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天生好命 有願就改運

2017-02-02   | 莊文昭
現在的侯麗珠投入環保,越做越歡喜,不只喜歡趁回收時與人廣結善緣,接引更多人認識慈濟。每到回收日,侯麗珠更親自下廚做香積,自掏腰包買菜料理好,並往環保站送,她說自己多一些付出卻能溫暖志工的胃,也能溫暖他們的心。(攝影者:張正佳,地點:南投芬園鄉社口環保站,日期:2016/12/11)
受證時,侯麗珠發了一個大願--要用生命做慈濟。十幾年來,她不忘初發心,以身體力行來行願,但是聊起她的人生,侯麗珠總是說:「我是苦磨過來的,像石頭磨成鑽石般!」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彎曲、高低起伏又布滿尖銳碎石子中,不斷地被磨、被撞擊之下,如今才能透出鑽石般璀璨的光亮。

童年生活的困頓 婚後的創業失利

1954年,侯麗珠出生在嘉義縣朴子鄉,在她一歲多時,媽媽即因病往生,她則由阿嬤與姑姑帶大。自她懂事以來,家裡即舉債度日,雖有田產,但身為長子的爸爸卻不諳耕種,收成不佳導致生活困頓,後來這些田產就一塊一塊地分割變賣去還債。

初中畢業後,侯麗珠在家裡幫忙務農多年,十八歲時南下高雄到三叔開的服飾店幫忙。二十歲時父親往生,隔年侯麗珠欲與住在叔叔隔壁、相戀一年多的先生結婚,但不被叔叔贊同,叔叔堅持反對地對她說:「妳若嫁給一個跑碼頭的人,我看以後連吃三餐都會成問題。」叔叔甚至告訴侯麗珠,若執意要嫁給他,就搬出去這個家。

年輕又為愛執迷的侯麗珠,認為只要肯做,三餐怎會成問題?於是負氣地搬離叔叔的家。不被祝福的婚姻,叔叔的告戒似乎一語成讖。結婚半年多,先生因與海關人員起衝突,而跑碼頭算是走私貨物的交易,先生因此被判入獄,半年後出獄,舉家遷移至彰化縣芬園鄉,與朋友合資製作機車電池塑膠盒。

合資不久,因朋友嗜賭又帳目不清楚,以至虧損,最後以拆夥收場,夫妻倆以三百多萬頂起所有股份,獨自經營;可是經營沒幾年,又被倒債二千多萬。扛債的日子雖然與債主掛保證會還債,但有些不信任的債主仍不時登門討債,即便過年期間都不放過。侯麗珠回憶那段日子窮到沒錢給兒子上學買早餐,而為員工準備的飯菜錢,還都必須先跟店家賒欠。
年輕時的侯麗珠,每年的治裝費高達二、三十萬,但做環保後她將治裝費省下,連同自己的薪水一併捐入功德款。(照片提供:侯麗珠)


這樣經濟拮据的困頓日子,讓先生火爆的脾氣如山洪般爆發。有一年的年前尾牙,侯麗珠買了些菜來拜拜,並將這些菜煮了一桌,想請員工吃尾牙。忙了一天,先生一進門看見此景,無端地將桌上的飯菜全掃掉,口裡並氣忿地直罵:「窮到這田地了,還拜什麼、吃什麼尾牙?」驚嚇之餘的侯麗珠,含著淚水靜靜地撿起地上一片片破碎的碗盤,清理著地上的菜餚,整顆心也如這些碗盤般碎了一地。

捱了兩年多,拿東補西、拿西補南最艱辛的日子裡,生命中出現了貴人--一家常有生意往來的上游廠商介紹另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給侯麗珠,讓他們有機會參與這家公司的競標。自此,侯麗珠的公司轉營腳踏車零件,雖然負債累累,但公司這期間開發新產品所需的資金運轉,多虧擔任會計的楊小姐願意借錢給他們,讓公司的產品得以順利開發並生產。歷經六年的努力,公司漸漸步入軌道,生意日益蓬勃發展,所欠的債務也逐一還清。

婚姻的碎石子路 婆媳問題與小三

然而,正當公司漸漸賺了錢,侯麗珠卻又踏上感情的碎石子路上,讓她再度陷入人生另一個幽谷。有了錢,先生開始迷戀上風月場所的女子,經常視侯麗珠為空氣般,更毫不遮掩地在她面前,打電話給外面的小三相約出遊,甚至為小三買房子、買賓士車……

沉迷於溫柔鄉的先生,一心只想與糟糠之妻離婚,好與外遇對象雙宿雙飛。先生經常對侯麗珠說:「我將一切都歸妳,什麼都不要,我們離婚吧!」隱忍多年,一直為了孩子而不願離婚的侯麗珠,某天當先生又對她說出自己的想望時,爽快的回答:「好!」

自幼失去母愛,渴望一個溫暖的家,婚後種種的煎熬,侯麗珠總是堅忍地撐過,不願輕易放棄婚姻,不忍孩子忍受失去媽媽的苦。但先生總是苦苦逼迫,因此這次對於先生的要求,她卻反其道的俐落答應,這樣的舉動讓先生躊躇不定。一心想踏入侯麗珠家門的小三見他們離婚不成,竟跑到家裡來,以不堪入耳的言語辱罵侯麗珠,種種的傷害都令侯麗珠身心俱疲。

此外,除了婚姻中充斥著諸多衝突與考驗,與家人間的相處更是一大問題,嬌小卻強勢的婆婆教訓起侯麗珠更是毫不留情面。其中最令侯麗珠刻入心田的是,當時在公司經營最不理想之際,因不忍十八歲的小叔遠從澎湖來臺謀職,於是將小叔留在自家公司上班。

然而小叔日夜顛倒的生活影響公司正常作業,侯麗珠為阻止小叔錯誤的行逕,有一天,將小叔的機車鑰匙拿起來,此舉卻引來小叔的不滿,一狀告到婆婆面前。已經搬來彰化定居的婆婆馬上趕來,一進門見到侯麗珠,二話不說,上前就是摑了一掌,隨後口裡罵道:「妳這母早死、父無教、缺人教示……(閩南語)」邊罵並直上二樓,看見兒子劈頭又罵:「你這妻奴,結了婚變某生……(閩南語)」

婆婆不斷叫罵,先生被激得面子掛不住,衝下樓來,一把抓住侯麗珠,要她下跪向婆婆賠不是;當時年輕氣盛又硬脾氣的侯麗珠硬是不肯下跪,氣憤已極的先生見她不肯聽從,就再
侯麗珠放下老闆娘的身分,自受證之後,發願「要以生命做慈濟」,歡喜投入環保,以身行做給大家看,進而帶動身旁的人。(攝影者:簡宏正,地點:南投芬園鄉社口環保站,日期:2016/12/26)
連續摑她三個耳光。摀著紅腫的臉龐,侯麗珠心裡的苦,猶如大海欣起波濤,翻滾不已。

踏上生活墊腳石 做志工反轉逆境

走在生命的幽谷的侯麗珠,胸口常覺有一顆大石頭重重地壓住她,常令她喘不過氣來,但個性好強的她,卻不曾將自己的苦向親人或好友透露,唯一的出口就是跑到自家附近的寺廟對著神明訴苦,傾瀉內心種種的壓力與煩惱,有時一天要跑個二、三趟,雖然寺廟裡的師父也常就其情況給予開示,但侯麗珠就是無法真正地將心中的石頭放下。

直到1987年侯麗珠遇見慈濟,彷彿踏上墊腳石,藉此一躍而上,直登平坦大道。在市場賣菜的慈濟志工林美萩向來買菜的侯麗珠募款,當時侯麗珠公司的債務已還清,經濟比較寬裕,於是決定為公婆與家人每月固定捐款二千三百元,成為慈濟會員。

除繳功德款外,1996年侯麗珠還為彰化芬園社區的志工,添購一臺全新九人座的休旅車,作為工務車,讓志工面對各種勤務來時,都能方便出入。甚至當慈濟志工來向公司借大型車輛載回收物時,侯麗珠也會交待守衛要將油加滿,或拿錢給志工加油,直到2014年因環保需求大增,侯麗珠再次協助添購一輛供環保使用的環保車。

侯麗珠記得自己第一次在慈濟臺中舊會所所面見證嚴上人,宛如在外流浪受委曲的孩子見到母親般,所有的苦盡哽在喉頭,一個字也吐不出來,只任由淚水滿面流。但也在那天,她當下開了支票捐了兩個榮董,更為花蓮慈濟醫院初創之際,陸續捐贈一百床,此後多年都僅在金錢上默默護持慈濟,直到2000年小兒子去澳州求學後,才決定報名培訓,並於2003年受證。

受證是承擔的開始,侯麗珠放下老闆娘的身段,投入慈濟各項志業,其中環保是她投注最多時間與心力。每日早上七點多開車出門載回收物至下午一點多,一個早上載兩車回收物,自己上貨、自己卸貨,回到家時員工都吃完中餐,她將剩飯菜吃一吃,再快速地將一身汗臭梳洗一番,緊接著轉至另一定點,繼續與三、四位志工做分類,量多時就經常做到很晚才回家。

投入環保不喊苦 廣結好緣有保佑

剛開始做環保時,總有人在問:「妳做得這樣認真,慈濟一個月是給妳多少錢?」甚至也有人說:「老闆娘!妳有需要做得如此辛苦嗎?」、「妳是董娘,就穿美美地捐錢就好嘛!」就連先生也常請熟識的人來轉達關心,叫侯麗珠不必做得那樣辛苦。
如今侯麗珠不但以實際行動來行願,更天天發好願,家裡隨時擺著六、七支竹筒,每支竹筒上有著不一樣的祝福,天天藉由投竹筒發願結好緣。(攝影者:張正佳,地點:侯麗珠家中,日期:2016/12/11)


時日一久,當大家發現侯麗珠是「做真的!」除了默默認同,哪裡有回收物可載,就會告知侯麗珠,請她去載。芬園社區一百多個回收點都是侯麗珠負責承擔得,同時也藉此菩薩招生,侯麗珠說:「趁回收時與人廣結善緣,接引更多人認識慈濟,有些甚至成為慈濟會員或環保志工。」

雖然做環保有時一不小心難免會受傷,侯麗珠記得自己曾從環保車摔落兩次,也曾手腕肕帶受傷、腳踝扭傷,甚至腳被碎玻璃割得血流如注,但是她總是因掛心整車的回收物未整理好,常常只是先至藥局止血後再到醫院就醫,或是僅以擦藥讓傷口自行好轉。

有一次侯麗珠開著載滿回收物的環保車,車剛停靠在一戶人家門口,突然,一個人跑到車身旁,望著車內穿志工服的侯麗珠,邊敲玻璃邊急喊著:「師姊!妳的車著火了!」侯麗珠一聽,急忙跳下車,對著旁邊正在裝水的老伯說:「阿伯,這桶水借我!」提著水桶往車上一潑,終於讓火滅了。侯麗珠才現原來塑膠袋被馬達絞入,磨擦生熱而著火。

歷經多次的驚險雖然都有驚無險平安度過,讓侯麗珠體會無常如影隨形,真是不知明天先到或無常先到!因此她把握做環保的時刻,尤其在芬園社區的回收日,她更親自下廚做香積,並自掏腰包買菜,每次總是一大鍋一大鍋地從自家往環保站送,她說自己多一些付出卻能溫暖志工的胃,也溫暖他們的心。

不積怨對家行孝 家中竹筒護行善

未做環保前,侯麗珠每年的治裝費高達二、三十萬,但做環保後,她將治裝費省下,連同自己的薪水一併捐入功德款。同時因做環保,讓她更惜福愛物,現在身上穿的衣服有些是回收來的,有些則是菜市場買的,甚至侯麗珠現在最常穿的是慈濟制服,每天慈濟制服卸下身時,都已是晚上很晚的時間,也沒額外的時間穿便服了。

種種默默付出的良善的身形,也薰陶著家人,改變了彼此之間的關係,侯麗珠的先生從不認同到默然接受,還鼓勵媳婦跟著侯麗珠做慈濟,甚至從2001年開始,自願每月從自己的薪水中扣款一萬元,捐給芬園鄉四所學校,之後也漸漸地擴捐至十所學校,當地有些弱勢的家庭更視其狀況給與補助,若須長期補助或輔導者再提報給慈濟,期望以此為鄉里做些回饋。
倒吃甘蔗的人生,不只兒子、媳婦都乖巧,連先生也肯定侯麗珠做慈濟的精神,甚至鼓勵媳婦跟著侯麗珠一起做志工,有時幫忙做香積。(攝影者:張正佳,地點:侯麗珠家中,日期:2016/12/11)


儘管從年輕時就不得婆婆的緣,婆婆也對她諸般挑剔,但侯麗珠還是伺奉婆婆如自己的親媽,平時除了供給幾萬元不等的孝親費,在年邁多病時接來照顧,尤其婆婆中風四年多至往生前,這期間的進出醫院都由侯麗珠一手打點,就連公公生病住院時也一樣親伺湯藥,直到公公往生。雖然先生家有六個兄弟,但侯麗珠還是獨攬其責不推卸,對於大伯與小叔也仁義相挺,在他們中晚年失業以後,不忍他們生活無以為繼,也讓他們到自家公司上班,讓他們的家庭能安定。

走進慈濟,自受證那天,侯麗珠發了一個願「要以生命做慈濟」,如此十幾年的動力,讓她不敢忘了自己的初發心,雖然日子忙忙碌碌,但長久以來心中的那塊石頭,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放下了,不只心更開闊,同時還能身體力行的付出,也為全家人及以公司名義圓滿了十三個榮董。

現今,侯麗珠的人生猶如倒吃甘蔗,兒子、媳婦都乖巧,先生更改變過往對她拳打腳踢的日子,菜園裡還種著她愛吃的青菜。侯麗珠覺得自己心中已經對誰都無怨無恨,過去苦磨的日子,種種人世間的恩怨情仇都已隨風而逝,人生行走的不再是彎曲起伏又充滿碎石子的道路,而是步上康莊大直道,散發璨然的光芒閃燿在人間。【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文昭 南投報導 2017/01/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