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大義診 TIMA開刀施藥
2018-07-19 | 陳誼謙【基金會新聞稿】由慈濟醫院、國際慈濟人醫會及慈濟志工組成的一百五十八人醫療團隊,7月13到15日(2018年)在斯里蘭卡舉辦義診,三日義診共超過四千一百人次獲得實質的醫療援助,其中有二十年痼疾的病患,在這次義診獲得開刀、施藥的治療。
為偏鄉帶來大型義診 開刀房設備全到位
2004年底的南亞海嘯發生後,慈濟基金會在斯里蘭卡提供慈善、醫療服務,也發現偏鄉醫療資源不足,開始展開義診服務。此次大型義診地點在斯里蘭卡西部的卡魯塔拉(Kalutara)區巴都拉里亞社區醫院(Baduraliya Divisional Hospital),當地居民以茶園、橡膠園的勞工為主,居民收入低加上交通不便,當地人求診困難。
7月13日到15日,由花蓮、臺北、臺中、大林、玉里慈院的醫師、護理師、藥劑師,與新加坡、臺灣國際慈濟人醫會組成的醫療團隊,提供外科、內科、眼科、牙科、中醫科的大型義診。後續有特殊疾病如脊椎骨側彎、多重性疾病等,則會後續轉介大醫院治療。
先遣團隊場布時,巴都拉里亞社區醫院醫護人員跟著一起打掃醫院,在此任職十四年的護理長阿露妮(Aruni)表示,這是當地首次有團體來義診,此次義診能輔助醫院的人力不足,嘉惠更多病患,所以每位員工都很歡喜能盡一分力。
7月13日一早,義診現場已大排長龍,許多是徒步一個多小時才抵達。當地以辛哈拉文為主要語言,義診現場有可倫坡大學、KDU國防軍事護理學院的醫護科系學生承擔翻譯。護理學院四年級的珊度妮表示,不僅學習到醫療知識,也感受到醫護人員視病如親又謙卑的精神,期許自己未來也能讓病人安心、信任。
此次義診外科求診共二百一十七人次,手術部分由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張耀仁副院長、張群明醫師和新加坡國際人醫會醫師負責,曾前往尼泊爾、菲律賓、印尼等國義診的大林慈院張群明醫師感恩地表示,新加坡先遣團隊把開刀房所有可以帶的設備都帶來,連手術房內的冷氣、遮陽設備都準備得很完善。
立即改善多年病苦痛 歡喜樂見人展歡顏
當地人民因貧困,許多只要立刻動手術的問題卻延誤治療,或是缺乏正確的醫療知識。六十七歲的曼尼平(S Munipeme)背後的肌肉瘤直徑約十公分,二十年來無法平躺睡覺。醫師為他切除肌肉瘤,曼尼平非常感恩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五十九歲的比瑪斯里(T.Premasiri)腳上傷口已伴隨二十年,招惹蒼蠅也疼痛不已,過去沒有穿鞋導致傷口惡化。醫師立即診療、開藥,並囑咐穿鞋保護傷口,志工也準備一雙拖鞋,讓比瑪斯里不再赤腳走路。
民眾脫鞋、彎著身體走進診間看診,最後合十感謝、微笑滿足地離去。臺中慈院傅進華醫師感動地表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好好為大眾來付出,結合更多人的力量,才能讓眾生的苦難減少。
當地民眾多以勞力維生,中醫部協助治療民眾身體的疼痛,其中一位自行停藥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過高,服藥後仍在二百mmHg左右,醫護人員將他帶到中醫部診療,由臺中慈院鄭宜哲醫師利用針灸讓病患降壓。經常在臺灣義診的鄭宜哲醫師首次參與海外義診,儘管語言有隔閡,中醫的望診、切診變成最好的評估工具。
卡魯塔拉區域衛生服務總監拉納雅克醫師(Dr. Udaya Issac Rathnayake)曾到臺灣參加國際慈濟人醫年會,非常支持這次義診,他在義診結束後表示,沒有言語可以表達出我對你們的感謝。這幾天看到大家對巴都拉里亞社區極貧困鄉民無私的付出,我在你們身上學習了許多,也更了解佛教與慈濟的精神。
慈濟基金會表示,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以「醫病、醫人、醫心」為宗旨,2017年在臺灣就舉辦五百三十三場義診,為超過四萬四千人次施醫施藥。國際慈濟人醫會平時關懷居住地貧苦患者,國際間如有需求亦配合前往進行醫療救援,讓想回饋社會的醫護人員能貢獻所長、將愛心不分國界延伸到需要的地方。
(新聞稿:陳誼謙 慈濟基金會公傳處 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