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喝的 究竟是什麼茶?

2013-04-25   | 穆傳傑 劉秋伶
慈濟三義茶園採自然農法,新竹兒童精進班參訪苗栗三義茶園,志工陳秀琴認真的除草。(攝影者:楊家竣,地點:慈濟三義志業園區,日期: 2010/11/28)
「喜歡喝茶嗎?」《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潘美玲,4月20日晚間在幽靜的「靜思書軒」新舞臺門市詢問現場聽眾,開啓「臺灣過唐山、臺茶的歷史回眸」談天說地話茶經。

臺灣茶 展四季大地香韻

外頭正下著滂沱大雨,卻沒澆熄對茶道有濃厚興趣的聽眾,前來一探茶趣。潘美玲為大家說明,《經典》雜誌歷經兩年多,足跡踏遍了臺灣全省茶區由北到南、海拔由低而高,也實際走訪海外重要茶區。

今年三月出版以臺灣茶經、世界茶緯,探討茶的歷史、產製、分級和行銷的探索系列《茶域經緯─茶,土地與人》一書,詳述有關茶的有趣議題,如臺灣的春、夏、秋、冬四季中有名的茶,春茶、冬茶,那麼夏茶呢?尋訪的結果,發現夏茶就是紅茶。

臺灣種茶的環境條件非常優渥,臺灣茶很優秀,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採訪團隊分「有機茶、夏紅茶、比賽茶、高山茶、臺灣過唐山、臺茶的歷史回眸」等主題做深入報導。最後團隊提出「大陸對臺灣高山茶評價很高,反觀臺灣茶產業,應做有系統傳承」的觀點。

有機茶 回歸自然真味無華

「大家都喜歡喝茶,那最喜歡那一種茶呢?」潘美玲從大家最感興趣的茶開始介紹,多數聽眾舉手關注臺灣有機茶。她分析臺灣目前種植有機茶的面積達一百五十一公頃,約佔全國茶園總面積的百分之二,而其產量及實行的農法都是非常深邃的課題。

當團隊走訪茶產量全國百分之四十的南投名間,屬大量生產的地區,採一般慣行農法,使用化學肥料,短期雖可增加產量,但長期使土地壞死,在臺灣地小、人稠的國度,推廣有機茶刻不容緩。
《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潘美玲為大家說明該雜誌「茶域經緯、茶,土地與人」一書重要的採訪報導內容。(攝影者:劉秋伶,地點:臺北靜思書軒新舞臺店,日期: 2013/04/20)


目前改採有機肥,以人工除草,避免表土被雨水沖失,但會有產量減少的問題;同樣的在嘉義梅山太和村,因八八風災受創慘重的茶農,已改採自然農法,時時要割草,起初也很慘,產量減少至三分之一以下。

種茶,臺灣靠農藥、肥料已經非常久,基於對土地的敬愛,全臺北、中、南有無數感人茶農的故事,他們或曾因深受天災、無經濟負擔、或因茶園靠近水源保護區等不同理由,而正進行著改種有機茶。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溼熱,病蟲害多,耕地小,茶農密集,噴灑農藥時隨風空飄,有機茶真的可行嗎?潘美玲說:「現今由於健康意識、了解大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師法自然、回歸自然、泥土的芳香等等,有機茶其實已成為一種生活的哲學,這也是它的商機所在。」

她強調有機茶的味道並不起眼,但就像未施粉妝的女人,或許不艷不香,沒有一般茶葉的香氣與亮麗外型,但入喉即可感受那份後韻,可謂「真味無華」。

喝對茶 助大地養息復生機

潘美玲藉由大愛電視《經典.TV》節目專訪,對有機茶再為大家做深入介紹,坪林茶葉產銷班第七班余三和班長,在專訪中點出有機茶農如何堅持不施肥、不用除草劑,全以人工種植、用草生管理,不影響茶的生長,讓其與野草共生。

坪林茶園位在翡翠水庫上游區,必須顧及下游臺北市居民用水品質,「雖然剛開始時困擾多,而今茶園內有蟲有鳥(例如小綠葉蟬、翡翠樹蛙),感覺很值得。」影片中茶農說出堅持後的欣喜。並表示由於茶客們善心、善念多所支持,其他一至六班的茶園亦有意改種有機,因為畢竟土壤為大地之母,大家都有珍愛土地之責。

郭碧娥被茶農栽種有機茶的堅持所感動,覺得自己可以為土地盡一分力量。(攝影者:劉秋伶,地點:臺北靜思書軒新舞臺店,日期: 2013/04/20)
在慈濟大學臺北社推中心修習「靜思茶道」的郭碧娥,因為很喜歡茶道溫文儒雅的氣質,報名上靜思茶道初階課程。聽有機茶的介紹,有感而發地說:「我被茶農栽種有機茶的堅持所感動,就像慈濟志工環保回收芭樂套袋,不計時間、人力、成本,只為了保護地球。」

她認為自己可以盡一分力量,讓更多人知道哪些茶是有機栽種,大家如果都以行銷自許,廣為推廣;喝的人安心,更多人喝,就鼓勵茶農更用心栽種有機茶,則受保護的土地就更多了。

解茶字 省思人居於草木間

「什麼樣的茶有資格進入比賽茶評選?」聽眾李彥慧好奇地問。原來要在比賽中勝出的茶要經過八道審茶的程序,分別是取樣、編密碼、沖泡(3g、150℃、6分鐘)、開湯、審外觀、觀水色、聞香味、觀葉底。

臺茶擁有絕佳的生長環境,包種茶、鐵觀音、高山烏龍、東方美人、蜜香紅茶等等,都是臺灣之寶。潘美玲表示優質的茶菁為比賽茶致勝的重要關鍵,採茶阿嬤則是臺茶榮光背後的無名英雄,採茶姑娘曾是茶山最美的風景,她慨嘆隨著歲月的流逝,採茶姑娘都已成為採茶阿嬤,數目急劇減少,如今多為外勞。

她引用俗話:「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臺語-心會揪結成一團),因為從早年從唐山來臺的人大多會「六死、三留、一回頭」。潘美玲提出兩百年後的今天則是:「臺灣過唐山。」的說法,來提醒臺灣茶傳承的重要。

喝茶、品茶之餘,進入茶的世界,瞭解茶的出身與產地、特質與製造,過去、現在與未來。茶不只是茶,說文解字將茶字拆解成「艸」、「木」加上之中的「人」,是古人對草、木、人與土地的惕示,因為環境交互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茶是風土作物,是活化心靈的甘露,人們應省思與自然和諧共處!【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穆傳傑、劉秋伶 臺北報導 2013/04/2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