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無求 事相傳法
2015-11-23 | 慈濟基金會晨語時間,上人談到,凡夫念頭多不離貪、瞋、癡。「看到喜歡的,就起占有的貪念;不如己意,就起瞋心;見事不清、不明道理,就是愚癡。受外境牽引『根塵識合』,在貪、瞋、癡念的作用下,與人斤斤計較結惡緣,造作各種損人不利己之事。」
環保站裏堆積如山的回收物,最初也是被人看了喜歡、想要擁有而買回;過了一陣子,因為不喜歡、不想要了,就將之丟棄。「這個過程,就是眼根與色塵會合,產生了喜愛或厭惡的意識分別。」上人感嘆,如此不斷汰舊換新、產生大量廢棄物,浪費資源也傷害環境。
慈濟人常常為貧病老者清理居家環境,看到有些人囤積大量垃圾在家中;上人表示,這也是因為「根塵識合」而造作。
「不斷在心中堆積無明煩惱,也不斷在房子裏堆積廢棄物,年久歲深,老邁貧病、行動不便,親人好友一散而空;唯有人間菩薩前來,幫助他們清理、載走一車一車的垃圾,也一層一層清除堆疊在他們心中的煩惱,照入明亮陽光。」
苦難皆因無明生 去除煩惱廣造福
佛陀說法,從「四諦」、「十二因緣」講起,分析人間苦的本質,讓人了解生命的來去,是隨著自我造作的業因、業緣而受報;希望人人能謹慎約束自我身、口、意。上人說明:「心念之所以會與外境糾纏不清,是因為無明堆疊,以致無法體會道理。要修除貪、瞋、癡等無明煩惱,進一步行善造福。」
佛典中記載一則故事——禪師帶著一位小沙彌在山上苦修,生活非常清苦。沙彌每天跟著師父下山化緣,有一天回程時,看見一位老乞婆餓倒路邊,禪師便教沙彌將化緣所得的物資分給老乞婆。
沙彌想著,這點物資師徒兩人都不夠吃,還要分給老乞婆?禪師看出他心不甘情不願,便說:「生死功德都在一念間。」沙彌不得不照著師父的吩咐去做,卻還是不以為然,認為應該等到行有餘力時,再來做功德。
多年後禪師老邁,將寺院交給徒弟打理。青年僧人很能幹,沒多久就將寺院翻修得富麗堂皇、香火鼎盛。老禪師提醒徒弟:「生死功德都在一念間。」青年僧人不以為意,認為現在寺院初有規模,必須趁勢拓展,將來再談布施行善。
再過幾年,老禪師臨終時,交給徒弟一本經書。青年僧人成了方丈,終日汲汲營營,寺院在他的經營下廣置田產。
歲月流逝,青年方丈老了、病了,自知人生走到盡頭,想起師父所說「生死功德都在一念間」,找出師父臨終交給自己的經書,書頁前面寫著:「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他若有所悟——勞碌一生,總是在人、事、物相中打轉,功德、道業絲毫未長,徒然累積無明業力;此生將盡,要行善助人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隨著業力而去……
上人以此說明,人生苦難皆因無明生——為了追求名利而勞勞碌碌,根塵識合而不斷複製煩惱、累積業力。「用虔誠的心助人,比誦經更有功德。要照顧好心念,時時存虔誠助人的好念,莫隨境界起伏而自障道業。」
欲望塵垢掩蓋心 付出無求且感恩
與尼泊爾馬坤達、勝偉醫師等人座談,上人感恩大家在地震之後,給予慈濟賑災醫療團諸多協助,共同為受災鄉親付出。
「佛陀『慈悲等觀』,以慈悲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慈是予樂、悲即拔苦,希望天下人都能平安、快樂,以同理心為眾生解除苦痛。這也是慈濟人在尼泊爾強震之後,立即動員前往救助的原因──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體大悲心,視天下眾生為一體。」
上人強調,慈濟人「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出自佛陀的教育;期待人人回歸清淨無染的本性,以慈悲等觀的心,為人群無所求付出。
「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是慈濟人共同的心念。所以無論做得再累、再辛苦,還是很歡喜、真誠地說『感恩』。」
佛陀說,眾生皆有清淨本性。上人慨嘆,只可惜這分清淨本性,受到種種欲望掩蓋。「本來清淨如明鏡的心,能清楚辨別種種景象;被無明覆蓋的心,如明鏡染塵模糊,照不出外境。但是鏡子本身並沒有被破壞,只要將一層層無明塵垢去除,依然能夠回歸清明。」
上人期勉馬坤達先生及尼泊爾醫師們,與慈濟維繫長情大愛,共同落實佛法,救拔人間苦難。「無論多麼辛苦,都願意朝佛陀為我們指引的路——人間菩薩道繼續走下去。」
經藏演繹弘佛法 深入人心永流傳
「經藏演繹既是弘法,也是留存佛法的方式之一。讓深奧的佛法能夠深入人心,永世流傳、永存人心,是回饋佛陀、回報佛恩的最佳方式。」
與李壽全老師、林顯源師兄、慈悅師姊等人談《法華經‧序品》詞曲事宜,上人提醒,詮釋佛法不能停滯在理相,要以事相來相應。
凡夫耽溺欲望、深陷無明,聽聞空穴來風的虛妄之言,總能記憶且散布;對於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卻很快淡忘。上人感嘆,佛陀在印度說法四十九年,現在印度信仰、實踐佛法者幾希!慈濟努力救拔人間苦難,真誠無私的愛,除了當事人外,有多少人感受得到、記得深刻?
此次尼泊爾震災,慈濟人前往二十年前水患賑災時建蓋的大愛村探訪,年長居民看到慈濟人身上的制服,還記得這是當年幫忙蓋房子的人。「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慈濟人的身影深刻烙印在記憶中,情還在;即使這批志工不是當時來賑災的志工,他們還記得『藍天白雲』的慈濟制服。」
上人以此表示,大愛村老一輩居民還記得當年之事,但是人總是會隨著時間老邁、凋零,歷史就拼湊不起來、也無法長久流傳;故希望以具象方式留存經典。
〈方便品〉是《法華經》裏重要的一品。上人指出,佛陀從〈方便品〉開始,教聲聞、緣覺從小乘、中乘的佛法修持,銜接大乘法;而凡夫難以接受真理,所以佛陀廣設方便法循循善誘,說法四十二年後,不得不宣說真實法。
「佛陀接受舍利弗尊者勸請,即將說大法,有五千人退席,是很重大的轉折。」上人強調,佛陀先讚歎諸佛智慧,引起大家聽法的興趣、試探大家求法的心是否懇切;後來有五千人無法接受而離席,由此可以看出佛陀與聞法眾之間智慧的差距,以及智者與凡夫的拉扯,要用心揣摩情境。
「慈濟以《無量義經》為精神主軸,《法華經》的深廣法理,也與《無量義經》契合,而演繹得更廣泛。《無量義》謂法理無量。在生活中即有無量事相,彰顯無量法理。」
【靜思小語】無量事相,彰顯無量法理。
上人開示於9月30日《農八月‧十八》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87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