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都這麼美味就好了

2013-06-25   | 蕭景獻
拍拍看這顆西瓜好不好吃。(攝影者:林錦佐,地點:臺北中山聯絡處,日期:2013/06/09)
西瓜、芒果、荔枝、水梨、木瓜、鳳梨……各式的當令水果都擺放在桌上,一端的成員們對著大西瓜又是凝視又是拍打,聽著慈濟志工李素真解說挑選的小撇步。另一位志工洪琦貴則剪下一顆顆的荔枝,說著要先洗過、泡鹽水再冷藏,才能保鮮,而鳳梨削皮後不要沖水,才不會傷嘴,各種處理水果的經驗,一一分享給大家。

面對玲瑯滿目的「台灣好果子」,每個人早已垂涎欲滴,想要好好地享用一番。志工蕭景獻在一旁以一則新聞〈三週胖三公斤,西瓜惹禍?〉提醒大家,這只是讓大家試吃一下,不是要吃到飽,特別是其中有好幾種都是高甜分水果,吃多了恐怕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適量才會健康。而首次於6月9日舉辦的「經典書香閱讀趣——每月一書人文閱讀共修」的主題書目,正是《台灣好果子》這本新書。

大家在吃水果的時候,通常都只感受水果入口的最後階段,但對於生產過程卻鮮少了解。蕭景獻引用書中的序文〈所有真正巨大的東西都近乎卑微,比如食物〉、〈食物的靈魂——完整的來歷〉,希望藉由共修讓大家對水果有多一些認識,諸如產期、營養成分、挑選方式、乃至料理方法的實務分享等,並深一層探究種植果樹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果農和研發人員的堅毅精神。

果香流連的歲月 親情美好的滋味

看到草莓園,想起什麼?培訓委員曾吳春瓊說,她總是和孫子有約,穿長袖時就可以去了,原來草莓的季節是寒冷的時節。「採草莓」帶動了全臺觀光果園的興起,也成了祖孫一家人培養親情的活動。

洪琦貴(戴口罩者)分享各種處理水果的經驗。(攝影者:林錦佐,地點:臺北中山聯絡處,日期:2013/06/09)
臺灣曾經是「香蕉王國」,這讓蔡靜慧回想以前貸款買房子時,因房貸利率高,生活需要很節儉,但看到水果總會很想吃,最後挑了四季皆有又便宜的香蕉給家人吃。現在,注重營養均衡的她,每天都會吃上四種水果。

問起水果的料理有哪些?許多人的答案都是「涼拌木瓜」、「木瓜湯」。洪琦貴說她和木瓜之間有著特別的回憶。童年時的她可以吃到「在欉」的水果(果實在樹上成熟,有別於現在市場水果是在運輸過程中才成熟的),特別可口,而媽媽種的木瓜樹,是她印象最深刻的。

一棵木瓜樹可結二、三十顆木瓜,剖開木瓜,可以看見其中的種子很多;颱風過境後,只要根還在土裏,用竹竿撐起的樹幹就能繼續生長,生命力很強。看到木瓜,也讓洪琦貴更懷念起母親的辛勞和慈愛。

驚歎果農智慧 體悟果樹精神

果農和學者專家投注無數的時間和精力認識果樹、找方法,期待有更好的水果品種和收成。梨花撐著透明小傘可以提高著果率,是趣味的奇想;「揠苗助長」讓木瓜收成更豐碩,是知道它的草本特質;採收後的蕉欉會被砍斷當肥料,讓身邊的新芽接續生長;文旦樹開很多花,只想把養分留給子女;柿子的種植,運用環刻法營造逆境,果樹因意識到危機,而會多留一些果實傳宗接代……

陳慧貞體會到每一件事的成功,背後總有許多無名英雄的付出,每一顆果實的成長,也一樣有著果農們辛苦的呵護才能長成甜美;劉秀鳳則發覺每一種水果的生長都有其特性,而人有不同的煩惱,修行就是修習氣,要學習水果的韌性,逆境就是增上緣。

李素真(右)分享不當的西瓜種植,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攝影者:林錦佐,地點:臺北中山聯絡處,日期:2013/06/09)
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寫自己未來的劇本,把握當下、廣結善緣,在心中種下善的種子,也散布善的種子給別人。蕭芳芬分享,如果身為水果,要盡其一生讓自己長得最好,提供美味給人類,並留下最好的種子,繼續綿延、傳承下去。

江正治在水果的一生和果農的一輩子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用心,都可以有豐碩的成果,但氣候不調和時,可能一無所獲,還需要不屈不撓去克服困難,相信只要有希望,一定會有成功的果實。

書中的多種果樹,克服萬難而開花結果後,還得經過水果世界的「指考」洗禮。什麼時候果農最是樂開懷呢?照片中,滿意地捧著大紅西瓜的果農阿嬸,黝黑的臉龐上,明顯露出咪咪的雙眼和藏不住的白牙,胸有成足地準備接受品質檢測,想必這一刻,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疼惜果農 關懷大地

美味鮮果的長成都是果農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栽種而來。採摘草莓的果農必須摸黑帶著頭燈,因為要在一早就交貨,才能讓消費者買到新鮮的草莓。六十多歲的果農在十多年前,為了提高品質而獨行至山上種洋香瓜。鳳梨生長時,要戴帽子防曬;採收時,要裝入「育兒袋」,再放到鋪著棉被的貨車上,備受呵護。

林錦佐是如假包換的果農,書中的十六種水果,他曾種過十一種,也道出了果農的心酸——看天吃飯。家住南投縣民間鄉的他,由於耕地是旱地,無法種植水稻,即便選擇了水果,也常需要到遠處挑水。如此辛苦的種植,歉收時當然是無語問蒼天,但若豐收,卻也會帶來另一種痛苦,因為整體的產銷制度不佳,水果的賣價也相應受到傷害。

舞刀切瓜的李素真除了讓大家解饞,也分享書中對於種植西瓜的介紹。偌大的瓜田,潛藏著破壞生態的危機,因為不法的經營者肆意築長堤以改河道,收成後又任由水流將塑膠布、農藥罐等廢棄物沖進大海,或者乾脆就地焚燒,這一切都嚴重影響自然環境。

書籍推廣 活動多元

嚐完各種的新鮮水果後,還有零廚餘的終極任務。陳秀枝示範沒有食用的果皮要如何化無用為大用。黑糖、果皮和水用「一比三比十」的完美比例,混合發酵後就能生成用途廣泛的環保酵素了。

果農什麼時候最是喜上眉梢呢?水果,總是扮演著給訪客的第一個迎賓禮。照片中,雙手捧著一大盤芭樂的果農阿伯,把辛勤「帶大漢」的珍果呈現給至親好友,分享的喜悅情境,不言而喻。

會後,幾位成員紛紛登記請購書籍。蕭景獻表示,人文推廣共修的活動,期望能夠以書籍為主題,設計相關的體驗活動,讓讀書變得活潑又溫馨,加以問答式的簡報和學習單的填寫,以提升吸收書中知識的效果。不僅要推廣好書,還要讓請購書籍的人真正開卷獲益。

慈濟臺北大同區自2013年6月開始,一連六次在每個月大型環保日的下午舉辦「經典書香閱讀趣--每月一書人文閱讀共修」,從靜思書軒和人文志業體豐富的出版書籍中,挑選出主題書目作為共修題材,並結合證嚴上人的開示,使閱讀領域更多元且更具實務面向,期能吸收更廣泛的知識,提升人文推廣的質與量,並帶動社區讀書風氣,接引更多屬性的會眾行入慈濟。【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蕭景獻 臺北報導2013/06/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