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洗碗工低薪 我們傻嗎?

2012-09-22   | 張惠真
慈濟環保志工劉荷花和彭運蘭先在鰂魚涌街市(市場)身體力行,當鋪檔老闆習慣的要抽撕膠袋來裝食材時,他們搖手說:「不用、不用,請你幫我放在我的盒子裡。」(攝影者:陳維輝 地點:香港北角北角春秧街 日期:2012/08/23)
「您會不會覺得我們這些人很傻?」喊了一天「膠袋,NO、NO、NO!」、「愛子孫、救地球,不用膠袋!」港島慈濟志工不禁問商販協會主席,向街坊商家推動拒用膠袋(塑膠袋),向川流不息的人潮宣導,旁人看來是不是件傻事?

收費政策倡環保 自身拒用更好

自2009年香港推行膠袋收費政策,許多店家和超市都不再提供免費的塑膠袋,但根據統計,全港整體塑膠用量卻增加近三成。在香港這個地狹人稠的環境,環保意識的認知與實行刻不容緩,因此慈濟港島區環保志工,發起在街頭推動拒用膠袋的宣導活動。

從「少用」、「重用」、「不用」到「拒用」,慈濟志工向路過買菜的民眾尋求支持,並把一張張宣傳單貼在店面醒目的地方,希望買賣雙方都能對地球環保付諸行動。慈濟志工們也在日常生活中,採買豆腐、麵條、和蔬菜時,也會「以身說法」,當鋪檔老闆習慣的要抽撕膠袋來裝食材,志工就搖手說:「不用、不用,請你幫我放在我的盒子裡。」

志工自備環保盒裝豆腐、裝粉麵等,其實更好攜帶;換另一家菜檔,志工自備塑膠袋把採買的番茄、馬鈴薯、芹菜、白菜等等通通裝在同一袋。看了志工的行動,幾位外藉的家務助理也都起而效法,也跟鋪頭老闆說:「裝在一起好了!」志工稱許她們時,大夥兒微笑表示會照著做,因為這舉手之勞的動作,對保護地球環境有大大的助益。

邊宣導邊收善款 鄰里之愛擴成地球之愛

9月12日早上八點多,港島區環保志工在北角春秧街集合,擺放一小張桌子、綠色分類回收袋和環保宣導易拉架。附近街坊紛紛提著回收的資源過來交給志工回收,可見這個從2010年11月開始運作的環保點,它的存在和它帶動的效應已深植民眾心中。

廖秋蓮(左一)、彭運蘭師姊(左二)、林鑾鳳(左三)手持導海報,向店家宣導拒用膠袋,希望買賣雙方都能對地球環保付諸行動。(攝影者:陳維輝 地點:香港北角北角春秧街 日期:2012/09/12)
志工林發金接引許多好友一起來做環保,對街的水果攤老闆娘李利元非常認同慈濟的環保行動,在她的鋪檔後頭空出一個位置,特地用來堆放平常回收的資源,環保志工許麗娜每天利用晨運的時候,撿拾的膠樽(塑膠瓶)有時多到兩大袋,就會拿到這裡來擺放,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段,非常感恩她們是無所求地護持環保。

志工陳明麗、林鑾鳳、曾曼華、彭運蘭、廖秋蓮手拿「拒用膠袋」的宣傳海報,一一向店家說明宣導活動意義,走過海味店、中藥店、布莊、服裝店、花店、雜貨店、魚檔、肉販、菜檔……等等,店家都表示認同和支持。

林鑾鳳一邊做宣導且一邊收善款;廖秋蓮到慈濟會員王小姐的花店宣導時,王小姐一邊為客人包裝花籃、一邊喊起口號 :「做環保、救地球!」一家中藥行的老闆一邊為客人配藥,一邊說:「好啊、好啊,我很認同!」一家布莊老闆也說:「我們也是常常把還可以用的膠袋,都撿起來再用一次」。

志工跑店家宣導 商販主席肯定

「我知道你們是從臺灣傳過來香港的,可以讓多一些人早一點知道環保的好處。」看到慈濟志工的宣導,北角商販協會的黃偉泉主席表示:「我一定支持環保這個運動,亦希望政府要對環保多重視!」

志工問黃主席:「您會不會覺得我們這些人很傻,一直在這邊講?」

環保志工在春秧街喊出 [救地球、積福又醒目] 等口號。(攝影者:陳維輝 地點:香港北角北角春秧街 日期:2012/09/12)
黃主席說:「不傻,讓多一點人知道,這樣很好。他們以前以為環保這個是要賺錢的,現在她們知道妳們不是在賺錢,做環保是對大家都好的。」

體積蓬鬆的塑膠袋,回收的價錢一公斤只有港幣三毛錢(約臺幣一元一角),使得回收管道和意願極度低落,但是隨處取得,加上任意丟棄,對地球而言卻是再多的金錢都換不回的傷害。

一天的活動結束,志工們收集了體積無比巨大、得用車子載送的膠袋堆,環保志工黃濱玲數著從回收商那兒換回的幾張薄紙鈔說:「曾經有人說,現在最低工資是二十八塊錢港幣,如果是洗碗,那一個鐘頭也有五十塊錢,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不去洗碗呢?會比這個錢還更多!」

黃濱玲又說:「上人的理念是在救地球,我們在意的不是這個金錢,而是保護這個地球,免得地球受毀傷,而且要自己跟著來做,希望我們也能做到像臺灣那樣,為下一代留一個乾淨的地球。」

一個早上,志工汗濕了,手痠了,衣服也髒了,但是大家臉上掛著的是辛勤付出之後滿足的笑……【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惠真 香港報導 2012/09/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