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醫院 生物棲息的天堂樂園

2013-06-27   | 何姿儀
大林慈院舉辦院區夜間生態觀察活動,觀察的物種以蛙類為主,尤其是探索嘉義地區特別豐富的蛙種──諸羅樹蛙。(照片提:大林慈院)
紅脈熊蟬、獨角仙、金龜子、長喙天蛾、螢火蟲、黑眶蟾蜍、小雨蛙、諸羅樹蛙……

在夏夜的樹林裡,除了熱鬧鳴唱的蟋蟀和密密麻麻的蚊子,還有什麼?春夏時節,是許多小生物活動力最為旺盛的時刻,為了繁衍生命,展現出多元的樣貌,而夜晚的大地,看似寧靜,實則飽含不可思議的生命力。

大林慈院十八公頃的院區土地,除了建築硬體與農場風貌之外,還成為許多生物的自然棲地。其中因院區栽種許多光臘樹,且無人為的環境破壞,每到夏季便成為獨角仙覓食與棲息的天堂,口耳相傳之下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探奇。

部分愛好昆蟲的大小朋友,因不了解自然保育的重要而將成蟲抓回家飼養,造成獨角仙數量的折損;然而,愛護生命最好的方法,是讓牠們留在最適合的生存環境裡,為每個人帶來發現生命的驚奇,也讓自然環境成為孩子們最好的生態教室。

總務室為了加強環境教育認識,透過同仁的親身參與,一起來調查並保護院區內的生物多樣性,6月21日晚上舉辦了一場院區夜間生態觀察活動,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生態解說志工,也是院內樓梯間健康步道的生物相片的主要提供者、大愛臺大林中心攝影師陳柏州來擔任解說老師。

總務室同仁鄭羽洋分享,院內的生物多樣,但未曾做過正式的調查,而這次觀察的物種將以蛙類為主,尤其是探索嘉義地區特別豐富的蛙種──諸羅樹蛙。

保護生物 生態永續

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生態解說志工,也是院內樓梯間健康步道的生物相片的主要提供者、大愛臺大林中心攝影師陳柏州來擔任解說老師。(照片提供:大林慈院)
由於是第一次舉辦,為了避免干擾生物棲息,十五人的名額限制,在公告發出不久就額滿了。夜幕低垂,大愛農場菜園、果園及鄰近雜木林一片闃黑,正是因為暗無人跡,小生物們終於能安全地出來活動,微熱的風吹來,陳柏州帶著大家往大愛農場的方向前進,輕手輕腳、以觀察者的角度參與夜間生物的盛會。

經過滿是「蝕痕」的光臘樹旁,就知道這幾棵的樹汁特別甜美,一定有許多獨角仙停留在上頭!對於院內環境頗有觀察的賴俊良副院長,能對這些光臘樹的特性如數家珍。陳柏州引導大家觀察:「獨角仙會用像推土機一樣的大顎把樹皮刮開,吸取樹汁。很多人把獨角仙視為害蟲,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昆蟲其實不分益蟲與害蟲,這都是人類從經濟的角度來定義的。」

小老師一般的賴副院長分享,「有點麻煩的是晚上燈點亮了,獨角仙有時飛到一半會掉落地上(獨角仙具向光性),像最近晚上宿舍球場的地上常有很多獨角仙,打球時一個不小心就會踩到,所以要很注意。」賴副院長說,曾看到病患家屬裝了一袋獨角仙回去,還有附近的小學生成群來抓,保護生物的觀念需要向下紮根。陳柏州強調,在觀察後要將牠們送回該去的地方,才能永續生態環境。

「考考大家的觀察力,知道蟬在哪裡產卵嗎?」面對陳柏州的提問,大家都愣住了,許多人都知道,蟬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土裡,卻不知道雌蟬其實產卵在樹皮上,當幼蟲破殼而出掉落土裡,才在地下展開漫長的成長過程。透過實地的生態觀察活動,大家對身邊常見的生物有了正確的認識。

彼此尊重 和平共存

長喙天蛾的身軀很像蝦子,因此牠還有個有趣的俗稱:會飛的蝦子!(照片提供:大林慈院)
「這個東西很多人誤以為是蜂鳥!」經過大愛農場側邊一處白色的香花欉,陳柏州停下腳步,大家的目光集中在眼前這些疾速振翅,伸出長長口器吸取花蜜的小生物,放射腫瘤科林柏豪立刻說出牠的正確名稱──長喙天蛾。第一次在野外看到長喙天蛾時,林柏豪也曾誤以為是蜂鳥,對於一直是透過圖鑑來認識生物的林柏豪而言,這樣的生態觀察彌足可貴。

大愛臺同仁邱惠玲補充,長喙天蛾的身軀很像蝦子,因此牠還有個有趣的俗稱:會飛的蝦子!對於動植物有著敏銳的視力與聽覺,陳柏州即使在暗夜的滿地落葉中,也能發現姆指頭大小的小雨蛙,一路上和許多不同的小生物擦身而過,還有幾隻螢火蟲提燈來照路,讓大家驚喜連連!

突然,黑暗裡傳來一聲尖叫,賴副院長的太太陳美滿驚魂飛奔出來。賴副院長一家人平時也參與大林地區蛙類調查活動,比起在場一次參與的同仁更加膽大心細,因而踏進隱密性高的樹下幫大家尋覓蛙蹤,無意間驚擾了一條蛇,迅速滑離現場,因毫無心理準備所以嚇了一大跳。

「我想那隻蛇應該也快被我嚇死了!」賴太太自己也對蛇感到相當抱歉。「有蛇是必然,遇到是偶然。」出發前,陳柏州提醒大家安全須知,也做了心理準備,夜觀常帶給人意外的樂趣,但也要格外謹慎,只要懂得彼此尊重,所有的生命都能和平共存。

親近自然 新奇體驗


諸羅樹蛙翠綠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相當可愛,引來大家一陣驚嘆聲,周邊的芒果樹上也陸陸續續發現幾隻。(照片提供:大林慈院)
隨著腳步踏進果園,大家也漸漸被蛙鳴聲包圍,然而總是只聞其聲,卻不見其身影。反倒是睡覺中的蝴蝶、在土裡鑽動的陸生渦蟲,都帶來了新奇的體驗。

「看到了!」在香蕉葉片上,發現一隻鳴囊迅速鼓動的諸羅樹蛙,翠綠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相當可愛,引來大家一陣驚嘆聲,周邊的芒果樹上也陸陸續續發現幾隻,陳柏州透過手機播放蛙鳴的聲音,希望吸引更多害羞的諸羅樹蛙現蹤,聽到他們清脆乾淨的叫聲,好像煩惱都會被清除,難怪陳柏州稱他們為「療傷系青蛙」!

「醫院舉辦的這些活動真好,全臺灣大概很難找到有醫院會辦這樣的活動了。」影像醫學科陳俞叡醫師來大林慈濟醫院服務正好滿一年,除了熱心於照顧患者之外,對於醫院舉辦的各種體驗活動都很樂於參與,重視生態保育的陳醫師夫妻,也會一起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活動,對於院內豐富的生態以及解說資源,感到相當雀躍。

連日的燠熱晴天,青蛙的活動力大幅降低,出現在眼前的大約只有七、八隻,不如預期的多,但已經讓大家收穫滿滿。喜愛山林的住院醫師施凱文,因醫療工作忙碌而無法時常親近大自然,之前院內舉辦的農場體驗活動,也都因工作分不開身而無法參加,難得這次活動是在夜晚,施醫師滿心期待地報名參與。「來到大林慈院,一直都沒機會往果園的方向走進去,今天還是第一次呢!」雖然今天看到的樹蛙數量不多,但施凱文露出滿足的笑容說,「能夠親眼見到這些,已經心滿意足了!」

維護棲地 與眾共生

在土地開發、生物棲地保受破壞的危機中,對院內的生物多樣性有了初步的探索與認識,當大家願意試著感受與了解,能更懂得體貼與守護。(照片提供:大林慈院)
而後在生態池,大家也聽到了保育類虎皮蛙的聲音,偶爾也有貢德氏赤蛙的出沒,這也是一期宿舍池塘裡最常聽見的蛙鳴聲,雖然今晚無緣親眼一見,在熱鬧的視覺與聽覺饗宴中,已經豐富了大家的心靈。

「從事蛙調會慢慢知道什麼環境才是適合牠們的。」陳柏州補充。除了敏感害羞的青蛙之外,今天見到的幾種生物,包括營火蟲、陸生渦蟲等都是相當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必須要有乾淨不受污染的環境條件,才能看見牠們的蹤跡。

雖然一個晚上下來,每個人都布施了不少「食物」讓蚊子飽餐一頓,一身腫包卻不減大家的興致與熱情,總務室鄭羽洋期許大家一起來做醫院裡的種子,未來還會陸續規劃不同的生態觀察活動,在土地開發、生物棲地保受破壞的危機中,對院內的生物多樣性有了初步的探索與認識,當大家願意試著感受與了解,能更懂得體貼與守護,與大地眾生共生息。

(文:何姿儀 大林慈院報導2013/06/2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