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死靠得我們這麼近

2013-07-14   | 黃詩筠
來到馬大醫院,腳踩乳白色地磚,一路往電梯的方向走去;轉至加護病房的廊道,即使是晚間,人群依然穿梭其間。

相遇在同一個時空下

行動不便的、獨自呆坐一旁的、手推輪椅的病患家屬,拄著拐杖或輔助器行走的病患,表情各異;有者呆若木雞、有者憂愁、有者茫然、有者微笑牽強。不同膚色、不同言語的交談,就如電視情節般的戲碼正上演著,我看見了生命的苦相。

這群擦肩而過的過客是帶著何等的感受,「穿梭」在醫院的各個角落則不得而知。顯然各自蘊藏著不同人生故事的人們,因有緣而在同一個時空下,不期而遇。

一同前來的訪視夥伴,殷殷輕聲叮嚀:「注意自身的衛生,讓加護病房的病患得以減低受感染的機率。」理智的思考,伴隨著感性的情緒感受,這一趟的訪視,除了關懷的動作,似乎再次給予自身探索生死的機緣。

烙在心中的那一夜

詢問櫃檯的值班護士,確認了病房的所在地。忐忑不安的心,隨著躊躇的腳步來到了病房,看見了昏迷的你,心想,「前陣子還好好的一個人,並無任何徵兆的無常,怎麼說來就來……」

黝黑瘦弱的身子,昏睡在雪白的病床上;病床前的我,映在心裡的是憔悴顏容。時間像停止了般,而空間卻更讓人感覺空蕩與無止境。

何謂生命?冰冷的加護病房裡,身上插滿管子的你,半閉雙眼,靠著呼吸機呼吸。喊著你的名字,是否聽見了我們輕輕的呼喚?眼角似乎留有淚痕,替你擦拭的瞬間,眼淚卻忍不住在眼裡打滾。

隨行的一位資深訪視志工站在床旁,右手溫柔地輕撫著你,緩緩地一邊念著阿彌陀佛,一邊叮嚀:「你要放下,隨著菩薩到一個無病無苦的極樂世界,好好休息吧……」

我忍不住走到門外拭淚。那一次撫慰的動作、那幾滴心酸不捨的眼淚,在那一夜後,烙印在我的心中。

把握當下回歸簡樸

兩個星期後的某一天,手機稍來的消息,「她走了,淩晨時分的事。親人在之前都有來看望她。祝福她,早日換個健康的身體,再回來做個人間菩薩……」

回想起,你曾為情所困,自三樓一躍而下,大難不死,尿道失去了正常功能,自此需裹尿片過餘生。更不幸的是患上了需長期服藥的精神分裂症,被安頓在精神療養院。

不能正常生活與工作,不能與親人團聚。空洞的眼神,像似失去了尋找生命存在的動力。活著時所承受的身心煎熬,如今悄然離開了繁華的人世,算是解脫吧!

生死,像似遙遠,卻總來得讓人措手不及。無常的示現,是否就能藉此體悟生命的意義?而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從人類的誕生至古文明的崛起,生活只為了生存,衣食住行成了生活的重心,而古人純樸及簡單的生活,在現今的社會已不復存在。

其實,實在的生活很簡單,真正的生活對每個人也都是一樣的,生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餐餐不離,鍋碗瓢盆天天見面,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喜怒哀樂隨處可見;唯有用心活在每一個當下,若有因緣福報遇見佛法,就要學會放下與釋懷,脫離病苦,相信總可得善終,生命在結束的那一刻,才會了無遺憾。

生命最終極的答案

一名深受敬重的法國修女馬內利,用其一生服務人群的智慧,為生命做了個註腳,而其道理,恰如證嚴上人與佛法的真理,不謀而合。

修女說:「生命最終極的答案,並不在科學進展和理性之中;唯有愛的行動,在關切、付出和分享當中,每一個生命才得以完整,人類靈性的光芒才得以晶瑩綻放。」

一趟臨終關懷行,見證生命的凋零,思索活著的一刻,生命的意義及人生的方向;腦海浮現上人的循循善誘:「生命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若能善加發揮生命的使用權,就能擁有一個快樂、自在的人生。」

有生之年,隨著因緣福報遇見了佛法,學會放下與釋懷,盼能得到菩薩的加持與指引,擬好人生藍圖,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一步一腳印,踏實地走完這人生路。

(文:黃詩筠 本文摘自:《馬來西亞慈濟世界》157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