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發放 垃圾山貧民享臺米

2017-10-20   | 陳誼謙
柬埔寨與新加坡慈濟志工於2017年10月上旬,前往柬埔寨首都金邊市進行臺灣大米發放。(攝影者:游錫璋)
【基金會新聞稿】「人生有很多選擇,但有些人就是身不由己。醫病、也要醫心,我們就是要為病人發聲。」這是新加坡人醫會醫師參加柬埔寨義診的感觸。

垃圾山民眾苦 慈濟走入發放

柬埔寨慈濟志工與新加坡人醫會於2017年10月,前往柬埔寨首都金邊市進行臺灣大米發放及首次義診,將近四千戶的柬埔寨貧民領到來自臺灣農委會提供的大米,想到能讓全家溫飽好一陣子,鄉親開心展露歡顏。

柬埔寨首都金邊市的朗哥垃圾山,數百萬人產生的垃圾全集中在這。每天都有上百戶貧苦家庭,頂著烈日雨淋、忍住髒亂惡臭,在垃圾堆裡找尋可變賣的資源,一天賺不到3元美金,還要冒著被割傷,甚至被埋的危險。

柬埔寨慈濟志工自2016年底走進了朗哥垃圾山,數次結合新加坡慈濟志工包含人醫會,前往訪視及發放大米,並發現居民缺乏醫療資源及觀念。

2017年10月上旬,來自新加坡人醫會醫師和慈濟志工共三十七位,會同柬埔寨慈濟志工再次走進朗哥垃圾山進行大米發放及首次義診。

柬埔寨及新加坡慈濟志工不僅發放大米讓貧民溫飽,更準備生活用品包,包含牙刷、牙膏、肥皂、外傷藥膏等。新加坡人醫會專科義診及衛教,並教導孩童正確刷牙的方式。
柬埔寨慈濟志工長期關懷當地貧窮家庭,10月上旬發放臺灣愛心米,慈濟志工為搬不動愛心米的鄉親搬運到家。(攝影者:游錫璋)

受助者當志工 人醫會解病苦

隔日,慈濟志工來到金邊市菩森芷縣發放,菩森芷縣長橫達樂及副縣長沈坤也蒞臨現場,捐出之前向慈濟志工領的「竹筒」存錢筒,帶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觀念。許多來領補助的居民紛紛響應報名志工,其中一位大米受惠者鍾思麗,瘦小的她也穿上志工背心,幫助其他鄉親搬運大米。而慈濟照顧戶成沃泰參與了兩天發放志工,深刻體會到沒有錢也能幫助別人的歡喜。

新加坡人醫會醫師也前往當地貧民家中往診。其中一位慈濟照顧戶本拉薩,與小孩相依為命的本拉薩以為自己的紅斑性狼瘡會傳染,不敢外出找工作,又因不當的外敷傷口,導致臉部、頭皮和雙手臂都有皮膚潰爛。新加坡人醫會醫師透過柬埔寨慈濟志工翻譯,告知正確的醫療觀念,並教本拉薩用藥方法,當本拉薩知道自己的病不會傳染,終於安心了。

柬埔寨漁夫古宥思原本就有糖尿病,受傷後感染用不明的外敷藥導致傷口嚴重潰爛。新加坡人醫會醫師們不畏惡臭,為古宥思進行傷口清洗。上藥時,古宥思難忍其痛、緊張地抓住胡秀桃醫師的手,柬埔寨慈濟志工耐心安撫,並保持談話以分散古宥思的注意力,讓醫師們順利為古宥思上藥。
新加坡人醫會醫師首次在柬埔寨朗哥垃圾山義診,分為內科、牙科、外傷科,分科提供醫療服務及衛教。(攝影者:卓嘉苓)

參加兩次往診的胡秀桃醫師表示,人生有很多選擇,但有些人就是身不由己。病苦,心苦更痛苦,醫病、也要醫心,我們就是要為病人發聲。

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在投入慈善服務時,以濟貧教富的理念,帶動人人投入,期望即使是受到幫助的人,也能透過點滴付出幫助別人,讓愛的種子在人人心中萌芽。

(新聞稿:陳誼謙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0/1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