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調味 「簡單麵」超讚

2013-07-25   | 劉秀雅 傅惠美
志工蔡俊昌(左)、廖瑞榮雖沒有大廚手藝,但有滿滿付出無所求的歡喜心。(攝影者:徐金生,地點:臺中慈濟醫院,日期: 2013/07/17)
「這樣一堆豆芽,看起來是不是很亂,但我們用很靜的心,將它整理出來,就是一種滌心垢的過程。」止不住抖動的手,仍未見停歇的志工劉森田有耐心地整理豆芽。他接著說說,早期開自助餐,面對的是工作壓力,現在則是一分付出的歡喜。

灼灼豔陽,亮晃晃的穿透玻璃,拂照著白玉豆芽益顯晶瑩剔透,7月17日一早,十多位志工合起來年紀超過一千歲以上,組成「千歲拈菜團」端坐成一條龍,在堆如丘的豆芽菜前,個個身手俐落用心拔除芽鬚,為今天重頭戲「簡單麵」的配角美妝。中區一百二十多位志工,特地在臺中慈濟醫院五樓空地設置三攤「愛的能量補給站」,慰勞醫護人員準備評鑑期間的辛苦。

五行食材 慢燉細熬

「匡噹」一聲,大鍋蓋落地,劃破靜寂!「阿彌陀佛,嘸歹誌(沒事)。」年近七十的志工廖蘭英,笑嘻嘻地說:「小case啦(小事啦)!要細心啊!這豆芽的鬚根要撿得清潔溜溜(整理得美美),才能跟醫護人員結好緣。」廖蘭英鼓勵大家,多做多得、少做多失,能做就是福。
十多位志工合起來年紀超過一千歲以上,組成「千歲拈菜團」端坐成一條龍,在堆如丘的豆芽菜前,個個身手俐落用心拔除芽鬚。(攝影者:徐金生,地點:臺中慈濟醫院,日期: 2013/07/17)

另一邊,一鍋鍋精熬慢燉的高湯,有著豐富的食材如胡蘿蔔、高麗菜、青花菜梗、玉米、大黃豆、香菇、海帶、馬鈴薯……,熊熊大火熬出食物的鮮甜,也逼出志工額上豆大的汗滴。瀝出湯汁,志工往鍋裡尋寶一一分類;邱繼萱師姊解釋:「是要將五行的食材挑出,待會兒置麵上鋪排再利用。」營養具、能量足,志工用心處處可見。

「請師兄、姊先將空心菜、豆芽菜置空碗底,麵放上面,到時一起入鍋煮,這樣每碗的量就能控制得一樣,而且速度也比較快。」潭子區總務劉長濱,依各區幾天下來的經驗分享示範。他說,做慈濟不必擔心不會,因為隨時都有人員補位。

姊妹相招 把握當下

「人生無常呼吸間,如同草露風光不久長,莫待少壯有餘年,莫待年華人老去,空過時間有幾年?」體悟無常,積極把握當下的林梅珠,今天邀二妹趙林滿、四妹林圓、小妹林梅淑,一同參與活動。

曾經意外喪子的林梅珠語重心長的談著:「人生真的太無常,我不希望她們窸窸窣窣(臺語:零散時間浪費),一天就過去了,每分每秒都要積極把握當下,就像前兩天的蘇力颱風,一陣風颱做大災(臺語:颱風造成大災難),嘸(不)知是路還是海,期待收成變悲哀,變成傷心流目屎(臺語:流眼淚)。」林梅珠的時勢順口溜,讓人感觸頗深。
曾經意外喪子體悟無常,積極把握當下的林梅珠(左二),邀二妹趙林滿(右二)、四妹林圓(左一)、小妹林梅淑(右一),一同參與活動。(攝影者:徐金生,地點:臺中慈濟醫院,日期: 2013/07/17)

小妹林梅淑回應:「來這裡,學很多,有時看人家加料配菜,咦!我在家怎麼沒想到!每個人都是我學習的對象,而且做得很歡喜。」稱讚大鍋飯較有味道的林梅淑笑著說。

桌邊一隅,林梅珠正執手鋪排,呈現向日葵花型的鳳梨片、慈濟logo的香蕉串與各式精美小點心,無不引人吸睛讚歎。林圓悄言:「出來活動,還可多跟大姊學習,將排盤排得美美的,就是一種跟大家結好緣的方式。」

五心調味 能量加持

8A病房護理人員張雅晴與李姿瑾,推著同仁們的餐盒下來打餐,共同分享:「好滿足喔!感恩師兄、師姊用心照顧我們的胃,我們就要更認真照顧好病人。」

「師兄、師姊們應該都不是專業人員,但用心的程度,讓膳食呈現不輸專業。」在五樓預防醫學中心服務的賴宜賢感受到滿滿的關懷,她提到:「平常大家都在各自的單位忙碌,有這樣的活動,促進各科室間短暫的交流,凝聚院內的向心力,是股正向的力量。」
護理人員張雅晴(右)與李姿瑾,推著同仁們的餐盒,歡喜下來打餐。(攝影者:徐金生,地點:臺中慈濟醫院,日期: 2013/07/17)

「簡單麵」(擔仔麵)看似簡單,接到手裡感受到志工付出無所求的甘甜味,品嚐過各種不同餐點的賴宜賢接著說,「同仁們吃到、看到的是成品,但我們就近的觀察師兄、姊們進進出出的身影,一道道繁複的工序,在每日SOP(標準流程)中,都做了口味上小小的變化,甚至連小點心都很用心。」他表示,雖然志工沒有大廚手藝,但卻有滿滿的心意。

從7月9日至今,每天上千份的「簡單麵」,透過志工「五心」──細心、耐心、用心、愛心、歡喜心的調味下,充滿愛的能量,飽足醫護人員的胃,志工蔡素蓮說:「志工化不可能為可能,只要有信心,做就對了。」餐會中,證嚴上人行腳到臺中慈濟醫院,特地前來向大家道感恩。志工希望能夠透過這份「五心級」的愛心傳輸,讓臺中慈院這塊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磐石,也能發揮「五心級」的醫療,照護需要的人。【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秀雅 傅惠美 臺中報導 2013/07/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