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菩薩 人間拔苦
2021-09-07 | 慈濟基金會「身體隨著時間幼小的在長大、青年的在成熟而進入了壯年,中年很快的就會感覺快進入老年。最近看到了,我心裡總是會很震撼,這一個弟子已經頭髮白了,他的頭髮白,我自己也年邁了。所以彼此互動,人生像一面鏡子照看看別人,就反照自己。」
近日,許多資深慈誠、委員回到靜思精舍來面見證嚴上人,分享疫情期間志工活動的種種心得,看到過去中壯年時和自己一起推動慈濟志業的慈濟人,如今都已白頭,證嚴上人在9月7日志工早會上,感慨時光快速流逝,回首來路,感恩志工在人間落實菩薩道,利益眾生。
遊戲人間學菩薩 山高路險難中行
「這就是生命,我們時常都要有自我警惕,所以普賢菩薩他就在警惕著我們。他的警惕文提醒我們:『時日已過,命亦隨減』,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時間分秒、分秒地過去,生命跟著這樣分秒飛灑在過去,身體大乾坤是這樣一天、一天分秒都沒有差的時間,快速過。」
人的生命,歷經生、老、病、死,一生過去又是來生,究竟是何因緣而來,又有什麼體會和感受?這些都是每個人的生命價值之所在。9月6日一場全臺合心菩薩回來與上人的聚會上,大家回首來時路,身體力行的付出,一起走出人間菩薩道,讓上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動,也很感恩。
「大家很資深,從跟師父開始,一直到現在。菩薩道路沒有停歇過,一直、一直都在精進,沒有一個脫隊、脫組,幾十年如一日,那一分的心念都是很貼心,也很協力。所以合心雖然是很資深,但是他們不斷在陪伴著協力,還要帶著協力來做。這種一輩子從發心開始身體力行就沒有停過,那一念心的永恆,從開始一直到現在沒有間斷過,同一念心。所以我很感動,其實是很感恩,我自己一直認為,這一群菩薩都是過去生那一分緣是很牢固。」
這一群資深菩薩,當初為人間而付出,不惜辛勞,出錢出力攀山越嶺,哪怕路很難走,他們也爬山過溪,那樣地用心付出。
「她們以前沒有經驗,穿起旗袍,腳踏的是高跟鞋,要去山上訪查個案,她們穿的是高跟鞋,還有穿著旗袍,跟著報個案的人走,他們總是帶著、帶著,車開到了沒有路的地方,他就說我們現在就要下來走了,要如何走?爬山了!她們穿的是高跟鞋、旗袍,那一種可以想像山如何爬?大、小顆的石頭,小的小到會刺人的腳底,大的大到會擋到人的路。那樣的石頭,他們要如何攀爬過去?高跟鞋如何走路﹖脫起來小小的碎石,真正地會刺破他們的腳底,高高的山無法行動,所以他們一個個就要脫鞋,拿著鞋(走),這就是早期的委員。」
這些早期委員,許多甚至都是家庭主婦,沒有慈善訪視經驗,但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
「從很陌生、很難走、很不合規則,他們也是這樣,很辛苦,既然出去既來之就安之,既來了總是克服困難。這樣的過程過後,我到了臺北,他們都很歡喜,圍繞在師父的身邊邊說邊笑,邊說邊哭,有時笑,有時哭,哭笑同時,一邊在擦眼淚,但是笑聲不斷,我就說菩薩遊戲人間,我們這個人間呢,是菩薩遊戲的道場。所以,大家把這樣的辛苦,當成了那樣歡喜的過程。」
經藏演繹慈濟史 歷歷真實在人間
2021年慈濟五十五周年,〈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在花蓮靜思堂,進行第一次驗收,老中青三代的志工和臺灣四大藝術團體王海玲豫劇團、孫翠鳳藝文工作室、唐美雲歌仔戲團、優劇場,一同演繹,將慈濟五十五年來的篳路藍縷過程,在二個小時內呈現出來。
「慈濟的脈絡還要敘說,現在慈濟在做的,這五十多年間曾經經歷過在一時之間,臺上也要演戲,還要演出真實慈濟精神,的確很不簡單,這實在是遊戲人間,把時間從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時代,那個時候的服裝,一直在佛教的過程,到了現在佛法精神如何走入人間。人間菩薩如何接觸苦難人,去扛米、去送米、去救病人等等,這樣的過程要把它組合起來,實在不簡單。」
上人慈示,人間就如舞臺上所演繹,志工天天扮演慈濟人的角色,就叫做人間菩薩,就如佛陀的預言,未來將有這一群菩薩在人間,他們見苦知福,投入苦難人中。就如8月14日海地發生的芮氏規模7.2的地震,許多慈濟志工走入災區救拔苦難。
「慈濟人緊急到達的已經投入了,現在又一波要進去。這樣的接力,人力的支援,還要物力,還要不斷去補充、增加。這每一個家庭給他一個醫藥包,因為醫生沒有辦法守在那個地方,這一波的救災真的是很辛苦。」
目前海地賑災關懷團已經抵達海地。美國慈濟志工思晟(陳健),從2010年上一次海地大地震時,就積極投入海地的長期援助行動,現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也往返海地賑災七十九次,這分恆心毅力令人感動。
「他在美國生活很好,他在守護在那裡(海地)睡在地上,而且面對著這樣破爛,他還是克服過來,也是在那裡,我們也幫修女會蓋了學校,技術學校、小學、中學在那裡的工程,還幫修女修復了他們的教堂,這都是慈濟人在那裡用心、用愛,真誠守護付出,不分宗教,給的就是當地人的信仰,他們當地人的信仰是天主基督。人不能沒有信仰,所以我們在救援災民同時,也要援建教堂,給予災民心靈的膚慰,有宗教信仰,這都是曾經有過那一年,現在再回憶起來,實在要說的很多,這一波我很感恩。」
海地志工運悲智 跨越宗教大愛行
現在慈濟人又在那裡,要在那裡辦理培訓,把當地志工帶動起來。
「好人多,災難就會減少;好人多,菩薩要拯救苦難,減緩掉了苦難人,這樣的社會才會有希望,真正地愛的能量不是不可能培育起來,是可能的。就如如濟神父,他回來臺灣,他也感動地皈依。他把這一分慈濟愛的精神帶回去,所以是如濟神父他也在負責慈濟賑災,他也穿起了藍天白雲,他午夜在朝山,他也帶動當地人在朝山,這都是不同宗教,他也是如儀如軌。」
如儀如軌身體力行投入菩薩道,上人讚歎海地的本土志工有智慧,不會被人群的煩惱無明所障礙。
「我們要如何鍛練進出不受障礙,不染著煩惱無明。看看在海地也是一樣,他們在家裡是很享受,願意到那裡去,他很辛苦面對他們。他們還要讓心很自在不受到影響,他還是愛心發揮智慧。」
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日不落在付出,「感恩人人造福人間,分分己獲,大家要把握時間、把握因緣,多探討慈濟走過的足跡,這樣很自然福慧同時增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