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迷惘 找到心方向

2016-11-13   | 葉金英
陳波(右)接觸慈濟以後才發現,醫師不只是幫人治病,更重要的是醫治人心。(攝影者:葉金英,地點: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6/11/10)
有著一顆單純善良的心,因為看到母親的改變,讓二十七歲的連紹堂想跟著學習,做一個利益社會的人;同樣屬於年輕一群的陳波,接觸慈濟才發現,醫師不只是幫人治病,更重要的是醫治人心;溫文儒雅的邵志欽,在三十三歲時翻轉了人生,日子變得多姿多采……

三位年輕人在不同的空間成長,卻在同樣的時刻,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們的改變,讓社會多一分安定的力量。

醫師心柔救病身

讀書的時候,陳波立志要當一名老師,希望自己的將來能發揮良能,當一位傳道、授業、解惑者。然而,由於陳家祖傳三代都是醫師,父母親覺得當醫生前途好,陳波於是孝順聽從父母教誨,選擇醫學。

研讀醫學知識時,有一回聽聞「慈濟骨髓資料庫」的規模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他深感不可思議,臺灣兩千三百多萬人口,居然有這樣規模,對「慈濟」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立下一個心願,想要成為救人一命的捐髓者。

大學畢業後,日常生活時間較為彈性。有一天,陳波從網路上搜尋到了慈濟,透過網頁瀏覽,看到證嚴上人所談的佛法貼切人心,他想要學習;於是,陳波每天在網路上收看大愛電視的節目《人間菩提》,透過聆聽上人的開示,對於人間佛教有進一步的了解,深覺上人的理念和他想助人的心相同。

當了醫師以後,陳波在中國大陸河南一家醫院工作,第一次接觸的病人是一位六十多歲的伯伯,必須做檢查確認。但是,那一位伯伯身無分文,陳波心生不忍,幫忙出了錢,讓伯伯順利做檢查。

歲末年終時刻,海外慈濟志工不遠千里回到臺灣,接受上人的祝福,授證成為委員、慈誠。(攝影者:陳李少民,地點: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6/11/11)
做完檢查,陳波看著伯伯孤單的身影走出診間時,一剎那間,陳波的心情難過起來,嚎啕大哭了許久;他知道做好事不能只是心地好,他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微薄。過了一些時日,那位伯伯特地還他十塊錢,讓他的心情更加沉重,突然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人。

陳波任職的醫院地屬偏遠,來往病患並不多,空閒時,看到同事們都在做休閒娛樂,他思索自己的人生,不應該只是這樣浪費青春。2014年,再次瀏覽慈濟網頁,得知在河南有見習志工的招生訊息,主動報名參加志工培訓。

每一次課程中,講師的分享在在都令陳波感動萬分。有一句靜思語「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他從中體悟到,自己加入慈濟志工正是時候,未來的人生方向,他找到了。

從事醫療工作,每週只有一天休息日,想參加志工培訓時間難以配合。他決定留職停薪,轉換工作當老師。雖然薪水少很多,可是時間上較能掌握,三年的期間,他專心地跟著資深志工的腳步學習,在河南訪視關懷貧困人家。

有一次到敬老院關懷老人家,陳波看見一位伯伯的頭部受傷有凹洞,經過訪查得知那一位伯伯因為職場失意,一時想不開跳樓自殺不成,身體受創嚴重,親人妻子都離他而去。想到伯伯只是一念偏差,造成終生遺憾,陳波從中體悟人的一念間的重要,激發他想要度化更多人的善念。

過去,陳波曾經接觸佛教,但只知道念佛。認識慈濟以後,他深深地體悟佛法的真實意,必須要身體力行,入人群去幫助苦難的人,從付出中漸漸得智慧。他期許自己,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認定上人是他終身依止的師父,要緊緊追隨。

年紀輕輕的陳波,在他三十三歲那年,人生路有了新轉變,接觸慈濟醫療人文,讓他明白當醫師不只是「看病」,更重要是醫治「人心」,就像當老師一樣,教導學生有正確的知識觀念。

母親是他的楷模

二十七歲的連紹堂有著一顆單純善良的心,因為看到母親的改變,讓他也想跟著學習,做一個利益社會的人。(攝影者:葉金英,地點: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6/11/10)
在臺灣出生的連紹堂,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一家四口搬遷到中國大陸,從高中到大學他都在上海求知。日常生活中,連紹堂偶爾看到父母親有口角,吵架的聲音讓他和妹妹不知該如何,真怕有一天家園變色。

不知過了多久,父母親鬥嘴的次數愈來愈少,尤其是個性直爽的母親,每當換上一件藍色洋裝後,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說話特別溫柔。

後來,連紹堂時常跟著母親一起外出,母親帶著他到敬老院去關懷老人家,看到老人家臉上的笑容,他自己也感染了快樂。原來母親是慈濟委員,當了志工讓母親整個人脫胎換骨,個性漸漸轉變。慈濟的理念讓連紹堂的家庭變得幸福美滿,有機會他也想隨著母親當志工。

從母親的身上,連紹堂學到很多待人處事的道理。過去,母親凡事都堅持到底,不輕易妥協,有時還會忘東忘西;可是接觸慈濟之後,母親的思路變得非常清楚,不再堅持自我,懂得退讓,家庭的氣氛很和諧。去年(2015年),連紹堂跟著母親到上海會所薰法香,聆聽上人講經說法,漸漸深受影響。令他開心的是父親、妹妹陸續參與志工培訓,家人的生活有了共同話題,互相讚歎,分享當志工的樂趣。

連紹堂深知自己的過去對父母親的態度不友善,說話口氣不好。有一次他參與冬令發放,前往江蘇參與訪視工作,看了好幾戶家庭的小孩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每個孩子外表看來都很健康,可是一問父母親在哪裡時,孩子們的臉上表情變得很難過。

為了養育糊口,雙親出外工作,一年見不到一次面。連紹堂看著孩子難過的神情,才發覺自己很有福報,從小到大都有父母親陪伴著他長大,生活無憂無慮,也深深自省為何自己還這麼不懂事。

參與志工培訓課,每次讀到慈濟十戒中的「孝順父母、調和聲色」,連紹堂就會想到自己也要這樣做;見苦知福,改變了他的人生,未來,他要身體力行「做我所說,說我所做」。

學會「孝」與「順」

溫文儒雅的邵志欽(右)在三十三歲時翻轉了人生,日子變得多姿多采。(攝影者:陳李少民,地點:慈濟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16/11/11)
在蘇州長大完成學業後,邵志欽順利找到銀行的工作,在公家單位過著準時上下班的日子。每當下班後,時間還早,邵志欽不知道還可以做什麼?心想,或許可以找慈善團體來付出。有一天,他經過靜思書院,不知為何站在門外許久,看著那一扇古意盎然的門,覺得特別有緣,他想走進書院一探究竟。

靜思書院位於巷弄間,小橋流水旁寧靜幽闌,有如世外桃源。邵志欽走進書院,看到溫馨的布置,處處具有無比的巧思,他非常喜歡這樣的環境,一番詢問,他想要當書院的志工。受到邀約,他參與浴佛活動,他想,一大清早五點到達會場,應該是最早的一個,令他訝異的是,現場已經聚滿人潮,人人心生歡喜。

當書院的志工,讓邵志欽的生活多了樂趣,日子很充實,時常翻閱上人的書籍,從書中體悟人生的道理;甚至,因緣巧合遇到生命的伴侶,認識和他一樣當志工的另一半,兩人有共同的興趣,生活有了愛的陪伴。

結婚時,邵志欽想著孝敬父母最大的意義,就是安排素食喜宴,透過不殺生來為父母增添福報。不但是素宴,餐桌上不供應菸、酒,這對家鄉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事,他的堅定果決,對的事就要去做,經歷一番溝通協調,終於獲得父母親的同意。

邵志欽知道自己的聲色還不夠柔和,常常反駁父母的言語,每當用餐時,母親幫他夾菜,他都不喜歡吃,接觸慈濟以後,學會「孝」與「順」的意義,接受不喜歡的。從此他不再反駁,認為順從父母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今年歲末年終、11月秋末冬初之際,全球慈濟志工不遠千里回到臺灣,接受上人的祝福,受證成為委員、慈誠,陳波、連紹堂、邵志欽也在受證的行列中。未來,他們將發揮大愛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葉金英 臺北報導2016/11/1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