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命 增長慧命

2014-09-30   | 慈濟基金會
(攝影者:林興周)
高雄慈濟人善用道場空間,於靜思堂呈現慈濟近五十年來豐富史料,使參訪者深入了解慈濟;且結合科技,展現劇烈氣候變化影響民眾生活,以大乾坤成、住、壞、空的佛法道理,教眾理解——地球環境因人類破壞由「壞」而「空」,人人應改變生活習慣,身體力行,緩解全球環境問題。

因緣果報 六度萬行

晨間在臺中靜思堂與志工談話,上人教眾學習高雄慈濟人運用空間說法,讓參訪者從中了解天文、地理、社會人心之間的關聯,不再放任享樂、消費,讓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

「要努力提醒人人改變觀念、力行環保,才能讓地球降溫。」上人表示,不能只靠慈濟人疼惜大地、做環保,必須加強社區環保教育,而且要「忍痛教育」。

「從四十多年前到現在,看到人世間的變化,愈來愈感覺到『來不及』。」上人籲眾把握當下的時空因緣,開展人間菩薩良能;要了解慈濟過去從何起步、現在做到什麼程度,以及未來所要擔負的責任。

「師父最擔心的是弟子脾氣難調、習氣難改……在人群中付出,修的是道心堅定而不受人群影響;對人、事、物,能夠通徹了解,不與人計較、不把煩惱放在心裏。」

慈濟人都要懂得四諦法,知因緣果報,了解六度萬行。上人表示:「修行,一定要走入人群、行菩薩道。若沒有經過眾生的歷練,絕對無法成佛;能夠與人互動而不受人群的聲色、習氣污染,才是真修行。」

上人期許大家,拓展自我生命的寬度與深度,彼此疼惜、愛護,成就人人的道心。「把握生命、增長慧命,菩薩道上才能承先啟後,代代傳承。」

忍痛教育 清淨在源頭

屏東市公所自今年三月起推行「清淨在源頭──定時定點資源回收」,邀請慈濟志工定點教導民眾進行資源分類。推行至今,垃圾量大幅減少,過去公所資源回收車所收回的物資,超過三成是垃圾,現在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可回收資源,大幅節省額外處理費用。

第一天,有民眾將整包垃圾交給慈濟人,垃圾袋裏有可回收資源也有廚餘;第二天,志工教導民眾如何在家做好初步分類;第三天,大家提來的幾乎都是乾淨的可回收資源……

上人對眾強調「忍痛教育」的必要性:「過去,大家為了『垃圾變黃金』,埋首撿拾可回收資源。現在要更進一步提升環保回收品質,發揮教育大眾良能,呼籲大家惜福、惜物,將可用資源回收、分類。若有未分類的垃圾,就要忍痛放棄。真正落實環保教育,讓環保站無異味、少蚊蠅,成為海內外人士參觀、學習的環保教育站。」

轉識成智 淨化心靈

上人在清水靜思堂開示,教眾珍惜時間、珍惜因緣,善用道場精進,承擔起為法脈宗門傳法的重任。

「此次行腳,見各地慈濟人響應『晨鐘起,薰法香』,許多人聞法入心、改變人生──有人脫離心靈執著,懂得縮小自己;有人認知世界上還有無數苦難人,更加知足、感恩,發心助人。」

生命無常,難得來人間、得人身,上人教眾把握因緣,用法水洗淨凡夫的煩惱垢穢。「轉知識為智慧,心靈清淨無染,即能發揮淨化人心良能。」

上人囑眾善用道場空間,讓靜思堂的每一處土地與牆面都能說法、無處不能教育人。「志工無處不在、無人不能教育,使人人在此斷除煩惱、增長慧命,如此即是度眾生。」

【靜思小語】為人群付出,不受人群污染——不與人計較,不把煩惱放在心裏。

證嚴上人講於2014年7月2日《農六月‧初六》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3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