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屋翻新 羊舍也能變豪宅

2017-05-26   | Metta Wulandari、陳俐媛

慈濟當格朗聯絡處志工來到伊丁的新家進行愛心訪視,關心伊丁在新房屋裡的生活狀況。(攝影者:Metta Wulandari,地點:印尼茂物縣嘉嘎比達鄉,日期:2017/05/19)

回想起照顧戶伊丁過去的家,讓印尼援建計劃負責陪伴的慈濟志工王福俊表示:「伊丁以前的家跟羊舍差不多,當他有內急時,必須在地上拖著雙腳走到外面的廁所,而且廁所的狀況也慘不忍睹。」而伊丁在這樣的環境下住了將近兩年,直到他接受援建計劃後,現在伊丁在新家過著更舒適的生活。


涼爽新家很舒適 改善居家更安全

2017年5月19日,印尼茂物縣(Bogor)嘉嘎比達鄉(Jagabita)早上的天氣多雲悶熱,但在伊丁的新房子卻感到很涼爽。雖然沒有冷氣機或電風扇,但地板和未上油漆的牆,就足夠讓整間房子散發出涼快的氣息。志工一到伊丁的家後就說:「您的房子真涼快!」伊丁點點頭,笑著迎接志工的到來。

圖為伊丁接受援建前的屋子,簡陋的房屋就像羊舍一般,而屋內更沒有廁所。(攝影者:真善美志工,地點:印尼茂物縣嘉嘎比達鄉)
伊丁搬進新房子已有三個月之久,雖然只是一間簡單的房子,但對他而言,已經比他期待的還要好了。他笑著說:「有廁所在裡面,我就方便多了。」房內有廁所是伊丁家與其他居民家的不同之處。

志工特別為三十四歲、行動不便的伊丁,將廁所設在房內,志工王福俊表示:「伊丁因工作意外導致雙腳癱瘓,以前他有內急,必須在地上拖著雙腳走到外面的廁所,而且廁所的狀況也慘不忍睹。」他也提到伊丁的房屋在接受援建計劃前的狀況,舊的房子長得就跟羊舍差不多。

而伊丁卻在那樣的環境下住了將近兩年,他平時只能在屋裡休息,偶爾爬出來上一下廁所或到附近的小清真寺做禮拜,他能做的事不多,身體的狀況也很糟糕,還好他能與慈濟志工結緣。

訪視關懷幫助他 啟發知足感恩心

自從伊丁接受援建後,王福俊和其他當格朗的慈濟志工經常訪視他,他們給伊丁帶來一雙拐杖,雖然他目前還沒辦法使用拐杖行走,但他下定決心會勤奮用慈濟送的拐杖練習走路。此外,志工在訪視的時候,也會為他帶來物資,每次的關懷中,王福俊都會開導與鼓勵伊丁,希望他能更堅強的面對生活。搬進新家後,志工依然定時關懷著他。

對王福俊而言,關懷照顧戶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他說:「從關懷中,我們可以得知照顧戶的狀況,他們的生活欠缺什麽、需要什麽?」此外,他認為關懷的同時分享勵志故事,能彼此啓發及讓大家懂得感恩、知足。
另一位援建受惠者艾麗高興地笑著迎接印尼慈濟志工的到來,她覺得志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如此的親切。(攝影者:Metta Wulandari,地點:印尼茂物縣嘉嘎比達鄉,日期:2017/05/19)


而當地照顧戶們也非常歡迎志工的到來,伊丁表示:「很開心也很佩服志工不間斷地幫助我們到現在。」另一位援建受惠者艾麗也有相同的感受,她笑著說:「志工能再來,我太高興了,他們就像家人一樣那麼親近。」

陋屋遇雨多漏水 聞苦知福心神安

艾麗與丈夫蘇米納從很久以前就盼望著有新家,但收入微薄,滿足日常需求就不容易了,更別提存錢蓋房子了。回想起之前的生活,艾麗眼眶含淚地說:「以前一下雨,家裡到處都是盆子,因為屋頂多處破洞。」八個孩子的她那時還陷入精神不穩定的狀態,時不時還會被鄰居嘲笑,因為太過在意而無法安眠。

志工不斷的鼓勵與關懷,終於讓艾麗恢復情緒,志工也常常向她講其他照顧戶的勵志故事。志工王福俊曾向她描述伊丁的故事:「在隔壁村有一位叫伊丁的先生,他獨居、沒辦法走路,還是堅強的學習自主。他之前的屋子也極為簡陋,所以艾麗你要更懂得感恩。」艾麗聽了王福俊這番話,她有所感悟並表示:「好的,我現在已經懂得要心懷感恩了,我與家人祈禱許的願也實現了,心神也安定多了。」

透過援建計劃,王福俊希望不只是受惠者可以受到啓發,志工也可以受到啓發,「我們不只是建起受惠者的房子,也建起他們和大家的信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Metta Wulandari、陳俐媛 印尼報導 2017/05/1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