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譬喻 啟智度苦

2021-05-24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內心、身心總是離不開苦,覺悟的有情人,那就是要發揮智慧,用理智來看生死。千般情、萬般愛要看得輕安,要看得自在。我們總是要很用心,體會佛陀,這叫做解脫,不要受這樣的情愛繃住了。」
【證嚴上人5月24日志工早會開示】
「難過,時間分秒過,但是心裡難以接受,所以難過。這一波的疫情不也是這樣嗎?這麼冗長的時間,我們大家都是虔誠地祈禱,但願這一念心上達諸佛菩薩聽。聲音夠大嗎?這個心音不夠大,因為人生放縱的總是還沒有覺醒,但是『大哉教育』!」
 
連續一週以來,臺灣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案例每日都超過二百例,因疫而往生者也屢有增加,加上境外移入確診者,累積到5月23日超過四千三百例。面對不知道何時會結束的新冠疫情,證嚴上人在5月24日志工早會中開示,人人要知覺醒、不要頑固,發揮愛心當一個覺有情人。
 
恆常道理譬喻說 苦空無常當捨欲
 
「我們人都是不會聽,很難受教,況且以前就是無量劫,長時劫以來不斷地頑固,這樣地不聽話、不受教。所以儘管慈父一再地教育,頑童孩子總是那樣地調皮;之後父親也會跟他說,你們有病,給你們藥吃,總是不服用、不受用,那藥開在這裡,我有事要往其他地方去了,你們真需要的時候就去找藥吃。」
 
佛教經典《法華經》中使用七種譬喻來教示人間道理,其中一個譬喻為「醫子喻」──有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他的孩子有病,卻不願服用父親所開的藥方,父親因事前往遠地,有人回家報訊父親在外地往生,孩子獲訊傷心不已,想到父親曾經開的藥方,服用後,病就好了。
 
「《法華經》裡有七大種的譬喻,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我們眾生頑固不受教,佛陀道理已經不斷、不斷對我們說,雖然離我們二千多年,道理永恆毫釐不離我們的周圍,這樣的自然法則,無不都是佛陀他要提醒我們無常、苦啊!苦空啊!無常啊!這種苦都是過去這樣不斷點滴、點滴累積,不聽話,頑固了,總是錯誤的事重覆、重覆,養成了錯誤偏差的習慣。」
 
佛陀出現人間,為大家說出他所覺悟宇宙間的道理,揭示了「三理四相」的自然法則──「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萬事萬物無不都是遵循著這個自然法則,提醒我們生活在無常人間,要我們好好把握時間,切莫空過。
 
「總是這樣不斷隨著分秒過去,因為這樣『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這都是感覺跟外面的境界接觸所接受的。最近我的感覺苦啊!苦,身憂又急,千萬般地擔憂,心裡也是很急,但是時間感覺很漫長,到底是快還是慢?矛盾,這人生集來的苦啊,自我矛盾,很多事啊。人生千般情、萬般愛,無不都是不能自在,一般的凡夫因為情、因為愛,重重疊疊,不管你是什麼情,你是什麼愛,總是情難斷、愛難割。」
 
佛陀本心醫子喻 長情大愛靈方藥
 
近來天地間災難紛傳,中國大陸雲南省、青海省分別在5月21日晚間、5月22日清晨傳出芮氏規模6.4、7.4的極淺層強震,造成多人傷亡,上萬房屋受毀,初步估計超過七萬人受災。
 
「多少人的家倒塌?有人傷,有人亡,更多的人無家可歸。也看到氣候很冷,無家可歸,很多人在雪中搭著帳蓬,這種愴惶跑出來,能帶什麼?雙手空空。要在這樣嚴峻的氣候,有家歸不得,有的家破了,人亡了,有的有家不敢進去,餘震也不斷。天底下多少、多少的苦難人……」
 
無常總在瞬間發生,無法預料,也難以阻擋。透過畫面,看到受災鄉親在寒凍中,忍著風雪熬過漫漫長夜,上人難忍心中的不捨,不斷對著大眾警示「大哉教育」,面對大災難,我們更要以虔誠心念,記取大自然帶給我們的警世教育。
 
「很大的教育要說,要用什麼來譬喻呢?佛陀在《法華經》頻頻都用出了譬喻,譬喻這就是《法華經》它為人間說法。各位菩薩,大家要好好用心接受《法華經》的教導,這樣的思想、信仰,用智慧面對人間,認清自然法則。昨天(5/23)我一而再、再而三,千般情、萬般愛,我們還是要超脫、要自在,我們要輕安、要自在。」
 
《法華經》指引人人一條通往最美心靈風光的永恆之道,借由種種譬喻啟發人人擴大心量,發揮愛心,用愛來醫治這個苦難的世間,就如「醫子喻」中的良醫父親,對孩子不離不棄的愛。
 
「過去佛陀所說法的地方(靈鷲山)真的不大,但是心量無窮,所以在這裡立定了千般情、萬般愛,佛陀的教育,覺有情,常常永恆,愛要擴開大愛,愛宇宙遍虛空,離不開全球,這樣的宇宙乾坤,就是要愛的覆蓋,有愛,人類才會和平。」
 
欲求不滿集苦相 真空妙有覺有情
 
環顧全球,除了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和,導致自然災害遍傳,更有因為個人心態不平衡,欲念遮蓋清淨本性,頻發戰火殃及無辜民眾,不僅毀損建築與財物,同時造成家破亡的悲淒景象。
 
「一陣風、一陣雨,雖然吹毀了地上的建築物,但是風雨過後,總是人可以再把它復建起來,因為每一個人很安靜的心力,很自然會成就;因為天然災害催毀掉的,再修復起來,比過去會更好。但是人禍就不是那樣,不斷禍延一代、一代、再一代,愛恨情仇那樣私人的愛,愛欲這種無明,愛欲求之不得,他就是恨,我得不到,也不讓你有,就會把他催毀,這種人心非常地毒惡,這就是缺愛。」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僧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如何幫助人人在生活中,免除種種苦難?唯有用「愛」。
 
「慈善解決大家病,窮困人的病苦,建院就是要讓病痛的人能緩和身體的折磨,這都是人世間不可缺少。看到普天下,這就是大人生的大病,但是生生都是這樣,也不對,要用法讓他的心能解脫,所以不斷地說要相信,『信、願、行』,我們要相信佛陀來人間智慧的教育,讓我們知道虛空無盡,這麼開闊的虛空裡有萬物,萬物都是在生、住、異、滅,都是在成、住、壞、空,我們要知道這樣的道理。」
 
我們更要理解生、老、病、死苦,面對生離死別,身心總是承受莫大的苦痛傷感。然而上人期待人人都能當作覺有情人,面對生死之苦,需要以智慧來勇敢面對。
 
「內心、身心總是離不開苦,覺悟的有情人,那就是要發揮智慧,用理智來看生死。千般情、萬般愛要看得輕安,要看得自在。我們總是要很用心,體會佛陀,這叫做解脫,不要受這樣的情愛繃住了。很多人為了達成欲念,受情、受愛不斷造業,要守住他的家業,要賺很多的錢,一輩子庸庸碌碌,計較就是造業,沒有想要造福付出。」
 
靜思智慧清淨愛 心手相連向菩提
 
上人長年來不斷籲示慈濟志工要無所求付出,付出還要說感恩,在生活中落實「三輪體空」,就如慈濟歌選〈美〉的歌詞所描述──心身平齊的慈濟世界,美在哪裡?美在三輪體空無所求,美在付出付出再付出,美在心連心,美在手牽手。
 
「我這段歌詞念出來,因為資深菩薩都會唱出來,這叫做〈美〉,還有一首叫做〈捨〉──捨,捨,捨,捨去一分鐘前的煩惱……這都是我那一段時間一直、一直說的話。各位菩薩,時間,這一輩子我都沒有空過,現在也如此五十多年了,看來總是無悔人間。」
 
時間分秒流逝不等人,上人期待人人把握美好的因緣,將片段、片段的因緣,會合清淨無染的愛與善,通向覺有情的菩提大道。
 
「愛是妙有,是我們成佛最重要的種子,是清淨無染的愛,這一條菩薩道的情,覺有情,運用了無染的愛,拉長情,所以擴大愛。大家要用心。」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