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我師 常念四恩

2020-09-28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長久歷古以來,師恩、父母恩、三寶恩,還有要加一個恩,那就是眾生恩。佛法說四重恩,有四種的恩情,我們一定要很重視。父母恩,父母生我身、養育我,而且讓我這一生,這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我們一定要感恩;這成長的過程從小到大,幼小、小學、中、大學,成就了一生中的事業、志業等等,人生過程都需要感恩,父母恩、師恩、眾生恩。」(攝影者:林清立)
【證嚴上人9月28日志工早會開示】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今天(9/28)看到這麼多的老師菩薩,真的是感恩心油然而起。」
 
尊師重道是華人自古以來的傳統倫理,臺灣以「至聖先師」的孔子誕辰,西曆的9月28日為教師節。因此,今日的志工早會聚集了慈濟教育志業體的老師代表們,證嚴上人也此向天下老師們表達感恩,並闡述了人生於世需要感念的四種恩德。
 
「長久歷古以來,師恩、父母恩、三寶恩,還有要加一個恩,那就是眾生恩。佛法說四重恩,有四種的恩情,我們一定要很重視。父母恩,父母生我身、養育我,而且讓我這一生,這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我們一定要感恩;這成長的過程從小到大,幼小、小學、中、大學,成就了一生中的事業、志業等等,人生過程都需要感恩,父母恩、師恩、眾生恩。」
 
人生苦空難圓滿 明因識果不虛過
 
人生於世,歷經的種種都有眾人的參與及成就,上人提醒都應感念恩德,更要用心體會「佛、法、僧」三寶所指引真實道理,諸如因緣果報與無常觀。
 
「我們的因緣果報觀要很清楚,這一生就會充滿了輕安自在;要不然,人生過程難免都會有苦,生、老、病、死,這是必然的苦;人生求求求,求不得也是苦,求的過程也是苦,事事求不到,很具足圓滿的苦。」
 
上人慨道:「因為人生永遠都是求無止盡,有了今天還要求明天;有了明天,還要更久的、更久的時間,但是有可能嗎?無常人生,常常說,是今天先到或是無常先來,我們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最好就是把握今天的現在,充份把握利用,用得對人有幫助,這一刻就是最有價值的人生。」
 
生命的價值在於利益人群,如同教師奉獻心力給學生,培養人才,才不致在課堂上虛擲光陰。
 
「老師對自己的生命價值要提升。你教的,孩子是否從生命中很真誠地付出?每一位老師,生命中的最珍貴去付出,那孩子的所得就會很豐富;假如就是算時間過,沒有生命的價值觀,那孩子也是跟著時間過去,生命中得不到什麼教育。我這樣說著,可能老師們能聽懂我的意思。」
 
虛度光陰了無痕 用心當下刻長情
 
在教師節這一天,各級學校或教育界或會發起感恩老師的活動,也有學生會自發地透過寫卡片等方式,表達對個別老師的敬愛跟感恩。
 
「為什麼有的孩子對老師那樣地感恩,那樣地重視師恩?是因為他有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愛,老師教育他的用心,他有感受到了,他才懂得感恩,珍惜師生情。當老師的,假如都看到了學生一直記掛著老師,就知道自己有付出;假如學生如過眼雲煙,無跡無痕,這就是表示我們用心不夠,沒有情。」
 
用心對待人、用心投注於事,則時間就不會空過,就能留下紮實的足跡。
 
「所以說來,人生久久長長,真正能應用到了那樣有感覺的有情,這都是要用心。這有用心的付出,叫做覺有情,每一分秒鐘都有感覺,感覺我真誠要付出。」
 
不論所作所為多麼細微,持之以恆累積,時間能成就一切。上人提及,日前與屏東小琉球環保志工進行連線,屏東志工透過鏡頭一路引導,從屏東東港搭船到登島,志工如何做環保的歷程,都在「雲端行腳」的過程中收進眼底。
 
「到了那裡,看到了小琉球一大群的菩薩,很真誠,每一位菩薩他們都是很誠意。他們做的環保,走近看,一包一包,一點都不馬虎,罐子一支一支洗,瓶瓶罐罐都好乾淨,一袋一袋都撿得很整齊,疊在那裡。小琉球的每一位菩薩,總是很有心、很認真,東西都洗得很乾淨,把它分類分開來,袋袋都是寶。當地的菩薩,一、二十年的時間,他們日日都這樣做,不論颳風下雨,他們總是這樣過。真的是有許許多多,有說不完的環保情,環保的感情。」
 
是日過命亦隨減 惜分秒成就價值
 
環保志工長年累月地專心投注於守護大地,守護健康的使命;而在與大林慈濟醫院的連線中,上人也感受到醫療團隊的用心與專業。
 
「在醫療報告、分享著幾個個案,多少很艱鉅的個案。其他的醫院,不敢讓人收在那裡,送來我們就收。尊重生命,用愛陪伴,治療他,恢復起來了;癱了也可以看到他的過程,可以坐起來,可以站起來,也可以跨步走出來——這都是看見生命,從最低潮的人,從放棄自己,認為沒有辦法了,他可以再恢復地站起來。這也很讓人讚歎,看了心也歡喜。」
 
看見生命中的病苦,上人感慨時間對待每一個人都公平,每一個人卻對時間有著不同感受。
 
「每一次,我都會說時間過得真快,好像還有很多事還沒有做完,很多被事而追著跑,時間總是不夠。但是有的人感覺時間很難過,與時間過不去。病人跟醫師也是同樣的二極,醫生感覺時間過得太快了,有的一檯刀要開十幾個鐘頭,這十幾個鐘頭,醫師這一點點的都不敢有絲毫的差錯;但是在外面等待的家屬,感覺時間很難過;被開刀的全身麻醉,不知麻醉了到醒過來,已經醫師幫他處理了等等。」
 
同樣的分秒流逝,有的人茫不知覺,有的人積極把握,成就自己生命的價值,儘管人人各不相同,但仍能有相同的規律與方向。上人以菲律賓慈濟志工進行COVID-19疫情關懷,面對不相識的村民,透過國軍共同協力,仍能做到人人保持社交距離,整齊一致的動作。
 
「看到了不分年齡,可以守一律的規矩,真的也不是不可能。不只是在臺灣,全球都可以做到那樣愛的效率付出,那接受的人也可以守了規矩,那距離,付出接受彼此都是心存感恩。」
 
苦相成就菩薩行 有福能施最感恩
 
上人再次提醒,為什麼「付出的人要感恩接受的人」的道理。
 
「你這一個動作去付出,人人讚歎你。沒有對方的雙手來接,你這樣要給人的動作,你要給誰?就是眾生有苦難,你這一雙菩薩的手才能伸出去;沒有接受的人,就是沒有菩薩的手。所以說來,付出要感恩,感恩對方來接的,是我們要感恩他們,因為他們辛苦,他們的生活真的很苦。」
 
有付出的人,也有接受的人,兩者之間是一份真誠的心意所化成的有形或無形的幫助或交流。
 
「說來,這種感恩是很沉、很重的東西,很有份量的感恩。感恩是人生最幸福的語言,今天我要感恩,感恩老師們,我們的教育志業體,這個幼教、小學、中學、大學,我們是全人教育、全方面的教育,老師在這裡,我要說感恩,為天下的教師祝福。有了教育才有倫理、禮儀,這就是維持我們人間的規矩、秩序,所以還是要說感恩。感恩各位菩薩,長年累月的成就。」
 
語末,鄰近中秋佳節,上人也向全球慈濟人祝福。
 
「很多感恩說不盡,我也要感恩海內外所有的菩薩們,向大家祝福。中秋節也快到了,在佳節,師父向大家祝福,中秋節快樂,但願天上月圓,地上人圓,人人事事圓滿。祝福大家,感恩。」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