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茶七分法 海外傳靜思

2013-06-02   | 蔡翠容 葉淑貞
日本志工許麗香喜歡在愛灑場合中,為參與的日本鄉親奉上一杯靜思茶,用茶香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攝影者:江昆璘,地點: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3/05/27)
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裡,走廊兩側長桌上,整齊排列著一盆盆素淨優雅的花草、枝葉,圓桌上以竹器與花,展現生氣盎然、莊重樸實,令人不禁要停下匆忙腳步,定睛觀賞一番。

慈濟靜思茶花道海外專班三年學程有六階段的研習,今年有兩百四十位學員,來自十四個國家,自25日起展開一系列的課程。

內化再傳承

隨著古色古香的古箏樂音聲,27日這天的208教室,海外靜思茶道高階一學員們,五人一組,以茶人之姿正坐,提起身旁的茶壺,緩緩將熱水倒入茶盅。不急不徐的動作,舉手投足間氣質非凡。

日本茶道盛行,是眾所皆知之事,喝茶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志工許麗香在每個愛灑活動場合中,會為參與的日本鄉親奉上一杯靜思茶,用茶香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溫暖一顆顆受傷的心靈。

許麗香自2004年開始學習靜思茶道,了解靜思茶道真正意義是「三分茶、七分法」,從此更喜歡上靜思茶道。在日本茶道以嚴謹著稱,但靜思茶道的典雅柔美,也深受日本人士喜愛!因此志工在為鄉親奉茶時,都會使用印有「無量義經」的經文杯,藉由經文意義解釋,讓日本鄉親從陌生到認識慈濟、喜歡慈濟、肯定慈濟、接受慈濟,最後投入慈濟志工行列。

在日本靜思茶道團隊有十五人,真善美花道只有五人,並非每人都能有因緣可以返臺精進研習,所以能回臺上課,每一個人都肩負重任,很希望能把這幾天學到的課程,努力吸收與內化,帶回日本後,馬上就把課程精華,傳承給僑居地願意共同來傳法的志工們,一起為淨化人心來努力。
講師李阿利莊嚴、優雅的身姿,讓學員心生歡喜,更想來學靜思茶道。(攝影者:廖世淙,地點: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3/05/27)

將法植入心

自加拿大專程回來習茶的學員陳姿伶,微彎著手掌,在每個茶杯上方,輕柔地環繞一圈,恰似人與杯的對話。她是在1998年帶著孩子移民到加拿大,怕八歲小女兒在外語生長環境中遺忘母語,遂在朋友引薦下,送到車程約四十分鐘的慈濟人文學校學中文,她也樂於將每星期六接送女兒變成例行公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留在臺灣的先生蘇東岳,隔年發生嚴重車禍。陳姿伶必須回臺灣照顧陷入昏迷的蘇東岳,正苦於無法接送孩子上課,想暫停孩子學習人文課程時,慈濟人主動提起要幫忙接送,讓她放下心中一大塊石頭。

回到臺灣之後,面對熟悉的親人,靜靜躺在病床上,陳姿伶無助地在醫院佛堂裡,向佛菩薩祈求──「如果先生能夠走出醫院,我發願要走菩薩道。」兩個多月後,蘇東岳雖然帶著記憶退化、情緒不穩、行動遲緩等後遺症,但終於能清醒出院。

志工對女兒的溫馨接送情,讓陳姿伶深受感動,再回到加拿大人文學校後,受慈濟人邀約,成為學校愛心媽媽,於是她積極投入、成為學校行政幹部,並在2004年受證慈濟委員。

「有一次回臺,李阿利師姊來歡迎我們,看到她莊嚴、優雅的身姿,我就想來學茶道。」2003年,開啟陳姿伶學習茶道的初發心。「學習茶道,讓我對『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有深深的體認。」
加拿大志工陳姿伶學靜思茶道後,讓她改掉急燥個性,靜心又歡喜。(攝影者:蔡翠容,地點: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日期:2013/05/27)

嚴重創傷後的蘇東岳,無法控制情緒,陳姿伶從靜思茶道中體認上人的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身段更柔軟,以感恩心化解心靈創痛。「他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脾氣,但我可以正向思考,感恩他把我捐出來做專職志工。」

靜思茶道讓她改掉急躁個性,凡事先靜心,經過思考後再前進。「以前,我總是衝、衝、衝;現在我會先停下來,思考後再往前走。」在社區承擔培訓副組長,每年藉由陪伴培訓委員回臺受證的機會再充電。陳姿伶也常常鼓勵培訓委員們,要把握機會回臺學靜思茶道,多從課程中體會與感受。

慈濟人喜歡與人「分享」,海外志工在每年浴佛活動、歲末祝福或愛灑活動,更能感受到靜思茶道之重要。期盼藉由靜思茶道推廣慈濟人文,在傳揚證嚴上人的法,同時將慈濟推展到海外各地,用美善與大眾分享,與民眾同霑法喜。【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蔡翠容、葉淑貞 臺北三重報導 2013/05/2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