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相接 合心共善

2023-11-03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將近半世紀,快要六十年了,看一路走過來,從五毛錢到現在,我們全省大、小醫院有八個地方,四大四小醫院有在山上的、有在鄉下的、有在都會區裡,這就是應因緣所需要。所以,我最感恩,雖然辛苦在前面,但是感恩滿滿,不管哪家醫院、院長、大醫王,大家都是合,合心。」
【證嚴上人行腳11月2日大林慈院歲末祝福開示】
每回證嚴上人展開全臺行腳,在大林慈濟醫院的行程總是充滿了溫馨與合和互協的氛圍,這一所「田中央的大醫院」,從啟建到營運,都充滿了人情味與愛的故事。11月2日在大林慈濟醫院所舉辦的歲末祝福活動中,上人數度提及「合」的概念,從有形的志業體、社區、國界,到跨國界、跨宗教、跨不同職業身分,人人都能透過連線「聲聞」菩薩行跡與佛法,一起融入慈濟這個人間菩薩的境界與群體。  

「一直常常都說,我們要感恩,我們要知足。真的是感恩、知足,好好地發心,要如何來造福、積福,福是做來囤的,不是做來抵消,做來抵消是來不及。我們現在臺灣社會真的是很平安,而且生活都不錯,尤其是我們的醫療、教育,真的我們要真滿足。」
 
「大林在二、三十年前,我們這塊土地還是甘蔗園,現在看看我們醫院,我們的醫療已經建設起來,也經過二十幾年了(大林慈濟醫院於2000年啟業)。」
 
「所以二十多年前的甘蔗園,那時要蓋以前,大家在割甘蔗,我也有走入甘蔗園,看到用那麼多人工在割,回到在籌備處,杯子拿起來,喝的茶是甜甜的茶,這個茶,聽到是阿靖(慈濟志工林淑靖)公公、婆婆,他們的甘蔗園,割了甘蔗後,他們把甘蔗尾的芯採起來煉茶,那分滋味,此時再回憶起來,好溫馨,很甜美,很美的那種感覺。」
 
「現在科技很發達,我很感恩,我們都有把畫面留下來,這兩位老菩薩,現在和二十幾年前,人有變嗎?肯定是有,因為年紀大了,走路腰會比較彎;不過,他們心有變嗎?一點都沒變,他很真,真心,很勤勞、很甘願。看他們二個人,以前醫院旁邊搭一個茶水寮;現在他們回到他的鄰居土地,同樣再蓋起來,現在每天一樣照常提供茶水。同樣,那念心、那個願,沒有變過,儘管年紀大了,他還是勤勞,甘願用心、用力付出,我很敬佩他們,也很敬愛他們。」
 
四大不調災頻傳 點滴共善拔苦難
 
慈濟人也是社會人,每一個人奉獻所能以及所能做,點點滴滴累積成志業,能再與眾人合、與社會合、與世界合。
 
「慈濟,將近半世紀,快要六十年了,看一路走過來,從五毛錢到現在,我們全省大、小醫院有八個地方,四大四小醫院有在山上的、有在鄉下的、有在都會區裡,這就是應因緣所需要。所以,我最感恩,雖然辛苦在前面,但是感恩滿滿,不管哪家醫院、院長、大醫王,大家都是合,合心。」
 
「上午,也有若瑟醫院(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副執行長、還有副院長,他們來也在分享這個(雲嘉)地區,現在有增加幾間醫院。不過我們還是要合和互協,這樣合起來。我用手比『合』,現在的醫療多很多,不過我們要互動,我們要會合起來,所以這麼多要『合』(手勢,雙手指頭相靠)、要『接』(大姆指對拉),『合』與『接』要接起來。」
 
「中國字叫做『合』,聯合國的『合』,國家,全世界在聯合國互相互約、互相勉勵,要如何對每一個國家發展,要如何和平,要如何為人間造福。我們也是每一回聯合國大會,我們都有去參加。總是聯合國,世間事情,各國的生態,在那裡我們可以聽得很清楚。」
 
「現在四大不調和,氣候變遷。看看土耳其、看看敘利亞、看看歐洲,或者俄烏動盪,看看難民潮在跑,所以不管水災、火災、地震、人禍,這都造成了天下的災民很多。氣候的災民,比較容易穩定,但是戰爭的難民,那就是很苦!要支援、要救,重重地困難,因為危機四伏,如何去幫助?」
 
「有時我們執行長,他們接到國際訊息,來報告。我就說:『我們慈善的顏博文執行長,你們趕緊聯絡。』我們走哪條線會快速、平安,物資如何落地,是要空運、水運或是當地採購,這都需要用心。這種不管是短距離、遠距離,總是這分真誠的心。」
 
「所以說,我們四大志業,不管是慈善要關懷天下國際,只要我們做得到,我們義不容辭。」
 
佛陀故鄉布善愛 啟發愛心滅貧窮
 
佛陀教育我們,學佛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與量擴大,則不同國籍、不同語言都能在同一條道上。
 
「很感恩,尤其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我人坐在這裡說話,開始就看到慈濟人長長的隊伍,這樣每個空間都有,坐在外面,長長的廊道走過來。剛才上來時,有十個國家,一千一百多條線線上聆聽,好快哦!上來這邊坐,又是一千六百條。所以說,這樣一音,地球圓圓,所以叫一音圓演。」
 
「看到了全球慈濟人。剛才我們在2023年《慈濟大藏經》影片有看到佛陀的故鄉。看,這二千多年來的時間,其實感慨良多,因為最近這兩、三年來,我就說,該要回饋佛陀的故鄉。」
 
「佛陀故鄉與二千多年前,那個時代,他們的社會環境沒有什麼變——好聽一點就是很純樸,一樣很多土磚屋,一樣草茅屋很多;生活,要如何去討生活呢?因為佛陀故鄉,國際朝聖者多,所以去朝聖的人,當地很多人都是靠國外來朝聖,他們手向上,這些朝聖者就布施愛心、布施、布施,所以很多人就是如此在生活。」
 
「現在慈濟人去了,真的開始宣導,如何將心轉變,才有辦法翻轉貧困。慈濟人開始先用善、用愛去膚慰、去擁抱。入他們鄉村,看他們老人孤寡,我們要如何來幫助他們;看到大家庭,父母做工,小孩子很多。我們到那裡,這兩三年我們鼓勵讓孩子讀書,教他們洗手,教他們端碗,教他們吃飯;再來供應他們衣,尼泊爾藍毘尼那裡,冷的時候很冷,熱的時候是很熱,所以我們提供衣服,慢慢地學生我們提供制服,一段、一段慢慢來供應,慢慢教育。」
 
「這是我們這段時間,我很感恩這一群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慈濟人,他們每天,將近三十年很精進,每天的晨語,他們沒有漏掉,每天每天聽,雖然有時差,但是靜思語,不管晨間或者凌晨,或是上、中、下午,他們一定聞法,開始聽就接受,句句入心,步步身體力行。所以在國外的慈濟人,他們比我們臺灣還珍惜慈濟這樣的帶動,他們比我們臺灣更加珍惜。」
 
「目前,已經十幾個國家上線,可見聽法的人是很多,他們不只聽師父在說法,他們也很重視我們在分享,他們看到、聽到,所以人人能啟發愛心。對天下影響很大,所以會覺得這念心,我很安慰。我們現在環境,科技發達,我輕輕講,前前後後聽得到,可以跨國都聽得到;我一口氣在講,但是這麼多人耳聞結合起來。」
 
點滴不漏聚善愛 合和互協是一家
 
珍惜聞法因緣,時刻不放鬆,點滴不錯過,慈濟人這分心匯聚起來,就能發揮影響。
 
「所以我常說:『點滴不漏』,我們一點一滴可以做到愛心豐富,信心凝聚和合;這種合,社會的愛,士農工商人的愛心,大家都不同,手指頭擺出來,都不一樣,經濟都不同,但是大家共同那分的愛,師父通通感恩。」
 
「是啊,這種『合心』讓我好感動。我這一回在臺中,一群從土耳其的校長、老師,還有敘利亞,他們來,在那裡和他們說話,若我對他們合掌,他們就這樣右手放在左胸前;後來我就這樣右手放在左胸前,他們就這樣合掌,你看這就是互相尊重。他們還唱一首歌給我聽,你們看這手語,就知道他們比什麼?〈一家人〉。他們還是我們,都是一家人。」
 
「感恩這種愛的能量,這種和平大愛,很感動。感恩我們醫療在此,希望我們永遠永遠都是一心一志,我們就像過去那樣合心,合心還要互愛,還要協力,這種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是全球慈濟人共同的語言。」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