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幸福 來自不離不棄

2011-12-10   | 陳金香
申請到新芽獎學金,也在生活上受到志工的幫助,陳韋宏感到相當溫暖;因為這份溫暖,韋宏決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省下一角錢,捐給慈濟去幫助更苦的人。(攝影者:林偉德,地點:吉隆坡文良港,日期:2011/10/22)
你的生日願望是什麼?只在小學四年級慶祝過生日的陳韋宏,在16歲的慶生會上,許下一個願望:希望爸爸身體健康!因為只有爸爸恢復健康的身體,我才能擁有一切。很簡單的一個願望、很平凡的一句心聲,卻道盡了韋宏這一年多來與爸爸相依為命的的心路歷程。

2011年10月30日,韋宏帶著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爸爸來到文良港的中華華小,出席慈濟的新芽助學金頒發典禮。這是韋宏生平第一次拿到助學金,他有著幸福的感覺,因為,在這手中緊握的信封裡,裝的不僅是明年開學需要的費用,更裝滿了溫情和愛。

緊握手中的幸福

今天是16歲的韋宏第一次參與助學金頒發典禮,他好奇地靜靜觀賞節目,不管是在介紹慈濟或播放苦難影片或述說環保,他都看得十分投入。

當頒發儀式開始時,他跟隨同學走上禮堂的舞台,從志工手中接過裝有助學金金額的信封,他的腦海裡卻浮現剛從銀幕上看到的畫面:一群可憐的印尼雅加達小孩在垃圾山尋找可以裹腹的食物,他們天天吃著那些被丟棄的食物;這一刻,他突然覺得自己原來是那麼地幸福和幸運,不但可以天天吃乾淨的食物,而且還能天天到學校上課;原來自己是個幸福的孩子呀!

緊握信封,他在禮堂外見到了爸爸,當下,他即刻將信封交給爸爸看,興奮地說:「爸,助學金在信封裡面,有二百元喔!」
生平第一次拿到助學金,陳韋宏有著幸福的感覺,因為信封裡裝的不僅是明年開學需要的費用,更裝滿了溫情和愛。(攝影者:林偉德,地點:吉隆坡文良港中華國民型華文小學,日期:2011/10/30)


他的歡喜感染了陳爸爸。陳爸爸看著兒子將信封舉高來左看右看,也嘴角含笑,悄悄對身旁的志工說:「韋宏今天很開心,我也很開心,謝謝你們哦!」

陳爸爸一直笑瞇瞇地看著兒子,一邊耐心地等待兒子拿著慈濟發給的物資領取單到物資發放區領取校服和鞋子。今年,慈濟除了發給學生現金外,也讓學生領取一件校服、一雙白鞋和一個書包。

雖然,韋宏在發放區選不到適合自己校服和鞋子的尺碼,可是,能換取環保碗,他已十分滿足了。

問題學生學長大

如果沒有經歷過雙親的病苦和母親的死別,韋宏也許無法感受到今天的幸福。

生在富足的小康之家,從小到大在爸媽的呵護下,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尤其是小時候,經商的爸爸會常常帶一家人到酒樓吃大魚大肉,也會慷慨地給他零用錢;他有錢就會和朋友泡‘嘛嘛’檔、打電子遊戲機、到處蹓躂、買薯條吃……

不喜歡上課、愛逃學、被同學嘲笑就會和對方打架,當時的韋宏是讓老師頭痛的問題學生,曾經被學校停學一個星期。

「我在舊學校沒有朋友、成績差又整天被老師罵,所以,媽媽生病了,我也不要去讀書了……」韋宏憶述自從讀小學三年級,爸爸被發現患有輕微帕金森氏症。後來,因為爸爸的生意行情變差,就結束營業。當家庭經濟拮据時,兩個姐姐毅然扛起養家的責任;二姐甚至自願放棄學業,把讀書的機會讓給韋宏。

面對逆境扛重責

2009年的除夕夜晚,是一段讓韋宏終身都無法忘懷的歲月。他記憶猶新地細述:那晚,他們一家五口高高興興地到火鍋店吃火鍋,結果,媽媽還沒吃就覺得身體不舒服。看了醫生後,他們才發現患有糖尿病的媽媽因為無法控制病情,導致背部生了無頭瘡。

「媽媽堅持要抱病洗衣、煮飯、掃地,我看見媽媽很累,便主動幫媽媽炒菜煮飯,甚至煲湯也是那時學會的。」

向來,韋宏回到家,總是躺在沙發上睡覺,要等到傍晚,在媽媽的催促下,才去沖涼吃飯。媽媽的病讓他一下子長大了,學會分擔家務。媽媽進行切除無頭瘡手術後,再也沒力氣久站,需要常常躺在沙發上;而爸爸的病情導致四肢慢慢萎縮,失去控制能力,天天要定時吃藥,他毅然承擔照顧爸媽的責任。

為了照顧父母,他沒辦法去學校上課,被學校警告多次。一年半前,媽媽抵不過病魔而往生了,那時韋宏還不滿十五歲。
母親往生後,二個姊姊扛起經濟重擔出外工作,家裡只剩下健康日益衰弱的爸爸,而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在韋宏的肩上。(攝影者:林偉德,地點:吉隆坡文良港,日期:2011/10/17)

媽媽在世時,韋宏的大姐祈求媽媽趕快好起來,要一家人一起去拍全家福;二姐承諾要帶媽媽去旅行,因為媽媽很少和家人一起出遊;而韋宏卻祈求媽媽一定要健康起來,因為他答應媽媽會回去學校讀書,等他考完初中考試時,他要媽媽親自到學校領取文憑。

可是,媽媽等不到他回去學校讀書就離開了。韋宏將思念媽媽的淚水化為面對現實的勇氣。媽媽不在了,二個姐姐為了工作,已搬去阿姨家住,家裡只剩下健康日益衰弱的爸爸,而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在他的肩上。

遇見生命中的貴人

韋宏很感恩這一生總讓他遇到貴人。他說,媽媽往生後,是二姐幫他到學校求情,是老師幫他到教育局申請,結果,去(2010)年8月,他才能順利轉學,到住家附近的學校就讀初中二年級。

「在這裡讀書,我可以在下課後即刻回家煮飯給爸爸吃,而且,爸爸有什麼事,我能馬上回家看爸爸。但是,我停學半年,功課已經遠遠跟不上了。」韋宏笑笑說。他以為今年的政府初中評估考試(PMR)一定沒希望了,可是,慈濟的新芽助學金卻為他帶來一線曙光。

2011年4月,志工拿新芽助學金的申請表格到學校時,聽老師說起韋宏獨自照顧爸爸的故事,便決定到家裡做家訪。志工王幼珍難忘初到韋宏家,看到他家裡頗為凌亂,廚房牆壁都是黑黑的油漬。

了解到韋宏平時都是凌晨四、五點就起來煮粥給爸爸吃,然後匆匆忙忙趕到學校上課;一點放學,他又趕回家裡煮飯給爸爸吃,還要洗衣、掃地、幫爸爸裝好藥丸,四個小時就要提醒爸爸吃藥、不然爸爸就會行動漸漸遲緩、甚至無法走路……

聽韋宏說起,二個姐姐薪水不高,每月只能給幾百元,付完房租後,也只剩二百元左右做生活費,他為了省錢省時間,常常就是煎雞蛋、煎魚餅或煮魚丸湯、炒飯。結果,有一次,發高燒去看醫生,發現血糖、血壓、膽固醇都過高。這情況讓王幼珍相當心疼,也讓她更想改變韋宏父子的飲食習慣。

師姑是很親的親戚

於是,王幼珍到韋宏住家附近的餐館尋找,發現有一個素食攤,她即刻向慈濟申請膳食補助金,同時得到攤主的幫忙,以馬幣八令吉(80元台幣)讓韋宏每天拿三樣菜餚;不必煮菜,只是煲飯,韋宏說,他不但輕鬆許多,因為飲食正常,他的身體狀況在一個月後恢復到正常指標。
陳舊沙發凹了一個洞,但韋宏不肯丟,志工找人來將沙發坐墊拿掉,釘上木板,再鋪上坐墊,沙發又可以坐了。(攝影者:林偉德,地點:吉隆坡文良港,日期:2011/10/06)


除此,志工常來指點他做家務,也督促他每天要打掃乾淨;知道他家裡的洗衣機、熱水器壞了,便特地請人來修理;看見客廳的陳舊沙發凹了一個洞,志工想幫韋宏換一張好的沙發,但韋宏不肯丟,他說那是媽媽生前愛坐的沙發。

志工遂找人來將沙發坐墊拿掉,釘上木板,再鋪上坐墊,沙發又可以坐了;韋宏家裡的事也彷彿是志工的事了。韋宏說,慈濟的師姑好像是他很親的親戚;他特別感恩的是,王幼珍知道他功課追不上,特地請曾經教過書的志工蔡昔蒨來幫他補習。

對韋宏來說,蔡昔蒨也是生命中的貴人,因為,她會帶參考書和文具給他,也常常在每週一、二次來教導他功課,有了蔡昔蒨的指點,他的功課突飛猛進,原本不及格的科目在接受補習後竟然都及格了,連老師也對他刮目相看。

但,韋宏深感受益的是,蔡昔蒨不但教他功課,也教導他要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原來,他本想走捷徑、靠僥倖、挑選題目來讀,可是,蔡昔蒨卻告訴他,要真正吸收書本上的知識才是真的明白了、懂得了,讀書是不能靠運氣的。

不離不棄的父子情

當韋宏聲聲感恩志工的關懷與愛時,王幼珍也深深感動韋宏與爸爸相依為命、不離不棄的愛。
有了蔡昔蒨(左)的指點,韋宏(右)的功課突飛猛進,連老師也對他刮目相看;蔡昔蒨不但教他功課,也教導他要腳踏實地,認真學習。(攝影者:林偉德,地點:吉隆坡文良港,日期:2011/10/17)

她想起10月22日剛好是韋宏16歲生日,為了讓韋宏有意外的驚喜,志工特地煮了一些食物、買了一個蛋糕、一件新衣為韋宏慶祝。那天,韋宏很感動,他開心地自嚷:「我從來沒這樣慶祝過生日,以前,爸爸媽媽忙著做生意,只在我四年級時買蛋糕給我吃,我真的沒慶祝過生日!」

你十六歲的生日願望是什麼?韋宏在吹熄蛋糕上的蠟燭前,許下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爸爸身體健康!因為只有爸爸恢復健康的身體,我才能擁有一切。」

很簡單的一個願望、很平凡的一句心聲,卻道盡了韋宏這一年多來與爸爸相依為命的的心路歷程。雖然不知道往後的路還有多長多崎嶇,可是,韋宏說,他一定會陪伴爸爸,永不離棄。因為爸爸是他的親人,照顧親人、陪伴親人是應該的呀!

韋宏對爸爸的愛是深藏在心中;爸爸對韋宏的愛則表現在嘮叨上。爸爸會叨唸韋宏看電視忘記溫習功課、會念韋宏打掃屋子不乾淨、會擔心韋宏被壞人騙。韋宏有時受不了爸爸的嘮叨,躲進房裡看書、看報、聽音樂、看著皮夾裡媽媽的相片流淚……

但,不管是韋宏出外或爸爸到外面找朋友,二人一定互相牽掛,一直望著大門,直到對方的身影出現在門外才會鬆一口氣。

日省一角也能助人

為了讓這對深愛彼此的父子能更勇敢的面對現實生活,志工為韋宏裝了大愛臺。爸爸和韋宏都愛看大愛劇場,韋宏在《愛的界限》這齣戲裡,看見男主角的媽媽死了,他選擇自暴自棄。韋宏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和幸福的,因為,媽媽往生了,他沒有放棄和沮喪,他比戲裡的男主角堅強,他選擇勇敢地生活下去。

韋宏原本有一輛腳車,他每天靠腳車來回學校,然而,腳車被偷了之後,他沒錢買新的,老師知道了,便拿出馬幣二百令吉,爸爸也掏出積蓄,籌夠四百令吉給他買新腳車。每次騎腳車出外,當風吹過臉上,他會感覺到很溫暖;因為這份溫暖,韋宏決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省下一角錢,一個月捐三令吉(台幣30元)給慈濟去幫助更苦的人。

「我會很努力讀書,將來才有能力回饋幫助我的人。慈濟的師姑、學校的老師都在幫我,我不會忘記的,我會飲水思源,會永遠記得有一天,我也要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是韋宏領了新芽助學金後的期許和心願。【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金香 吉隆坡報導 2011/10/3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