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12個好人 世界就會平安

2013-09-05   | 陳金香
黃煒軒(左)的堅定心又一次感動了媽媽,也感動媽媽的朋友,於是,大家紛紛要成為煒軒的好人。(攝影者:陳國雄)
「請問師姑師伯、叔叔阿姨,您們要幫師公上人找好人嗎?」六歲的黃煒軒與媽媽站在臺上,手持一疊慈濟的會員表格,開心地等待著。臺下的民眾笑著給予鼓勵的掌聲,在掌聲中,有一位阿姨舉手,煒軒走過去,滿臉笑容的遞上表格。

其實,阿姨已是慈濟會員,也就是煒軒口中的好人,但阿姨卻願意去找好人,像煒軒一樣,不斷地找好人,讓世界都充滿了好人。

儘管只是一位阿姨當場舉手,煒軒一點都不失望,他一直笑瞇瞇地,似乎深信在場的都已是好人,也相信這些好人一定會再去找好人。

堅定一念茹素心

煒軒是黃媽媽唯一的孩子,也是她的心肝寶貝,更是她的「修行老師」。她難忘三、四年前,當她參與禪修而深信因緣果報,決定茹素以控制自己的口欲時,煒軒卻不捨媽媽每餐吃飯都不吃魚肉,總會特地夾魚肉放在媽媽碗裡。

「我說媽媽不吃魚,但他就是一定要夾給我。記得一次帶他去怡保玩,順道去餐館吃香港點心,他就拿了一粒叉燒包放在我面前說:『媽咪很久沒吃叉燒包了,會忘記叉燒包的味道哦!』我堅持不吃,還和他說不要這樣做,他看我真的不吃叉燒包,很失望呢!」

黃媽媽說,煒軒自小就是無肉不歡、也愛吃魚的孩子,尤其是愛吃叉燒,所以,看到媽媽不吃叉燒包,他很擔心媽媽會不記得叉燒包的味道了。

黃媽媽娓娓訴說與孩子的點點滴滴,溫柔的聲音充滿對孩子的愛與感恩。 (攝影者:黃寶發)
黃媽媽堅持茹素卻不強迫孩子也茹素,她覺得一切應該要隨緣。沒想到,去年(2012年)在慈濟大愛幼兒園所舉辦的浴佛活動中,煒軒在學校分發的齋戒卡填上茹素10,000天。回家後告訴媽媽,從今以後都不要再吃肉。

聽到煒軒要吃素,家人都很驚訝,同住的外婆特地煮了煒軒最喜歡吃的魚,並將魚放在他面前,百般勸說要他吃;煒軒並沒有因為心愛的食物在眼前而動搖茹素的心,他反而對外公、外婆說:「公公、婆婆,您們還吃肉,難道您們要將您們的肚子變成動物園嗎?」

原來,煒軒在幼兒園常看證嚴上人開示,也常聽老師說,吃肉、吃魚好比把動物的屍體吃進肚子裡,吃越多魚肉,肚子的動物屍體也越多,在他的小心靈裡,覺得充滿動物屍體的肚子就像動物園一樣,到處都是動物。

黃媽媽見孩子要茹素,以為這只是孩子一時的興致,可是,今年5月,當煒軒又拿著齋戒卡回來,問她卡裡寫的「生生世世」是指什麼?媽媽解釋那是一輩子又一輩子又一輩子、不斷不斷要吃素。她講完後,也沒特別留意,直到第二天她打開齋戒卡,竟然看到煒軒在「生生世世」的字眼旁打勾,當下,黃媽媽非常感動,她看到孩子的心已經長出慈悲的嫩芽了。

孩子茹素的心真的很堅定,反而是媽媽做了有悔於心的事。有一次和孩子到澳洲遊玩,那裡的素食館很少,媽媽擔心孩子在這十天旅遊裡,會因為要茹素而麻煩親戚,也擔心會營養不均衡,所以,每天在吃早餐時,媽媽都騙孩子說,麵包裡面的火腿片是素的,可以吃!

煒軒每天都將夾有火腿片的麵包吞下肚。然而,旅遊回來後,煒軒卻對媽媽說:「媽咪,我知道那麵包裡的肉不是素的,您為什麼要騙我?以後,不要這樣做了。」

孩子一本正經的態度讓黃媽媽汗顏,也才發現孩子是不想她擔憂而勉強自己吃肉,黃媽媽當下懺悔不已,也向孩子道歉說,以後,絕對不會騙孩子吃肉了。

煒軒不讓媽媽買真皮做的包包,特地用塑膠袋做包包送給媽媽,還跟媽媽說:這就是名牌包包了。 (攝影者:黃寶發)
煒軒茹素的決心連家人也跌眼鏡,家人以為煒軒要茹素是為了要穿小天使的衣服。幼兒園為了鼓勵學生茹素,老師們設計一件小天使衣服,如果能吃素一個月,就可以穿上小天使的衣服拍照。沒想到,穿了小天使衣服拍照的煒軒,依然堅守一念茹素心,一年多來始終不吃盤中魚肉,他的動物園論更影響外公、外婆也願意在家和家人一起吃素。

明年煒軒就要上小學了,他告訴媽媽,上了小學還是會茹素,如果學校沒有賣素的食物,他請媽媽幫他準備素食帶去學校吃。

一生無量的精神

黃媽媽欣慰煒軒茹素後,慈悲心也漸漸增長。她憶述有一天,帶煒軒逛百貨公司時,看上一個真皮包包,便問煒軒包包美嗎?媽媽可以買嗎?貼心的煒軒回應:只要媽咪喜歡就買吧!

可是,當媽媽拿著皮包要到櫃檯付錢時,煒軒突然拉著媽媽問:「這個皮包是用什麼皮做的?」媽媽說是小牛皮做的!一聽是用小牛皮做的,煒軒馬上大聲說:「不可以買!不可以!」

煒軒告訴媽媽,老師說用牛皮做的皮包,牛會痛呀!也不可以穿鱷魚皮做的鞋子哦,鱷魚也會痛呀!煒軒的言語驚醒了媽媽,她既慚愧自已還沒擺脫欲望,也感恩孩子又教育了她,於是,她把真皮包包放下,對煒軒保證說:「以後,媽媽都不用真皮包包,媽媽用環保袋。」

細心的煒軒為了要讓媽媽開心,他悄悄用塑膠袋做了一個手提包,裡面放了幾粒糖果,包包外還黏著一粒巧克力糖。他把自己親手做的塑膠包包送給媽媽說:「這是我送您的名牌包包!」黃媽媽接過孩子的包包,再次深受感動。她體會到孩子漸漸長大,但也一次次給她修行的科目。像最近,孩子發願要找十二個好人,又讓黃媽媽體會到一句靜思語:「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當煒軒(左)在呼籲要幫師公上人找好人時,有一位阿姨響應舉手,煒軒走過去,滿臉笑容的遞上表格。(攝影者:林俊伐)
那天,煒軒從學校回來,問媽媽是不是慈濟會員?媽媽說暫時還不是。煒軒就有點急了,他說,那要如何能當慈濟會員呢?媽媽對孩子說,把竹筒帶去學校,然後請老師為你填下表格就行了。同一個晚上,煒軒告訴媽媽,他要去找十二個好人。媽媽問煒軒為什麼要找十二個好人?煒軒告訴媽媽:「師公上人說,如果世界上的好人多,世界就會平安。」

黃媽媽越聽越驚訝,第二天打電話與老師確認,才知道老師向學生們述說師公上人很擔心惡人多、好人少,天下就會不平安,所以,師公上人要大家去找好人(招募慈濟會員),只要人人是好人,世界就會平安。當時,有學生舉手說要募一百個好人,煒軒也舉手,但他的目標是十二個。

黃媽媽聽了,明白上人要大家找百萬好人、好菩薩是要淨化人心,啟發人人的善念。因此,當煒軒將自己心愛的撲滿拿到幼兒園交給老師,並表示要用撲滿裡的錢捐款成為好人(慈濟會員)時,媽媽並沒有阻止,反而無限歡喜。

之前,煒軒一直不捨在學校的竹筒裡發好願助人,因他覺得錢只能投在「我家」的竹筒。但現在,他卻有了喜捨心,願將錢捐出去幫助人。所以,當媽媽聽見孩子發的十二個好人的願,媽媽希望能助孩子圓這十二個好人的願。

「我把孩子的心願放上網絡的臉書,呼籲朋友們成為我家孩子的十二個好人之一,結果,不到二天就有來自怡保、太平、中國廣州和澳洲的朋友願意做孩子的會員,一下就募了十個好人。剩下二張表格,我要孩子自已去募。」

想讓煒軒體會募款募心的歡喜,黃媽媽把二張表格交給他。他也無畏懼的跟隨外婆到公司裡,向外婆的同事募心。小小人兒的他到處問人:「要不要成為好人?」有的點頭、有的視而不見。陪伴他前往的外公擔心小小心靈受傷害,回來告訴女兒,煒軒募款遇到冷待的事。

黃媽媽在眾人面前擁抱孩子,感恩孩子給她的愛與祝福,更期許孩子要把對媽媽的愛散播出去給更多需要的人。 (攝影者:黃寶發)
黃媽媽也擔心地問孩子遇到挫折會不會難過?煒軒天真而樂觀地回答媽媽:「不會難過,因為,還有很多好人在排隊呢!」

孩子的堅定心又一次感動了媽媽,也感動媽媽的朋友,於是,大家紛紛要成為煒軒的好人,十二個好人變成二十一個好人了。

想見真的師公上人

有了二十一個好人,黃媽媽以為找好人就到此為止,沒料到,身為服裝採購經理的她出國出差回來時,發現桌上放著三張會員表格,其中二張填了資料,還有一張沒填。孩子告訴媽媽,他又募到三個好人,有一個叔叔沒上班,所以,還沒填表格……

黃媽媽細問煒軒為何還去找好人,才知道煒軒有一個很大的願,原來,當初煒軒把目標定十二個是他只會用手指算到十二,再多就算不來,但十二並不代表就此結束,而是,募了十二,他要多募十二,多募十二、又再募十二……

要世界平安就要不斷募十二個好人。煒軒的願讓黃媽媽眼眶發紅,她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一生無量的精神。

煒軒一直笑瞇瞇地聽黃媽媽述說,聽媽媽說連遠在臺灣的師公上人也讚歎他的單純與願力,他就想起那天,從電視裡看到師公上人真的在稱讚他,他很開心,便好奇問媽媽,他幫師公上人找了十二個又十二個好人,師公上人會開心嗎?媽媽點頭,煒軒笑的更燦爛了。

當煒軒聽到師公上人說他是精進用心的弟子,他也問媽媽,他是師公上人的第幾個弟子呢?黃媽媽答不出,只說上人的弟子很多很多,煒軒聽了,就要求媽媽帶他到臺灣見真的師公上人,他不要只是在電視裡看假的師公上人。

「媽咪,我要坐在真的師公上人最前面,我要很認真的聽他講課(開示)。」煒軒渴盼求法的神情讓媽媽無比欣慰。她拉著煒軒的手,問:「媽媽牽著您的手一起行菩薩道,好嗎?」

煒軒好奇地問菩薩的工作是什麼?媽媽回答,菩薩的工作就是放下身段、服務人群!煒軒一聽,馬上大聲答道:「好呀!」煒軒稚氣地說,當地球上的人類全是好人時,所有的生靈就會平安,世界也就平安了。煒軒很愛地球,也愛一切動物,他說他也很愛很愛媽媽,每天晚上會和媽媽互道晚安,早上醒來,在媽媽要出門上班前,他也會和媽媽說:「我好愛好愛您,媽咪,您要平安、快樂哦!」

黃媽媽在眾人面前擁抱孩子,感恩孩子給她的愛與祝福,更期許孩子要把對媽媽的愛,散播出去給更多需要的人。

(文:陳金香 馬來西亞吉隆坡報導2013/08/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