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募款建屋搏真情

和故鄉的土地一同再生
失望‧絕望‧希望
難捨能捨
機不可失
更有使命感
待蓮花再開
將祝福融入大愛工地

 

相關網站連結

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三心靈悸動篇
卷四百年記憶篇
卷五校園記事篇

慈濟921賑災專案

 

線條
線條
序論 那一夜天崩地裂 無情荒地有情天(一) 無情荒地有情天(二) 募款建屋搏真情 回首頁

 

《募款建屋搏真情》

和故鄉的土地一同再生
◎撰文/林美依

守著衛星傳送的電視畫面,
那滿目瘡痍、哀號四起的景象,
真的來自我們的寶島台灣嗎?
身在海外的我們,
除了無助、悲傷,
還能為台灣做些什麼?

美東時間九月二十日下午,我們這群在波士頓求學的台灣留學生,一如往常各自散在這百年城市的一隅,或為著到期的報告正在埋首,或為著手上的工作在奔忙,日子,忙碌而平靜。

▍難以置信

是一陣陣令人不疑有災難發生的電話鈴響,劃破了波城早秋午後的靜謐;剎時,台灣於九月二十一日凌晨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三級大地震的消息,如雷般地在台灣留學生群中劈炸了開來。

不久前,土耳其大地震的災難新聞畫面猶歷歷在目,也因此,不安的思緒更是被翻攪到高點之外。抱起電話,一股腦兒地將閃過腦際的所有電話號碼全按透了,能即刻與家人聯絡上的沒幾人。

有人急得哭了,焦急的淚水卻仍換不來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只能透過全球網路或守著CNN、FOX等新聞台的即時衛星傳送,一顆心隨著不斷重播的台北松山區一幢十二層大樓塌陷的驚心畫面,沉到了谷底——那滿目瘡痍、哀號四起的景象,真的來自我們的寶島台灣嗎?雖滿心地不願相信,卻沒有選擇的餘地。

「與其坐著悲傷、無助,此刻身在海外的我們,能為台灣做些什麼……」第二天一早,除了互通親人是否無恙與詢問靜思精舍情況的電子信件外,已有慈青提議為九二一震災募款,並隨即在麻省理工學院召開籌備會議,決定與波士頓地區台灣駐美單位、華人組織團體,以及各大專院校的台灣同學會合作,以露天表演節目方式,進行一連串街頭募款活動。

第一場由波士頓慈濟聯絡處與慈青主辦,於九月二十五日週末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在中國城展開。

▍為鄉募心

二十五日早晨,天際一片陰霾;九時許,空中旋即飄起細雨來。但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志工人數可不少,場地布置工作由眾人分工合作,在霏雨中就緒。

慈青馬芮茵說明本次活動重點,不單為震災災民募款,更為啟發大家的慈悲心;接著慈青周孟賢也就獲知震災訊息後,無法和在台親友取得聯繫的感受與大家分享。雖是短短的一席話,卻引起現場極大的共鳴。

周孟賢所描述的那種「像在一時間被周遭所有親朋好友遺棄」的感覺,對許多人來講並不陌生;於是,當時那股迫切與家人聯絡的心情再度被喚起,只是此刻的心焦與悲嘆,已轉成一股救人助己的力量,去協助當日的募款活動——或抱著募款箱往人群匯聚的街道去勸募,或幫忙現場表演道具等的搬運工作。

偶爾問起在台親友的現狀,彼此多少仍有種難喻的情懷,那是種「家園有難,卻身在他鄉」的遺憾與自責;但藉著參與賑災募款活動,即便只是捐出身上僅有的銅板,那叮噹的落箱聲,卻化成了「身在他鄉,心繫家園」的無數回響,多少紓解了身心上的無助感。

正是中午用餐時間,中國城內人群熙攘了起來。一位母親因著劍橋合唱團歌聲的吸引,牽著七歲的小女兒走到了表演台邊,望了望四周張貼的文宣海報後,給了女兒二十塊錢,投入募款箱中。

「我們捐的是美金,台灣那邊的人能用嗎?」小女孩既好奇又有點擔心地問著母親。聽過母親的解說後,儘管似懂非懂,小女孩仍圓睜著一雙大眼高興地說:「那麼,他們就可以用我們的錢去買東西來吃了!」

還有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吳太太,目前在中國城的餐館幫忙,趁著店裏人潮稍歇,趕緊帶著三個稚齡孩童前來捐款。她說:「人們本來就是要相互幫助的,沒有哪個地方的災民是不該救的,如果救慢了,就來不及了!」爽朗的她邊說著,邊左拎一個、右抱一個小孩,還讓最大的一個拉著她的褲管,一路趕回餐館去。

三時許,人潮逐漸退去,直至撤場之前,仍有過往路人陸續布施,最後結算善款總數為兩萬六千七百四十二點九五美元。

▍用愛縫傷

九二一地震是過了,但帶給台灣這片土地與生靈的震痛並未結束。家園,可以投注金錢、時間與精力,大家合力再造;但災民心中的傷口,再萬能的心理醫師也無法提出何時治癒的承諾。誠如一位南投摯友在日前來信中提及的片段——

我慶幸家人平安,所以我的心沒有碎,只不過,跟著埔里一起埋在瓦礫堆裏了。因為毀去的不單單是一座城鎮,還有我成長的所有痕跡與記憶,我的過去……

我真的慶幸不必經歷生離死別的錐心之痛,我該感恩,但,那不表示我們沒有受傷;我不知道怎麼抹去母親眼中的恐懼,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慰她不要害怕……

當我安穩住在台北的屋子時,媽媽、弟弟,與我所有摯愛的鄉親友人仍露宿帳棚裏……

全球各地有慈濟人的地方,震災募款活動仍持續進行著。在台灣,慈濟的賑災也進入第二階段,而五項救災目標中的最後一項——全力投入社區長期關懷,雖是慈濟人的特長,卻也將是最具挑戰性的一環。

儘管時間不可估,投入心力也難計,但因為慈濟人的存在,讓目前身居海外的台灣人,可以安心地為摯親找到一雙溫暖有情的臂膀依靠;也希冀因這無情帶來的創痛,強韌了我們的生命連結,和台灣這片土地一起再生。

回頁首

慈濟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