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宏願 師徒之間有夠像

2013-05-24   | 何姿儀
曹汶龍與傅進華這對師徒一脈相承,更似父子!(攝影:慈濟月刊)
「我想成為像他一樣的醫師!」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生傅進華,學生時期就很堅定地這樣期許自己。一位良師,足以影響學生一輩子,傅進華到臺灣後山、走進大林田間,一路跟著耕耘神經醫學領域的曹汶龍,他踏著恩師足跡前進,漸漸成為另一個開路者。哪裏有需要就往哪裏去,這對師徒一脈相承,更似父子!

仰慕與追隨 師生情緣深

學生時代,傅進華從國防醫學院學長、學姊口中,聽聞「傳說中」很棒的老師曹汶龍。大五時,他真正受教於曹汶龍的神經學,他仰首講臺上神采煥發的老師,專業而謙和,活潑親切,青年傅進華的心震動了。

課堂上,曹汶龍教學生動,常常神來一筆的角色扮演,具體表現出病患的症狀,讓學生有如看見活生生的病例。生活中,曹汶龍隨和溫暖,不時會邀約實習學生吃飯、泡茶,他尊重、傾聽每個年輕人的想法與建議,讓飛揚的心得到安頓與疏通。

傅進華以前三名優秀成績畢業,獲得優先選科的權利,他篤志以非熱門科的神經科,作為臨床、追求學問的人生方向。也從那一念啟動,曹汶龍與傅進華參與了彼此的人生。一分師生之情,在兩人的生命裏產生了奇妙的變化,直到將近二十年後的現在,曹汶龍的言行與風範,一直都在傅進華行醫的路上,產生著扎實而深遠的影響。

耐心沈著 師典範風格

在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診間裏,傅進華注視著病患與家屬,語調輕柔,耐心回應病患每一句話,在完整傾聽後做出分析。他在手邊的紙上即時記述病患透露的訊息,也透過圖示,讓病患更清楚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一直跟著老師學習,他總是語氣溫和,凡事慢慢來。漸漸地,會發現老師的方式才是與病患的相處之道。」經過磨練與學習的傅進華有所體悟的表示著,他年輕時在溝通過程中,常被病患的無理磨盡了耐心。他說:「記得實習的時候,還曾經跟病患吵過架;對病患的溫柔與耐心,應該是醫師養成的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

跟過診的護理人員表示,傅進華的看診風格與曹汶龍很像,大家一致認為「一樣的慢!」

大林慈院神經科主任曹汶龍說,每位病患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唯有細心探索病史與生活情況,才能對症下藥;也因耐心問診,獲得病患信任。(攝影者:江珮如,地點:大林慈院)
曹汶龍醫師是大林慈院神經內科,主治巴金森氏症、失智症、中風,他則說:「神經科醫師必須比其他人具有更多的耐心。」曹汶龍表示沒有任何一位病患的狀況相同,除了生理與病程變化,背後複雜的家族歷史、成長環境、生活型態乃至社經狀況,交錯出不同的解題方式。

他提及特別是位處高齡化的雲嘉地區,內科病患複雜度往往更高一些,老人家身上可能同時有多種慢性病,也或許已看過許多醫師、領過許多藥;因此曹汶龍得花更多時間,細心探索他的病史與生活情況,病患忘記說的,他總是比病患早一步問在前頭。

曹汶龍以水果味道譬喻,同樣以「酸酸甜甜」形容,橘子、鳳梨與葡萄的滋味大不相同,單單「頭暈」兩字,表現方式有百百種,而這都將導引出不同的處置方法。病患說出籠統的形容,卻期待醫師能藥到病除;他會巧妙地以不同方向問診,他喜歡毫無遮飾地與病患面對面,因為觀察細微的神情變化,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

「如果你了解,你會更安心,會更知道怎麼照顧自己。」曹汶龍常常這樣對病患說。醫師只是參與病患病程的一部分,作為協助病患與疾病共處的夥伴,他希望提供最詳細的衛教說明,與病患討論出最適切的治療模式與生活模式,讓病患心安一起走下去。

感動大愛情懷 師生攜手墾荒

1996年,曹汶龍聽聞啟業十年的花蓮慈濟醫院,持續面臨醫師異動人力不足的困境,曹汶龍翌日即動身前往花蓮靜思精舍了解分明。那時,他對慈濟認識並不深入,踏進素樸的靜思精舍面見證嚴上人,看見眼前身形消瘦、聲音輕弱的法師,卻能發出救拔蒼生,興建醫院的慈悲宏願,他感動至深。
從花蓮、大林、臺中,再回到大林慈院神經內科,傅進華傳承曹汶龍溫柔周詳的看診風格,適時撫平病患和家屬的不安。(相片提供/臺中慈院公傳室)

當天夜晚,他一口氣讀完林碧玉副總贈予的《大愛》一書,慈濟四大志業的發源與脈絡,逐一變得清晰。當讀到同樣走在開創路上、長自己一歲的林副總,面臨花蓮慈院啟業在即,仍無法招募到醫師,一度深陷心靈絕境,他迴盪不已。

「她們能發出這麼大的願力,一起披荊斬棘創立慈濟醫療志業,走出一條讓千千萬萬人得以依循的路,」曹汶龍深思著,當下他決定了:「我要去花蓮,幫慈濟建立團隊,培養人才!」

他回到臺北,必須著手將行醫二十多年,如至親如摯友的病患,安排給其他醫師接續照顧時,這才發現醫病之情實難割捨。「既然去了,要建構團隊,就要全心投入。」曹汶龍體會到佛家精神,決定讓自己大死一次,從零開始。

妥善安排老病患的同時,一邊透過人脈為慈濟醫院找醫師,這時,他想到了如同自己孩子的傅進華,他電話中詢問傅進華:「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花蓮慈濟醫院?」

老師的詢問,讓傅進華有些心動。然而,當年的花蓮陌生遙遠,身為長子的傅進華,有一個心願就是要照顧在桃園山居的父母,眼看就要實現了;他遲遲不敢答應老師,事實上,他已安排著要前往北部醫院就任了。

沒想到雙親積極鼓勵他前往花蓮,原來,曹汶龍打電話向父母誠懇溝通,並承諾將會好好照顧孩子。有了父母的支持,傅進華不再躊躇。於是,師生前往花蓮,一同簽約,一同報到。

師徒如父子 身先最前方

這麼多年來,曹汶龍無論落腳何處,必定將父母帶在身邊侍奉;歷經半生馬戎的老父親,個性剛正,唯獨對兒子順從聽話。六十五歲的曹汶龍,常一口一口餵百歲老父進食、陪同散心,事親至孝。(攝影者:何姿儀)
一個是剛起步行醫的年輕醫師,一個是捨下在臺北穩扎二十年根基的神經醫學專家,二十二歲的年齡差距,足以讓他們成為一對父子,憑藉一分理想與崇敬,相伴到了後山。

當時曹汶龍的妻子還在臺北執教並照顧父母,他在生活瑣事上因有傅進華的協助,漸漸安頓;而學習精神踏實強烈的傅進華,也在老師指導關懷下,穩步成長。

愛好唱歌的曹汶龍在花蓮慈濟醫院組織了合唱團,嚴肅的醫院開始有了音韻的跳動,相同的志趣讓師生兩人朝夕相處,時光更加飽滿溫暖,點滴累積著更親於家人的感情。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科制度完備,且氣氛和諧的風氣傳開,吸引年輕醫師加入,人力逐漸穩定。這時守護偏鄉的玉里及關山慈濟醫院,陸續提出了需要神經內科人力支援的請求。

曹汶龍支持科內年輕醫師在花蓮的修學與臨床發展,又要守護玉里及關山醫療的缺口,身為科主任的他身先士卒,每週兩天南下玉里與關山慈院支援門診,來回路程將近三百公里,就因放不下那些生了病卻無法得到妥善照顧的病患。

「正是因為迢遙偏遠,慈濟才要設置醫院,只有親自看到鄉親離苦得樂的笑容,才能體會身為醫師的感動。」曹汶龍身有體悟地說。

「當你在最前方走出一條路,後面自然會有人跟上的。」這是支持他一路不停歇往前進的想法。

2002年,慈濟在大林慈濟醫院,同樣面臨人才招募的困境與科務發展的需要,曹汶龍一句:「我去。」當時連向來支持老師的傅進華,也投下反對票!因為每個月十五天的值班、臨床照顧病患,還得經常往返花蓮處理科務。

然而日子雖忙碌卻充實,原訂三個月支援的時間過去,為了協助大林慈院建構更穩定的團隊,幾經思索曹汶龍毅然將花蓮慈院的主任職務交接出去,邀傅進華一起到西部打拚。

當時傅進華還在花蓮慈濟大學進修碩士學位,每次回花蓮上課,曹汶龍便協助照顧臨床工作;而曹汶龍回花蓮教學時,醫院的工作就由傅進華幫忙。那是一段忙碌卻美好的時光,師生合作無間,傅進華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2008年,曹汶龍兩度前往四川震災區義診,更邀約傅進華參與冬令發放。原先,傅進華體諒曹爸年紀大了,歲末四川天寒地凍,於是抱著照顧老人家的心情報名,卻沒想到沿路受到曹爸引領關懷、完成任務。(相片提供/曹汶龍)

以師為導 當個好老師

傅進華畢業後,一路和老師相扶相持,在他的生命裏,「曹爸」除了是老師,是長官,是家人,是貴人,更是典範;能貼身跟隨自己所景仰的師長學習,傅進華視為莫大福報。

2003年,大林慈院神經科漸漸穩定,曹汶龍再度應花蓮慈院的請求回花蓮。「從今以後,從我的窗戶再也看不到老師家裏的燈亮了……」傅進華忍不住抱著曹汶龍哭了,也才知「父子之間」,義重情深。傅進華繼續留在大林,他第一次與老師分離。

「All true learning is experience. (from Albert Einstein),你所經歷所努力的,終將成為你的一部分,將來有一天也許你會感念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透過書信,傅進華與慈濟大學醫學系一年級的新生,分享著教科書裏學不到的點點滴滴,期盼能協助這群年輕學子,找到自己的方向,堅定行醫的情操。

在許多面臨困難的時刻,老師曾牽著他的手一起走過,因此現在傅進華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授,他花費許多時間,與學生探討人生的課題。

「我很享受回慈濟大學教書的過程,也希望能帶給學生很好的學習經驗。」傅進華深刻了解,能接受一位好老師的影響,將是生命中多麼可貴的經驗;因而,取得慈濟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後,他在臨床工作之外,仍堅持回花蓮從事教職。而他的老師曹汶龍,至今亦維持著相同的熱情。

「如果當初沒有跟老師去花蓮,現在的我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十七年前的那個分岔點,傅進華選擇了一條重要的道路,一切從此變得不同。

傅進華慶幸自己因為曹汶龍,學問、人品與處事態度的準確方向。通往醫學無止境的未來,這一分溫暖,也是他想繼續傳承給年輕學子的生命禮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何姿儀 慈濟月刊第557期報導)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