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大山孩子 志工是媽媽

2011-11-27   | 涂心怡
林淑端(右二)是最早投入瓦保寺關懷的志工之一,因為工作關係她常往返海內外各地,但無論如何忙碌,都會記得前往瓦保,因為這群孩子早己是她的心頭寶貝。(攝影者:林炎煌,地點:瓦保育幼院,日期:2010/11/06)
沒有爸媽保護,沒有舒適的床鋪,瓦保的孩子忍受孤單嘲弄,勇敢下山讀書,擺脫窮困命運的束縛。十六年來,有一群「不是父母的父母」,用溫暖的愛陪這群「不是孤兒的孤兒」,走出大山、融入社會、堅強圓夢。

泰國北方清萊府(Chiang Rai)、清邁府(Chiang Mai)山區,住著阿卡族、蒙族以及甲良族等少數民族。原始山區村落,放眼望去盡是土黃色的茅草屋,若非冉冉炊煙升起,眼前景致彷彿定格在歷史洪荒的一角。

為教育 離鄉背井求學去

深山交通不便,居民靠種菜、植稻自給自足,過著沒有收入也沒有交易的生活。當地教育資源僅到小學,老師們多半是少數民族,許多連泰語都說不完全,加上師資流動頻繁,教育品質堪虞;多數孩子小學畢業就隨父母下田,終其一生受困於原始貧窮的山區。

家住清萊府、擁有阿卡族血統的查那沛(Chanapat Weymae)跟其他山區孩子一樣,小學畢業就失去教育機會;某日,鄰近部落有位哥哥告訴查那沛的父母:「我就讀的寺廟瓦保(Wat Botworadit),有吃有住,還有免費教育……」

瓦保寺位於泰國中部紅統府(Ang Thong),距離清萊足足有七百公里路程。查那沛回憶,「爸媽雖然捨不得我,但他們認為唯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只好忍痛把我送到那兒去。」

懷抱著掙脫貧困命運的期盼,查那沛帶著五件衣服及父母四處借來的兩千泰銖(約新臺幣一千九百元),歷經近一天的交通顛簸,終於抵達瓦保,這個改變他未來人生藍圖的地方。

老住持 傳承慈悲精神

泰國人信奉佛教,大小佛寺座落各地,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佛寺是信仰中心,也是社區中心,擔起消息集散、物資分配、風俗勸導、造屋、婚姻,甚至為嬰兒命名等責任;許多佛寺設有學校與醫療所,或是孤兒、老人、殘疾人的照護所。

以瓦保寺為例,寺內收容的並非孤兒,大多是像查那沛一樣,來自遙遠泰北山區的孩童。現任八十歲住持烏堤(Prakhu Wutthi)亦是於二次大戰爆發後,因父母雙亡流浪至瓦保,受剃度成為小沙彌,當時瓦保寺裏收養的孤兒已有四十位了。
慈濟志工永遠都記得,第一次踏入瓦保時孩子們全身骯髒,臉上帶著對陌生人的畏懼。(圖:泰國分會提供)


「前任住持傳承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他的慈悲精神。」烏堤接任主持後,不僅收養孤兒,更持續接來泰北山區未能接受完備教育的孩子,讓他們在瓦保寺附設的學校安心讀書,只要孩子們願意向學,便可免費從幼稚園念到高中。

孩子們受了教育,比在家鄉種田更有出息,家長們親眼見證、口耳相傳,瓦保寺的孩子愈來愈多,如今已有四百多位山區孩童在這裏尋找未來的希望。

思鄉淚 激勵用功學習

瓦保孩子大都在七、八歲即被送來,也有像查那沛這樣國小畢業才來;對年紀尚小的他們而言,希望在遠方,眼前所要面對的唯有「克服」——克服山區孩子對外界所懷的陌生恐懼感。

「寺裏的生活很簡單,要適應並不難,但是很想念家人。」即使事隔多年,今年已26歲的查那沛,談起初到瓦保的情景,黝黑臉上仍能窺見一絲苦澀。

一般學童寒暑假就能回家,但對於這群孩子來說,回家豈是如此簡單?

查那沛下山時,父母給他兩千元泰銖,除了前往瓦保的車資五百元,剩下的錢得存下來應付各種急用和雜支。即使廟裏食宿無虞,這筆錢不久後仍消耗殆盡;對身無分文的孩子而言,若無父母來接,返家路迢迢。

無法回家又想家時,查拉沛就會打電話到村裏的自助會,透過廣播呼喚父母前來接聽。他笑說:「每次打電話回去,全村的人都知道我在想爸媽了。」他的笑容很快黯淡下來:「只要聽到彼此的聲音,我們的眼淚就會流個不停。」

瓦保附設學校在寺廟旁,也提供附近孩童就讀。「我們在家裏講母語,剛到山下時泰語都講不好。」查那沛憂傷地說,語言障礙讓他們成了附近孩子取笑的對象;而更深層的悲傷,是他們總愛指著瓦保的孩子說:「你們沒人要,才會被丟棄在廟裏!」

想家、受欺負,孩子們不是咬牙吞下眼淚,就是逃學回家。

看過許多案例,逃學打工賺錢後,卻只能留在山上耕種過一生,「我沒忘記當初下山的目的,」查那沛說:「在瓦保有書念就有希望,靠著這股希望讓我撐過每一個想家的日子。」

轉困境 志工發起認養計畫

窮困孩子來到瓦保,由寺裏免費提供食宿並在附設學校就讀;由於收容人數愈來愈多,逐漸產生「入不敷出」的情況。

僧人在泰國的地位崇高,烏堤貴為住持,卻秉持一念悲心,拉下臉來為孩子賒帳、求援。他說,當時經濟雖陷困境,卻沒停止收養孩童,因為「來這兒投靠的,都是需要幫助的孩子。」
志工不僅帶來物資,也承擔起父母的陪伴角色,教導孩子們種菜自給自足。(圖:泰國分會提供)

1995年泰國發生水患,十多位婆婆媽媽組成的泰國慈濟志工,帶著物資趕赴災區;她們來到一所附設育幼院的寺廟,發放草蓆、蚊帳。「當時廟方主動告知,附近的瓦保寺更需要協助。」返家後,志工王國珍又聽鄰居談起這個急需援助的寺廟,於是這群婆婆媽媽再度集結,前往瓦保寺探視。

「孩子們身上衣服很髒,住的環境也不好,每個人都瘦瘦小小。」王國珍印象最深刻的是用餐,「孩子餓了,就到住持房門口敲敲盤子……」

志工發起認養計畫,補足孩子的營養。每人每天一顆雞蛋、一瓶豆奶,一個月就要一百五十泰銖;志工除號召親朋好友,自己更是一人認養多人;每月定期探訪,常搬來一箱箱食材就地烹煮,為孩子補充營養。

勤改善 安定生活無盡愛

志工也徵得住持同意,領著孩子在寺院空地開墾,種植一畦畦翠綠蔬菜,讓孩子自食其力,也為他們所敬愛的住持以及師父們卸下沈重負擔。

志工同時著手醫療照護,帶著院內生病的孩子到醫院就醫。「當我們擁抱孩子時,低頭看見頭蝨在髮絲裏爬,好幾個月時間,我們親自幫他們洗頭,並淋上藥劑除蝨。」同樣也是一開始就投入關懷的志工林淑端笑說:「洗頭的同時,自己也因心理作祟而全身發癢!」

志工走訪院內,發現一百多個孩子頭挨著頭擠在一間不大的房間裏,在坑坑疤疤、又黑又髒的水泥地上鋪著薄墊入睡,少得可憐的私人用品就放在枕頭旁,衛生環境讓人憂心。於是志工又開始湊錢,為孩子們鋪地、買床,甚至請工匠釘製置物櫃。

而後,改建範圍愈來愈廣,一九九八年援建挑高、通風且光線充足的活動中心,並設置桌椅,讓孩子們有吃飯、念書的地方;另協助修繕衛浴並安裝水龍頭、加裝電風扇。志工並為孩子量身訂製制服、定期供給洗衣粉、牙膏、洗髮精等大小生活用品。

月復一月、年過一年,孩子因營養改善,臉色紅潤、逐漸豐腴,生活環境愈來愈有品質。「師姑、師伯協助改善有形的環境,但深植我們內心的,是他們無盡的愛與教育。」查那沛說。
小朋友隨著志工的帶動一起進行活動。(攝影者:青悲智,地點:瓦保育幼院,日期:2009/06/13)


慈母愛 有勇氣追尋目標

林淑端記得,初到瓦保時,孩子眼神中的怯生,「他們很少跟外界溝通,也因為長期受到鄰近孩童言語暴力,變得很沒自信、害怕陌生人。」

面對這樣的孩子,志工們知道,唯有愛才能補平那道深埋幼小心靈的傷口。

「一般大德來看我們,通常都是發食物,或讓我們排隊領零用錢就離開了。慈濟師姑、師伯不一樣,跟我們玩遊戲、教手語與中文,帶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恬靜害羞的佩嘉拉(Petcharat Rachthontham)露出一抹笑容:「他們代替我們故鄉的父母,領著我們生活,並給予溫暖的愛。」

佩嘉拉還記得她剛來寺裏,某一天晚上大家都拿出僅有最好、最乾淨的一套衣服放在床頭,準備隔天一早換上,「因為明天慈濟爸爸、媽媽要來看我們,要讓爸媽看到最好的樣子。」

「母親往生後,我一度放棄就學,是慈濟爸媽鼓勵我繼續讀書。初經來時,慈濟媽媽貼在身旁,告訴我那是女孩子發育的必經過程,每個月還為女孩們準備衛生用品;他們更親力親為打掃我們的房間、廁所,教我們如何收拾。」佩嘉拉眼裏盡是溫暖笑意,「他們就像父母,一直陪在我們身邊。」

很多瓦保的孩子在有能力端得起一盤菜時,就開始尋找打工機會。他們最常受雇於附近餐館,做一場宴席有三百元收入,有時候一天能做兩場。「老闆知道我們的狀況,盡量提供工作機會;我們也珍惜地存下這些錢,希望未來可以繼續念大學。」佩嘉拉說。

慈濟志工了解孩子們的窘境,以各種方式提供援助。「有時孩子缺一兩千元,我們就直接幫他補上,若是全額都沒有著落,就利用寒暑假聘請他們來家裏或公司打工。」林淑端說。

慈濟泰國分會也針對瓦保育幼院的孩子成立專案,每位大學生每月可領取兩千元泰銖助學金,學期成績若達標準,還有三千元獎勵。「現在,我們有十二個孩子正在接受慈濟的獎助學金。」佩嘉拉說,自己曾因高昂的學費,一度放棄上大學的夢想,「是慈濟爸媽的支持,讓我有勇氣追尋更高的目標。」

這幾年,每當有孩子從大學畢業,典禮總是非常熱鬧,因為不只有故鄉的父母出席,孩子們也會邀請慈濟爸媽一起分享榮耀。
每年母親節,是孩子最期待的時刻,雖然親生母親不在身邊,但是慈濟媽媽的臂彎會代替遠方的母親,緊緊擁抱他們,溫柔地為他們擦臉,讓孩子宣洩對母親的思念。圖:黃玲玲師姊(右)和瓦保孩童互相擁抱。(攝影者:桑瑞蓮,地點:瓦保育幼院,日期:2009/08/15)

眼前的母親 是慈濟媽媽

8月12日是泰國現任王后誕辰,也是泰國母親節。以往這個日子,瓦保的孩子總因為思念母親而心傷;但16年來,這已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日子之一。

這一天,孩子們總是打扮得比平常還要潔淨,人人手捧一株茉莉,跪在「母親」面前,誠敬地獻花;「母親」會拿著一只溼毛巾,溫柔地替他們擦臉,並給予一個屬於母親的溫暖擁抱。在這個時刻,孩子們總會泣不成聲,緊緊抱著「母親」,訴說著無盡的思念。

「每年母親節,師姑就是他們的媽媽;而父親節,師伯就是他們的爸爸。無論多忙,這兩個日子我們都不會缺席。」林淑端說,慈濟志工不捨瓦保孩子,總說他們是「不是孤兒的孤兒」;孩子們敬愛他們,則說他們是「不是父母的父母」。

如今,瓦保的孩子不再因為沒有父母做後盾,只能靠著自己堅強,融入與家鄉截然不同的複雜社會;那藍天白雲的身影讓他們有了依靠,孩子知道自己從此不再孤單,會更勇敢,走出自己的未來。

(文:涂心怡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539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