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畢業 父母齋戒一個月

2012-06-07   | 華玉琳 黃秀真
第一次參與慈濟活動的家長蔡棻如,與先生和幼兒班的女兒Rebecca一同在〈十恩〉的這一幕擔綱演出。(攝影者:金祖怡,地點:北加州庫菩提諾,日期:2012/05/26)
因父親工作的關係,今年即將移居香港的黃昱閎,感恩這六年來在慈濟人文學校的歲月。這次把握機會參與《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演繹,母親洪佳璘及父親黃國威感動地說:「這次也陪著兒子茹素一個月感覺很好,他不僅在人文學校把中文學好,同時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夫妻倆表示會繼續讓孩子在香港接受慈濟人文學校的熏陶。

百位人員共同演繹 感動在場千位來賓

十點十分才開始的畢業典禮,卻早在八點鐘前就聽到孩童的歡笑聲,原來5月26日北加州庫菩提諾慈濟人文學校的畢業典禮,添加《父母恩重難報經》經藏演繹的重頭戲,一群充滿活力的慈濟志工早已抵達,為今年的結業暨畢業典禮做最後的準備。

這次演繹共動員120位的人文學校老師、同學及家長共同參與,承擔此劇導演的慈濟志工廖瓊玉表示,學校整年的人文課程都以孝順作為教學主軸,各年級都把《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章節納入課程,老師們每周六都耐心地教導學生如何孝敬父母,因此這次的演繹,可說是庫菩提諾人文學校給全體畢業生的一份禮物與祝福。

一周兩次的密集排練,在短短的三十天內,共聚集全校上百位老師、家長及同學一同共襄盛舉,雖然演繹成員分別來自幼兒班到高年級的學生以及還在上班的家長,但大家都騰出時間參與排練,而要讓活潑好動的學生,配合音樂做到整齊劃一的動作,這才是最大的挑戰。
一向對慈濟人文學校的事項不遺餘力、年紀不大卻有著一頭蒼蒼白髮的池萬國(左),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裡,飾演父親的角色可說是入木三分。(攝影者:金祖怡,地點:北加州庫菩提諾,日期:2012/05/26)


畢業典禮即將在〈最美的笑容〉這首動人旋律的歌曲,配上學生一整年的回顧影片中揭開序幕。將近三十七分鐘《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演繹,不但點醒我們要思親、尊親、行孝要及時,演繹人員絲絲入扣的演出,也感動在場一千位的來賓。

茹素報答父母恩 做孩子的好榜樣

此次參與演出的所有老師、學生及家長為了此次的演繹,發心茹素一個月,而許多家庭都藉此機緣感受到茹素所帶來的喜悅與好處。

第一次參與慈濟活動的家長蔡棻如,與先生和幼兒班的女兒Rebecca一同在〈十恩〉的這一幕擔綱演出。為了讓孩子願意茹素,蔡棻如運用智慧,藉由播放〈十恩〉和〈懷胎〉的影片,讓小孩慢慢了解吃素的意義。在練習期間,蔡棻如無意間得知鄰居是個素食者,她開心地說:「鄰居邀請我去她家教我做西式素食,我則教她中式素食料理,現在我們每周都做交流。吃素後,我們全家人都變得更健康,所以這也是吃素的好處之一。」

身為班代家長的Vivian Chang表示,當初參加班代會議得知學校希望家長也能一起參與演出時,心裡感到非常掙扎。曾經是個無肉不歡的她,得知參與演出一定要茹素一個月的約定,對她來說是個相當大的困難,可是看完學校播放《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影片後,當場感動到全部面紙都不夠讓她擦拭眼淚。她接著說:「因為父母都不在身邊,這次茹素演繹也是個回報父母恩的方式。」

參與演出的丁力莉也表示,由於自己熱愛打球所以需要很多力氣,但因為吃素的關係,卻讓她在第二個星期感覺快虛脫,於是她向慈濟志工求救
一周兩次的密集排練,在短短的三十天內,共聚集全校上百位老師、家長及同學一同參與《父母恩重難報經》經藏演繹。(攝影者:金祖怡,地點:北加州庫菩提諾,日期:2012/05/26)
,師姊告訴她要多補充豆類,同時也與她分享健康素食的餐廳,所以到第三個星期,她已經恢復以往的體力,打球也完全沒問題。她說:「就算演出結束繼續吃素也沒問題,而這也是唯一能夠報答遠在臺灣生活的父母的一種方式,更高興自己能為美國的孩子做個很好的榜樣。」

人文教育深根內心 教師言教備受肯定

參與演繹的家長吳敏慧欣慰地說:「我覺得很好,女兒參加演繹的確有改變!」自從參加演繹後,就讀高一的女兒陳品萱,開始自動自發幫忙做家事,更將自己設計的「優惠劵」送給母親,讓她可以拿著優惠券請女兒幫她按摩或搥背,對於女兒貼心地舉動,吳敏慧備受感動。而吳敏慧的先生陳東昇亦深感讚同地說:「能夠參與此次的演繹覺得很感動,相信孩子看了以後,會更了解父母對他們的犧牲以及對他們的愛護。」

一向對慈濟人文學校的事項不遺餘力、年紀不大卻有著一頭蒼蒼白髮的池萬國,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裡,飾演父親的角色可說是入木三分,如此入戲的原因除了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外,演繹結束他哽咽地說:「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每次在看之前的錄影揣摩劇情時,每次都要掉下眼淚,能夠參與演出也是自己最大的福氣,藉由演出的機會認識非常多的好朋友,自己也覺得非常讚嘆!」

孩子從慈濟幼兒班到現在已經九年級的時間,家長郭寶鈴說:「這一路上很不容易,曾經貼心地詢問兩個孩子學中文會不會辛苦、會不會想停,結果孩子們出乎意料地回答:『Mommy,never!不要停, 我喜歡慈濟!』」孩子表示,在學校能體會老師們對所有學生的用心,並從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她接著說:「孩子們有愛心、懂得體
今年共有九位學生順利畢業,老師蔡弘凱在致詞時殷切叮嚀,希望同學們能夠好好運用人文課所學,在這個善惡拔河的世界還能發揮生命的良能。(攝影者:李領國,地點:北加州庫菩提諾,日期:2012/05/26)
諒別人也非常孝順,這點我很感恩慈濟!慈濟人文學校特有的人文課程,不但教導孩子完整的人生觀念,老師的身教、言教才是難能可貴。

運用課程所學 發揮生命良能

今年共有九位學生順利畢業,老師蔡弘凱在致詞時殷切叮嚀,希望同學們能夠好好運用人文課所學,在這個善惡拔河的世界還能發揮生命的良能。

即將到康乃爾大學就讀的畢業生代表吳碧翠,她從由幼兒班起,接受人文學校洗禮已有十二年的時間,她用標準的國語在致詞中表示:「人文學校的教導讓她了解回歸社區的重要性,從星期日的早餐發放與養老院的探訪,不但讓我學到感恩的重要,進而認識自己、學會幫助別人,這一切都是課本以外所學不到的知識。」

在畢業典禮及結業式結束後,學生手捧著心燈、大聲合唱「心中的聲音」送給在場的來賓。有著父母、老師及慈濟志工的無限關愛與祝福,希望學生在畢業後更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好好知福、惜福、再造福!【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華玉琳、黃秀真 美國北加州報導 2012/05/2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