是慈濟環保志工的設計,臺北由內湖環保教育站創意DIY的團隊製作,從第一代開始不斷改良到第四代,每一盞蓮花燈都需藍白綠三色的寶特瓶,力求一刀剪到底,才能保持圓角不割傷手。

花蓮靜思堂的浴佛典禮,在獻花供佛時,將會首度出現由回收的塑膠空瓶巧手精製的浴佛環保蓮,純白襯底的環保湯花不僅製作手工精巧,更能在浴佛典禮上呈現其素雅、莊嚴道場。

環保花永不凋零 象徵母愛恆存在

為配合母親節的到來,桃園中壢區慈濟志工也發揮巧思,利用回收的塑膠袋,細心挑選撫揉成各色環保康乃馨,讓原本是千年不化的惱人垃圾,在志工的巧思下,象徵成永不凋零的母愛。

內湖環保教育站創意DIY的團隊以寶特瓶製作浴佛用的環保蓮花燈與環保蓮花。(攝影者:凌宛琪)
慈濟基金會指出,將環保回收的物品透過創意巧思的再製,不僅是讓環保落實在日常中,更能將被丟棄的物品再製成美觀實用又極具創意的產品,不僅重新賦予環保回收品的新價值,更有著「愛物、惜物、延續物命」的意義。

慈濟基金會表示,塑膠袋、寶特瓶大量的使用,已經造成大地之母沉重的負擔,慈濟推動環保是淨化地球、也是淨化人心;讓浴佛不只是人文美善的展現,更讓我們學習佛的福德與智慧、以最澄淨的心,祝福天下眾生,將花香、法香、德香化作人間馨香。

(新聞稿:顏福江 基金會公傳處報導 2017/05/1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