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長流汗 體會貧窮幸福

2012-10-10   | 娜卡米 娜燕莎
副省長佛思科全程參與整個的發放,是親自發放大米給領取的鄉親的政府官員之一。(攝影者:娜燕莎,地點:菲律賓黎剎(Rizal)省,日期:2012/07/28)
「因為毛毯對我的意義重大,它提醒著我,慈濟在我們一無所有時,對我們伸出了援手。」2008年7月,住在馬加智市的潔思卡,因為一場大火燒毀了家園,慈濟志工及時送來民生用品,讓她將藍天白雲的身影銘記於心。不料2011年4月社區再度發生火災,潔思卡只搶救到了慈濟毛毯和鍋子。

2012年7月28日慈濟在菲律賓黎剎(Rizal)省的大米發放,假黎剎省若迪格斯鎮(Rodriguez) 聖伊西德羅里(San Isidro) 小學的體育館內舉行。當天共有3947戶家庭受惠,每戶收到來自臺灣的白米各20公斤。

重要課題 勝大米之愛

進行大米發放前,慈濟志工介紹慈濟基金會的緣起與創辦人證嚴上人。鼓舞人人在心中種植善苗,帶領人人祈禱,祈願社會祥和,人人免於災難。發放現場,慈濟志工李偉嵩向民眾們分享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權利,而是一份真誠的愛心。」慈濟真誠的愛是不分他、你、我。

整個的大米發放活動,共有110位菲籍和華裔籍的慈濟職志工,以及由黎剎省伊納列示省長(Casimiro Jun Ynares III)與副省長佛思科(Frisco San Juan Jr.)所帶領的官員們一同協助整個大米發放活動。

副省長佛思科全程參與整個的發放,並且親自發放大米給領取的鄉親,從親自將大米給每一個鄉親時,他表示學到人生重要的事情,沈甸甸的大米雖讓他汗流浹背,但也看到民眾的笑容。「我想他們幸福的感覺,並非只是來自於收到一份大米的愛,更重要的是他們學到人生的道理。」副省長佛思科總結地說。

三十六歲的潔思卡(Jessica Soria)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潔思卡不禁回想起四年前的經歷。(攝影者:娜卡米,地點:菲律賓黎剎(Rizal)省,日期:2012/07/28)
信奉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百甘(Baikan Muhammad),她完全不知道這個佛教團體到他們社區要做什麼事,甚至連佛教是什麼樣的宗教都不了解。但聽了慈濟的緣起後,她逐漸明白高興地說:「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深烙我心,特別是『世間有兩件事不能等,行孝和行善。』」慈濟志工帶領現場的鄉親們一起祈禱時,百甘沒有任何顧慮,隨著志工一起祈禱。她表示:「你們有你們的神,我們有我們的阿拉,但這並沒有衝突,我們同樣是一分虔誠心。」

十四歲的瑪吉(Margie Balse)在鄰居的陪同下,靦腆地將一張領米券歸還給志工。瑪吉是在志工挨家挨戶分發領米券時,不小心拿到兩張,但誠實的她並沒有憑著領米券拿兩袋大米,因為她知道這一張領米券可以多讓一個家庭獲得溫飽。

資源回收 回饋的力量

這次慈濟發放大米,一袋的白米足夠三個星期不用買米,省下買米的費用大約四百元菲幣,足以他們支付水電費等。薩歐妃一家經濟拮据,因為一天的工資僅僅兩百八十元菲幣,是全家主要的收入來源。薩歐妃第一次知道慈濟是在2008年計順市(Quezon City) 達馬央拉基里(Barangay Damayang Lagi),當時住家發生火災事故,慈濟前往進行發放與協助時,才對慈濟有所認識。因為了解慈濟基金會對於鄉親急難救助的情況,她前來接受大米前,細心地準備了一些舊衣和書籍,同時給了慈濟。

「我只能用這微不足道的方式,來幫助慈濟推動社會救助的活動,即使沒有一點價值,也是我略表心意感謝慈濟幫助我。」薩歐妃說。

三十二歲的薩歐妃(Salve Guindatuan)兩度接受慈濟幫助,在收到大米發放的領取卷時,她告訴鄰居們並且鼓勵她們,回饋給慈濟基金會最好的方式,就是協助慈濟進行環保回收的活動,將收集的回收物捐贈給慈濟以聊表心意。她帶著平日收集的回收物,希望藉著微薄的力量來回饋。當地居民進行回收的物資有PET寶特瓶305公斤,洗髮精、洗衣精或家中清潔製品等塑膠容器52公斤,錫罐12公斤和玻璃9.5公斤。

她自信地分享給鄰居朋友們,慈濟在得知有人遭逢火災事故時,會快速抵達並且適時適宜地提供所需的民生物資,以幫助受災戶儘速恢復往昔的生活。【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娜卡米、娜燕莎 翻譯:許方玲、黃解放 菲律賓報導2012/07/28 )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