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變 百封信表想師情

2013-08-16   | 張晶玫
六百八十六位學員,一人一封信,遠渡重洋,親手將心裡的話捎給上人。(攝影者:陳裕炎,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8/10)
「如果沒有上人,如果馬來西亞沒有慈濟,現在我們會在哪裡呢?」在「2013年馬來西亞慈誠委員幹部精進研習會」的圓緣典禮上,慈濟志工葉淑美問著自己,也問著大家。

葉淑美是馬來西亞第一位慈濟志工,她和二十年前第一批回到臺灣花蓮學習當慈濟志工的十八位馬來西亞志工們,一起站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的舞臺上。

當年的十八人,現在只少了三個人,一位出家,兩位往生了;但是1993年那十五天的隨師訪視、在慈濟醫院當志工的情景及歡喜,依然鮮明地歷歷在目,恍若才是昨日,只是怎麼地時光荏苒,這第一批馬來西亞的弟子鬢髮已白。

各地志業報告 慈濟永續發展

前方螢幕上播出二十年前的老照片,那時的上人傾身親切地和這十八人談話,只是手上還打著點滴……照片上還有二十年前郭濟航長跪領送上人親手送給馬來西亞的一尊觀世音菩薩,「那時,只有我一個人請回這尊觀音像……」照片中郭濟航的身影顯得特別孤單。

二十年後,馬來西亞北馬已有三千位慈誠及委員、四十七個分支聯絡點,以及三十五個志業單位。2013年是馬來西亞二十周年慶,來自怡保、吉蘭丹、吉打、峇株吧轄、玻璃市、登嘉樓、霹靂、雪蘭莪、彭亨等地慈濟聯絡處的負責人分別上臺報告志業的成長,以及發生在其中的動人故事。
原本期待帶著五百人回到臺灣,象徵一尊「千手觀音」,做為馬來西亞二十週年慶送給上人的禮物,意想不到一開始的報名狀況不甚理想。他開始利用志工及志業體的各種聚會、共修,一一親自說明;一一和大家懺悔,終於有六百人,包含志工及志業體同仁報名。(攝影者:陳裕炎,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8/10)

峇株吧轄聯絡處的葉濟岸未語便先紅了眼眶,長得十分魁武,卻在慈濟裡數度流下男兒淚。

第一次的流淚是在十三年前,看到證嚴上人便莫明地哭了,第二次則是在南馬來西亞發生大水災時,看到大家跪著和關心災情的上人通電話,弟子對師父的敬重及孺慕讓他深受感動;一旦觸碰到內心深處的柔軟,大男人的眼淚便像關不住的水龍頭。

之後,葉濟岸有一次在精舍和上人同桌吃飯時,上人輕輕地要他多吃點,眼淚便如湧泉,上人親手為他授證時,他的淚水更是滴落在上人的手背上,他又是激動又是尷尬,沒想到上人卻懂他的心,說這淚珠代表的是「想師之情」。在二十周年慶這天,他告訴大家:「要把這悲心的淚水,化為智慧及慈悲的法水,把心門打開,讓慈濟志業永續發展。」

每一個地區的慈濟志業,都因應著各自的環境及因緣而有所特色,吉蘭丹的訪視關懷,讓智障的孩子也懂得人情的溫暖;玻璃市則突破極限,全體總動員的成功演繹大型的《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劇,也找回了曾經是「慈青」的年輕人。

在僅有兩萬多華人的登嘉樓地區,則首度舉辦了大型的《無量義經》手語劇,全場共有兩千多人參與,站在臺上演出的人一半以上都是當地的民眾,這場手語劇已經成為該地區的一件大事,登嘉樓慈濟聯絡處負責人范慈璯說:「回過頭看這三個月的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原本以為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圓滿達成,現在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再難倒我們了。」

踏尋法脈足跡 旅費貸款志堅定

臺上密密站著北馬各分支聯絡點及志業單位的代表,他們在最後將手中的捲軸同時打開,捲軸上寫的是北馬各社區的地名,臺下的郭濟航早已熱淚盈眶,當初只有他孤零零地接下上人手中那一尊觀世音菩薩,二十年後,馬來西亞已菩提林立蔚然成林。

郭濟航想起五月份時向上人承諾要帶五百位志工回臺灣,象徵一尊「千手觀音」,做為馬來西亞二十周年慶送給上人的禮物,說好要五百人一起回來,可是沒想到在5月18報名截止前僅有一百多人報名,他痛苦得三天三夜睡不著也吃不下。

「哪裡出了問題?是訊息不夠清楚?還是因為是假期的關係?」郭濟航一直思索著,他認為問題出在自己的身上,「是我不對,2013年已落實聯區制度,可是我卻沒有和各正、副負責人取得共識,就擅自作主,一切都是我的錯。」站在臺上訴說這一段掙扎過程的郭濟航,哽咽得幾乎說不下去。
一百零八位馬來西亞的志業體工作人員,以〈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的手語,傳達堅定的道心。(攝影者:李黎鐘,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8/10)

郭濟航開始利用志工及志業體的各種聚會、共修,一一親自說明,一一和大家懺悔,他告訴大家:「大家和上人的緣結得那麼深,馬來西亞二十周年慶時,能和上人一同慶祝,是多麼殊勝的一件大事。」他說明此次回到臺灣精進,是為了「踏足跡」,踏尋靜思法脈的足跡;最後,整個報名人數的便激增了起來,連同志工和志業體的職工,總計有六百八十六人,以五十六個班次回到臺灣。

在圓緣這天早上,天空湛藍無雲,所有人在靜思堂的道侶廣場拍了一張充滿紀念價值的大合照,在拍照時,郭濟航聽到所有人自動唱起〈立願文〉,一遍又一遍地唱著,〈立願文〉唱完,又開始唱起〈慈濟功德會會歌〉,大家是那麼地自然,那麼地合心,他心中有著滿滿的感恩。

「其實,對志業體的同仁而言,要回來臺灣的飛機票真的很貴,很多人都是用貸款的。」現任馬來西亞執行長郭濟緣哽咽地說著,但是慈濟的任何財務都是專款專用,所有的貸款都是自己支付,縱使一個月只能還款五十元馬幣,大家都覺得十分值得,郭濟緣說:「大馬有五十萬會員,試想,沒有這五十萬人,所有的好事都不會發生了。」

燕子歸來見師面 一生無量法隨身

原本穿著灰衣白褲的一百零八位學員在圓緣會上,換上他們在慈濟基金會的職工制服,其中有穿著潔白護士服的洗腎中心的護士;有靜思書軒及大愛幼兒園的飄逸白服藍裙;有一身畢挺的西裝……他們演出〈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的手語,「但願愛心廣大無邊……」每唱一句歌詞,大家便向前跨一步,最後整個隊形,潔淨而雅淨。

「上人賜我紅豆兩粒,感恩之情油然而起……上人為救眾生,整日奔走不息,難得見師一面,無法侍奉朝夕,幸有紅豆兩粒,和我時常心語,務把想師之情,點滴溶進慈濟……」大家緩緩地清唱起〈想師豆〉,有人低下了頭拭淚,有人則任由淚水滑過臉龐,此時耳朵邊傳來:證嚴上人親臨會場。

「好溫馨!好貼心!歸來的燕子,是我最期待的!」上人說,很感恩馬來西亞的志工們無時無刻不在傳揚慈濟的「竹筒歲月」,殷切叮嚀所有人加緊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腳步,祝福大家──「一生無量,百萬菩薩不困難。」上人看到大家不論多麼辛苦,因為愛師父、愛上人,都願意無私付出,上人說:「我只能以法回饋大家,我要看到我的弟子心中有法;行中有法。」
圓緣這天早上,天空湛藍無雲,所有人在靜思堂的道侶廣場拍了一張充滿紀念價值的大合照。(攝影者:陳裕炎,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08/10)

「萬般帶不去……」上人起了個頭,微笑地等候大家的回答。「唯有『業』隨身。」臺下的學員隨即應之。上人笑著說:「希望是──唯有『法』隨身;『大馬連心,愛鋪滿地』。」

2013年馬來西亞的「千手觀音」回來了,心也回來了,更帶回想師之情,六百八十六位學員,一人一封信,遠渡重洋,親手將心裡的話捎給上人;相聚終須一別,縱然相隔三千里,弟子的心和上人的心貼近在一起;慧命交會在一起,「要常常傳訊息回來喔!」上人幾度駐足和大家揮手道別,弟子們依依不捨……【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晶玫 花蓮靜思堂報導 2013/08/1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