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18人受證 家親亦法親
2017-11-16 | 張庭涵、鍾易叡
【基金會新聞稿】一個家族有二十人都在同一個機構當志工,套句手機廣告台詞,「把你的親朋友好友,拉拉拉,拉進來」,真的很貼切!馬來西亞華人顏秀玉,與其他十七位親友完成慈濟志工見習與培訓,一同來到臺灣花蓮,參加「2017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其他十幾位跟慈濟有關聯的親友們,15日出席受證典禮,見證歷史性一刻,家族三代三十多名慈濟人齊聚一堂,龐大陣容成為此次研習會焦點。
華人渡海到南洋 開枝散葉禮傳家
七十二歲的顏秀玉領軍,帶著大兒子李炳玄、么子夫妻李傑玄、李佩儀、大女婿父子顏友才、顏宇恆、二女兒夫妻李權音、葉少權、么女婿梁耀祖、大姪兒夫婦李威玄、丁愛雁、小姪兒李忠玄、姪女夫婦李權芳、蔡德青、大姑李美蓉、姑婿李碧絲、胡永雄以及小姑李碧珍,家族老中青三代十八人從馬來西亞中東部來臺灣,參加「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並授證慈濟委員與慈誠。
話說與慈濟因緣,所有人情緒興奮同聲:「不可思議!」顏秀玉的小女兒也是家族第一顆慈濟種子李權英笑說,2005年某天在路上看到慈濟志工分發社教招生傳單,學美容的她報名花道與陶藝課程。「花道有很多派流,但慈濟樸實雅致又帶有禪意的花道精神,很符合我崇尚自然生態的個性。」李權英一上就上三年,也和志工們建立朋友情誼,後來因事業開始衝刺只好停止學習,然而她與慈濟的緣分持續醞釀發酵,甚至悄悄擴散至奶奶與母親,發展出各自的慈濟因緣線。
大哥李炳玄接著說,爺爺奶奶早期從中國來到馬來西亞柔佛小村莊落地生根,讀書人為了養活妻小,白天到橡膠園做粗活,晚上在地上寫字教育兒女。「日子雖然苦,但再怎麼窮,也不能窮教育。」長大成人的兒女各自成家立業,儘管開枝散葉至今第四代,但爺爺留給子孫們敬老尊賢、禮義廉恥等傳統倫理道德的家訓;沒讀過書的奶奶以身教灌輸勤儉持家,惜福助人觀念代代相傳,維繫整個家族情感。
爺爺早年過世後,篤信佛教的奶奶,戒葷茹素長達21年,雖然不認識慈濟跟上人,但惜福環保習慣跟上人理念相同,母親長期耳濡目染,承襲相夫教子的婦女美德,定期幫婆婆捐功德款,善的種子悄悄種在婆媳心中。奶奶過世時,一群慈濟志工到靈堂助念,全家人感念萬分。
尋根結起善因緣 家族投入力量大
年輕就嫁入李家的顏秀玉,與丈夫感情融洽,但因為一場車禍奪走夫婿生命,四年前,小兒子也意外往生,住在雪隆的兒女們希望母親走出悲傷,從柔佛將母親接來同住。五年前,顏秀玉在鄰居的邀約下,到社區慈濟環保點做環保,每年還用子女給的紅包,並幫全家人捐功德款。
2014年,李權英生態農場事業穩定,她想回饋社會,開始尋找可以跟自己心靈契合的機構。就是這麼不可思議,過幾天,一名慈濟志工朋友詢問她要不要參加8月份實業家生活營回臺尋根,李權英立即答應,找大姊李權嬌一起去,兩姊妹就踏上慈濟人返回心靈故鄉的道路。
這趟生活營帶給姊妹倆極大震撼與感動,讓她們看到美的世界、啟動善念並找到自己可以付出回饋的平台。姊妹倆決定報名見習培訓課程跟《慈悲三眛水懺》演繹,發願要度全家人進慈濟,姊姊李權嬌負責邀約姑字輩,妹妹權英聯繫家族同輩,兩人分工合作,邀請四十位家族成員觀看2015年演繹。隔年,姊妹倆通過培訓課程來臺受證,也帶動母親顏秀玉,跟兄弟姊妹、姑姑、姪兒等十八人報名見習培訓。
「我們是一個個個幸福的家庭所組成的幸福家族,可是大家共同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幸福長長久久?」家族成員四十二人,二十人已受證委員或慈誠、二人見習、四人培訓,其他年幼讀書的,有幼兒園、有親子班跟慈少,整個家族跟慈濟密不可分,每次慈濟活動必定家族總動員,每個人在布同功能岡位付出良能,都有並以證嚴上人所說的「知福、惜福、再造福」設立通訊群組聯繫,成為名符其實的慈濟家族。
三條因緣線牽起整個家族與上人的生生世世緣,二女兒李權音表示,因為上人與慈濟,讓他們恪守家訓,家族成員們隨著慈濟志工聞聲救苦的腳步,在尼泊爾、菲律賓、印尼、柬埔寨實踐佛教徒的慈悲,發願要當上人的千手千眼的慈濟家族,更加堅定身體力行的慈善志業使命。
(新聞稿:張庭涵、鍾易叡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1/15)
華人渡海到南洋 開枝散葉禮傳家
七十二歲的顏秀玉領軍,帶著大兒子李炳玄、么子夫妻李傑玄、李佩儀、大女婿父子顏友才、顏宇恆、二女兒夫妻李權音、葉少權、么女婿梁耀祖、大姪兒夫婦李威玄、丁愛雁、小姪兒李忠玄、姪女夫婦李權芳、蔡德青、大姑李美蓉、姑婿李碧絲、胡永雄以及小姑李碧珍,家族老中青三代十八人從馬來西亞中東部來臺灣,參加「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並授證慈濟委員與慈誠。
話說與慈濟因緣,所有人情緒興奮同聲:「不可思議!」顏秀玉的小女兒也是家族第一顆慈濟種子李權英笑說,2005年某天在路上看到慈濟志工分發社教招生傳單,學美容的她報名花道與陶藝課程。「花道有很多派流,但慈濟樸實雅致又帶有禪意的花道精神,很符合我崇尚自然生態的個性。」李權英一上就上三年,也和志工們建立朋友情誼,後來因事業開始衝刺只好停止學習,然而她與慈濟的緣分持續醞釀發酵,甚至悄悄擴散至奶奶與母親,發展出各自的慈濟因緣線。
大哥李炳玄接著說,爺爺奶奶早期從中國來到馬來西亞柔佛小村莊落地生根,讀書人為了養活妻小,白天到橡膠園做粗活,晚上在地上寫字教育兒女。「日子雖然苦,但再怎麼窮,也不能窮教育。」長大成人的兒女各自成家立業,儘管開枝散葉至今第四代,但爺爺留給子孫們敬老尊賢、禮義廉恥等傳統倫理道德的家訓;沒讀過書的奶奶以身教灌輸勤儉持家,惜福助人觀念代代相傳,維繫整個家族情感。
爺爺早年過世後,篤信佛教的奶奶,戒葷茹素長達21年,雖然不認識慈濟跟上人,但惜福環保習慣跟上人理念相同,母親長期耳濡目染,承襲相夫教子的婦女美德,定期幫婆婆捐功德款,善的種子悄悄種在婆媳心中。奶奶過世時,一群慈濟志工到靈堂助念,全家人感念萬分。
尋根結起善因緣 家族投入力量大
年輕就嫁入李家的顏秀玉,與丈夫感情融洽,但因為一場車禍奪走夫婿生命,四年前,小兒子也意外往生,住在雪隆的兒女們希望母親走出悲傷,從柔佛將母親接來同住。五年前,顏秀玉在鄰居的邀約下,到社區慈濟環保點做環保,每年還用子女給的紅包,並幫全家人捐功德款。
2014年,李權英生態農場事業穩定,她想回饋社會,開始尋找可以跟自己心靈契合的機構。就是這麼不可思議,過幾天,一名慈濟志工朋友詢問她要不要參加8月份實業家生活營回臺尋根,李權英立即答應,找大姊李權嬌一起去,兩姊妹就踏上慈濟人返回心靈故鄉的道路。
這趟生活營帶給姊妹倆極大震撼與感動,讓她們看到美的世界、啟動善念並找到自己可以付出回饋的平台。姊妹倆決定報名見習培訓課程跟《慈悲三眛水懺》演繹,發願要度全家人進慈濟,姊姊李權嬌負責邀約姑字輩,妹妹權英聯繫家族同輩,兩人分工合作,邀請四十位家族成員觀看2015年演繹。隔年,姊妹倆通過培訓課程來臺受證,也帶動母親顏秀玉,跟兄弟姊妹、姑姑、姪兒等十八人報名見習培訓。
「我們是一個個個幸福的家庭所組成的幸福家族,可是大家共同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幸福長長久久?」家族成員四十二人,二十人已受證委員或慈誠、二人見習、四人培訓,其他年幼讀書的,有幼兒園、有親子班跟慈少,整個家族跟慈濟密不可分,每次慈濟活動必定家族總動員,每個人在布同功能岡位付出良能,都有並以證嚴上人所說的「知福、惜福、再造福」設立通訊群組聯繫,成為名符其實的慈濟家族。
三條因緣線牽起整個家族與上人的生生世世緣,二女兒李權音表示,因為上人與慈濟,讓他們恪守家訓,家族成員們隨著慈濟志工聞聲救苦的腳步,在尼泊爾、菲律賓、印尼、柬埔寨實踐佛教徒的慈悲,發願要當上人的千手千眼的慈濟家族,更加堅定身體力行的慈善志業使命。
(新聞稿:張庭涵、鍾易叡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