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了右手的女孩 比我健康

2012-09-16   | 孫福全
少了左手臂的鈺珊(右),目不轉睛地看著少了右手的心誼(左)教導她剪紙,心誼更是耐心地引導鈺珊。(攝影者:蘇特興,地點:馬來西亞巴生靜思書軒,日期:2012/08/25)
「因為真心讚美,三分的表現,給予十二分的鼓勵,陪同孩子一起感受,一起成長,所以陳心誼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樂觀開朗!」在媽媽林珀朱的陪同下,「忘了右手的女孩」陳心誼前往馬來西亞巴生靜思書軒,與大家分享她的成長歷程,而心誼媽媽在分享過程中的真情剖析,也成了家長們互動的另一焦點。

面對肢體上有殘缺的孩子,父母總是在一番掙扎之後,才得以放下愧對孩子的心理包袱。而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塑造孩子心智成長正向與否的一個轉折點。「忘了右手的女孩」陳心誼,在父母的眼中是一名四肢正常的孩子,爸爸媽媽不因為她在肢體上的殘缺,而在教育上降低標準!

菩薩派來的「天使」

心理建設正向且態度積極的陳心誼,經常跟隨志工爸爸參與慈濟活動,耳濡目染之下養成同理心和慈悲心。除了承擔靜思書軒小志工,還在生活上扮演散播歡樂和笑容的小天使。

當右手碰上左手,心誼(左)和鈺珊(右)快樂地展示兩人一起完成的作品。(攝影者:蘇特興,地點:馬來西亞巴生靜思書軒,日期:2012/08/25)
「面對肢體殘缺的孩子,父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偉大,是菩薩派他們來考驗父母親的。因為他們會有自卑心,父母要時時給予他們讚美的話,讓他們覺得自己和常人無異,重拾對自己的信心。」

另一位因醫療疏忽而少了左手手臂的五歲小女孩黎鈺珊,在《光明日報》記者的連繫之下,經過心誼與媽媽的同意,讓鈺珊和心誼兩個獨臂女孩相見,也創造機會讓鈺珊的爸爸黎健椅和心誼的媽媽林珀朱進行交流,雙方家長分享如何平衡孩子身心靈的健全成長。

「我很讚歎心誼媽媽的智慧,她有方法讓心誼很正面的去面對少了一截手臂的生活。除了向她學習如何教養心誼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從心誼媽媽身上,學習父母應有的正面心態,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對她的關愛,進而減少了自卑感。」

因為父母對鈺珊的全面呵護,導致鈺珊無法自理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看到心誼在媽媽進階式的訓練之下,可以自己剪指甲,穿襪子且心智積極,黎健椅希望鈺珊也能夠從心誼身上看到樂觀和自信。

堆砌愛心的「堡壘」

「家庭是孩子永遠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父母也應該在言語上給予他們正面的教育思維。」

樂觀的心誼(右)在跟鈺珊互動時,不時逗她開心。心誼的善良和樂觀,讓黎健椅學習到父母應有的正面心態,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成長。(攝影者:蘇特興,地點:馬來西亞巴生靜思書軒,日期:2012/08/25)
心誼的媽媽向來不以「你好勇敢」、「你真了不起」來稱讚心誼,因為那是大人的觀點。取而代之的是以「你好棒哦!」來作為心靈復健的愛語。除了在言語上的建設之外,父母都是以感同身受的心來體會心誼的心靈狀態,媽媽還時時為心誼打「心靈預防針」,讓她在面對人群時更有自信心。

「一般上,當小朋友看到肢體殘缺或受傷的孩子,當下不是起同情心,而是好奇心,小朋友們都會好奇她怎樣生活?所以,父母要經常教導孩子們如何應對異樣眼光,並和孩子一起出席殘障人士的講座會,讓他們體會肢體殘缺不是一種障礙,幫助孩子重燃希望和信心。」

因為擔心鈺珊長大後要面對更多的人,爸爸黎健椅把心誼媽媽的分享聽在心裡,也開始思索教養鈺珊的方向。

「因為受到家人的格外呵護,加上心裡建設的不足,導致鈺珊膽子比較小,也缺乏安全感。這幾年來,雖然有看到孩子在進步當中,和家人的互動也很好。但今天和心誼媽媽的交流,讓我學到更多為人父母在教養孩子上所應持有的態度和行為。」

獨臂女孩的「純真」

黎健椅(左)向陳媽媽(右)學習培養孩子的正確教育和方向,陳媽媽也樂意分享更多教養女兒的教育。(攝影者:蘇特興,地點:馬來西亞巴生靜思書軒,日期:2012/08/25)
孩子純真的認知和大人所看到的苦相不盡相同。然而,透過父母的愛心堆疊和同理心的陪伴,讓孩子不因為自己在肢體上的殘缺而感到氣餒。反之,四肢健全的小朋友,還能透過模擬心誼的真實遭遇來激發自己的內在潛能。

「鈺珊,姐姐教你做手工。我們先把這一張紙折對半,然後壓著。另一隻手拿著剪刀沿著紙的邊緣剪下去,之後慢慢打開剪好的部分。看,是一座城堡耶,這個送給你!」

面對比她小五歲的鈺珊妹妹,十歲的心誼很有耐心地給予指導。不難發覺心誼的善良和樂觀,是從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所得而來。儘管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都同樣面對少了一截手臂的命運。今天他們喜相逢,天真的笑容裡,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

當心誼接受採訪被問及如何面對自己的遭遇,勉勵其他小朋友要常懷感恩心時,她一臉淡定的說:「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不去看自己沒有的!」

經後天而養成樂觀心態的心誼,是爸爸媽媽給予她最好的生命禮物;因醫療疏忽而失去一截手臂的鈺珊,也將因爸爸帶她一起參與當天的交流活動,而更有智慧的充實她幼小的心靈,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孫福全 馬來西亞巴生報導2012/08/2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