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得苦 是修行本分

2013-07-23   | 慈濟基金會
滂沱雨勢中,上人談起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個夜晚,迦毗羅衛國的太子離開皇宮,出家修行。「有人認為,太子離開皇宮修行,直到覺悟,是經過了六年,我則認同十一年的說法。悉達多太子十九歲離開皇宮,先以五年時間遍訪全印度所有的修行道場,再以六年光陰苦行自修。」

悉達多太子求法修行的歷程

上人說,當時的印度共有九十多種宗教,道法、修行各不相同,太子遍訪所有的深山、叢林、道場或學者,聽取道理,儘管學者有名,或是修行者德行高,但是太子在這五年來所見所聞的各派教法都不究竟,皆非其想要追求的真理。「於是他找了一處地點苦修,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的父王已知道太子落腳處,趕緊派遣五個人來侍候太子,並力勸回宮,五人勸不回太子,即追隨太子共同修行。」

日日冥思,少食少息,身體漸漸衰弱,但太子總是無法突破、徹悟大自然的諦理和生命的真諦。有一天,他覺得體力不足,神識昏沈,便離開苦行林到尼連禪河沐浴,卻昏倒在河岸邊。一位牧羊女發現他,趕緊擠羊奶予其飲用,太子的體力於焉回甦。追隨太子的五人見到這一幕,以為太子失去道心,清淨、潔淨的心態受污染,再也不值得追隨,就捨離了太子。然而悉達多太子從此下定決心,沈澱自己的心境,在菩提樹下打坐靜思,並發誓若不開悟,絕不離開。

善惡拉扯 繫於一線

「太子堅定了心志,於此思考天地萬物之理,也體會自我。經典記載他在這四十九日期間靜思,由牧羊女供養羊奶,心能靜、身體也能接受充分的營養,體力、腦力恢復,即有足夠的思考力量。」

「這段思索期間,傳說是佛陀伏魔,其實是其自我的思想在進行正反論辯。心緒寧靜時,就是寂靜清澄的境界;然亦突然會有可怕的境界生出,或是映現曾在皇宮享受的五欲境界,這就是心魔。凡夫要進入賢聖的境界之前,心魔就會現前拉扯,非常掙扎。」

上人依此教示,凡夫聽聞善法會起歡喜心,依法奉行而體會法喜,但在修行過程中,身、心、塵的境界經常拉扯,無法隨心適意;有時也受人、事、物困擾,自我質疑行於此道的辛勤付出是否有價值?煩惱頓生,就容易懈怠墮落,放棄了過去堅持的一念心。這就是心魔、煩惱和淨念間的拉扯。

「佛陀在成道前修行的境界,也曾經歷如此的拉扯,心魔現前時,必定要以非常堅定的意志去降伏,正確的思惟才能現前。聖與凡的心思兩相拔河,於聖人的境界與凡夫的境界來回拉扯,輸贏僅在一線。」

堪得苦 是修行的本分

「太子降伏了財、欲、名利地位等種種魔境,當下心境明朗,心靈和大地萬物的境界融合,輕安自在,即是『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上人言,自己於《無量義經》見到這段文字,心境即能十分平靜,往後無論遇及何等紛擾的人、事、物境界,腦海中浮現這分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的美好境界,心境就能不受煩惱污染。

「雖然有時剎那煩惱一來,立即將『億百千劫』拋諸腦後,但是還是要常將經文銘刻心版,其他境界再現前時,心版深刻的『靜寂清澄』就能再浮現。」上人說,大家在煩煩擾擾的凡夫境界,要面對人事物,就要有很清楚、清淨的心。處理人事物時,心情難免有起落,但若事情過去了,還將歡喜或遺憾存放於心中,就變成無明了。

上人進一步說明,修行要以「靜寂清澄」掃除無明煩惱;心念要「志玄虛漠」,心靈才能真正清淨開闊;心志不被搖動,即「守之不動」,「億百千劫」永遠堅持。

「佛陀在修行之間,即是有十分開闊堅定的意志,才能將物理、生理、心理三者通達無礙,降伏心魔境界,如此,靜寂清澄的境界現前,佛心再也沒有其他的魔境能現前,即已守之不動,億百千劫,永恆無染。」上人形容,佛陀成道後,心靈即達大圓明鏡般的境界,照山即山,映樹為樹,任何事物皆朗照無遺,而境遷鏡明,亦無煩惱。

佛陀覺知天地萬物之理,四諦與十二因緣明了於心。成道後先對天人說深奧之法,察知所說法於人間無法被理解,便尋思入滅。此時天人再度勸請佛陀住世,敲響法鼓,說法拯救墮落三途的眾生。佛陀本是眼見生、老、病、死等種種世間苦難人,才尋思修行悟理,因此秉不忍之心走入世間,開始其四十多年說法度眾的生涯。

「所以佛陀找到當初追隨修行的五人,向他們宣講四諦法,這五人就是最初皈依的五比丘,佛成就、法成就,也有了僧團,三寶於焉成立。」

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法音輾轉流傳,領受法語甘露,緬懷三寶恩德,上人教示眾人要確實學習悉達多太子求法若渴,參學、修身,不畏困難的堅定精神。「堪得苦,是修行的本分,大家要多用心!」

證嚴上人開示於2005年9月22日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5年秋之卷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