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橋 串起了希望

2013-01-20   | Galvanos
學生們得乘木筏才能到達學校,上學才不會遲到。(攝影者:Rangga,地點:Desa. Tarajusari, Kec. Banjaran, Kab. Bandung Selatan,日期:2012/09/23)
印尼萬隆地區班紮拉響市達拉朱薩里和丹戒沙利村之間,隔著一條十七米寬的芝尚貴河。2002年,當地居民在河上搭建了一座竹橋,方便彼此進出。

大水斷橋 居民無力重建

芝尚貴河平日只有三十公分至一米深,然而一旦下雨河水暴漲,水深就會高達五、六米,而且水流湍急。2005年,一場豪雨導致芝尚貴河氾濫成災,水面高出陸地六米多,造成竹橋倒塌。同年,印尼軍隊立刻重建橋樑。但在2009年,橋樑再次因水災而倒塌,這一次從邦亞冷安(Pangalengan)來的水災帶走了橋樑材料,也淹沒了住在芝尚貴河邊的房屋。

因為考慮到所用的材料都是竹子或木材,下豪雨時根本抵擋不了芝尚貴河河水的沖擊。因此,從那次淹水後,再也沒有人重建橋樑。

然而橋樑的存在,對當地居民而言,在經濟發展或時間運用都有相當大的幫助;而對小孩們而言,可以幫助他們在求學中縮減路程。由於經濟發展中心與學校都位於丹戎沙利村,如果沒有橋樑過河,達拉朱薩里村的居民就得走三公里的路,才能到達丹戎沙利村。有不少的村民及小孩為了工作和上學,常叫出租摩托車服務,但一趟就得花上五千印尼盾(約十塊多台幣)。
印尼軍隊少將索尼維嘉嘉,身為西利旺義第三軍區隊長,在芝尚貴愛心橋碑文上簽名。(攝影者:Rangga,地點:Desa. Tarajusari, Kec. Banjaran, Kab. Bandung Selatan,日期:2012/09/23)

瞭解困難 愛心齊聚合建橋

慈濟萬隆聯絡處志工得知此消息後,於2012年4月23日直達現場勘查。經評估後,一致通過同意為當地援建一座堅固的橋樑,村民們這四年來的願望,終於有機會實現。

6月2日橋樑奠基典禮於萬隆地區班紮拉響達市拉朱薩里村舉行,這天也是西利旺義(Siliwangi)第三軍區成立六十六周年紀念日。這座垂吊式的橋樑是由慈濟基金會與0608萬隆駐軍司令部、及社會團體,共同合作籌建,將有二十米長與一點五米寬,命名為芝尚貴愛心橋(Jembatan Cinta Kasih Cisangkuy)。預估可以使用超過百年,並具有耐衝擊、耐侵蝕的設計,此外還能承受二十噸的重量。

建築工程從2012年6月8日起建,四十天後的7月16日完工。原本橋樑將在8月正式啟用;但因為碰到齋戒月及開齋節,典禮延後至2012年9月23日舉行。當天9點30分(印尼西區時間),西利旺義第三軍區司令印尼軍隊少將索尼維嘉嘉宣佈「芝尚貴愛心橋」正式啟用,接著與萬隆慈濟支會負責人李振建(Herman Widjaja)一起在碑文上簽名。

索尼維嘉嘉認為,如今有了這座橋樑,當地的學生上學再也不用繞了一大圈的路,並且能準時到達學校。「尤其是正在求學的小朋友們再也不用受河流的阻礙,也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如果過橋需要30分鐘,那麼這座橋就幫我們省下1個小時的時間了。當地的農業產品也可以運到城市裡去賣,這樣就能提高村民的經濟,村民的經濟提高當然社會福利也跟著提高。」
2012年9月23日在南萬隆縣班紮拉鄉達拉朱薩里村的多用途廣場,萬隆慈濟聯絡處負責人李振建,在發放典禮中,象徵性地將援助物資交給達拉朱薩里村民。(攝影者:Rangga,地點:Desa. Tarajusari, Kec. Banjaran, Kab. Bandung Selatan,日期:2012/09/23)

啟用典禮 濟貧物資同步發放

當天除宣佈橋樑啟用以外,慈濟志工也為達拉朱薩里和丹戒沙利村的五百戶貧民發放援助物資,每份有五公斤大米、十包方便麵和一公升食用油。有六十名志工參加這次的發放活動。在物資發放前一星期先發放米券,9月16日即有十六名慈濟人和班紮拉響0910軍支區轄區司令部共同合作,事先到當地發放米券,而且這些接受發放的居民,先前都已經完成訪視的評估。

一位達拉朱薩里五十五歲的村民爾曼(Eman),接受慈濟的援助物資感到十分慶幸:「領到發放的物資讓我深感自己真有福氣,我獲得很大的利益,因為這些物資減輕生活固定費用,尤其是像我這樣的貧民。」

對育有五個孫子的爾曼,這回發放活動對他的利益,不只是物質方面,還有心靈滿滿的喜悅。身為警衛的他,每個月的固定收入是八萬印尼幣(約266元台幣),他表示雖然物資會用完,但慈濟志工的誠心關懷與傳播善念會永恆存在他的心中。

「我要謝天謝地,十分感謝慈濟的幫助,雖然是宗教不同,但慈濟虔誠祝福又尊重的態度援助居民,因此我們也能安心和歡喜的接受。我祝福慈濟志工們能得到更好的福報。也希望這樣的援助活動能持續關懷在這裡的貧苦人。」爾曼補充說道。

爾曼感覺到橋樑的建築讓原來被分割在兩地的地村莊,終於能再銜接起來,拉近村民之間的關係,而且通過橋樑使得原本遙遠的路變得更近了。
阿蓬(Apong)是一位當地流動冰淇淋攤販,也因芝尚貴愛心橋樑建造完成獲益很多。(攝影者:Rangga,地點:Desa. Tarajusari, Kec. Banjaran, Kab. Bandung Selatan,日期:2012/09/23)

橋通了 冰販生活不再奔波

阿蓬(Apong)是一位當地流動冰淇淋攤販,也因芝尚貴愛心橋樑建造完成獲益很多。橋樑還未建造之前,他得推著攤販車走過很遠很遠的路才能抵達目的地。雖然阿蓬不是兩個村莊的村民,但他的生活收入來源就從這兩個村莊賺得,他一天的收入不固定,是二萬五印尼幣(約83元台幣)至四萬印尼幣(133元台幣)。

為了滿足生活的需求,阿蓬就不得不選擇當流動冰淇淋攤販。自從1978年起,他就開始做買賣,年輕時他可以一天內推車販賣走遍兩個村莊。他每天從早上九點到中午十二點,會在達拉朱薩里村國小把冰淇淋賣給小學生們。當學生們下課之後,阿蓬就移到別的地方,到處走動走遍了達拉朱薩里村,每走遍一個村莊就耗費了兩個小時。為了能多賺幾個錢來滿足生活的需求,即使需要走多遠的路,他也願意。

但是年紀漸大,體力漸不如前,現在的阿蓬已經六十歲了,他不能再走遍遙遠的路了。一天內他只能在達拉朱薩里村擺攤做生意,有時候他也得決定要在哪個村莊擺攤,因為選對的地點會影響一天的收入。
阿蓬(Apong)賣冰給孩子們,他的生活收入來源就從達拉朱薩里和丹戒沙利村賺得。(攝影者:Rangga,地點:Desa. Tarajusari, Kec. Banjaran, Kab. Bandung Selatan,日期:2012/09/23)

「我要謝天謝地,感恩慈濟為我們建立這座橋。對我這小販幫助不少,能讓家庭經濟好轉,雖然以前必須長途跋涉,但現在感到十分幸福,感到幸福的人不只我一個而是班紮拉響的所有居民。」阿蓬說道。

自從芝尚貴橋樑建立後,現在阿蓬可以在兩個村莊做生意。目前雖然沒有很多收入,但他有信心幾個月之後能有很大的裨益。

「愛心橋對我影響很大,以前必須從早上六點出發,現在七點或八點出發就可以,就因為有這座橋樑,我不用繞過遙遠的路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上午或晚上我也可以更快到家。」阿蓬補充說道。

芝尚貴橋樑真正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問題,也便利學生們上學,慈濟志工希望這座橋樑能不斷接連居民與慈濟的親密關係,用愛灑播成為人與人之間一座美麗的橋樑。【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Galvanos 李莉妮譯 印尼萬隆報導 2012/09/2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