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逗陣行 走向心靈故鄉

2017-06-14   | 莊玉美、何幸蕙、陳慶瑞
2017年海外四合一幹部研習營共八百八十二位隊輔、學員,6月11日清晨四點於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集合,準備搭車或走路,回到心靈的故鄉。(攝影者:周幸弘,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7/06/11)
仲夏六月的清晨四點,夜幕依然低垂,在一片寂靜中,西邊一輪圓盤潑灑一層銀白光韻,東方孤星閃爍一點一點的耀眼光芒,即將曙白之際,花蓮靜思堂外早已人影重重,行行整齊排列。

步步踏實走 日月同映

今天(6/11)凌晨,2017年「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的八百八十二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員和隊輔,集合在道侶廣場列隊,準備或搭車或走路,就是為了回家一趟,返回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其中有三百九十六位學員,選擇走路回到靜思精舍,親身用雙腳體會五十多年前證嚴上人在花蓮的足跡往事。

做完柔軟操之後,走路的學員便在三位精舍師父的引領下,兩行縱列於黎明前的微光之中,依序沿著中央路的人行步道,左轉中山路前行。天色漸漸明朗,明月依舊西斜,此時可見一條清晰鮮明的藍色人龍綿延,往綠意盎然的中央山脈迤邐而去。而這群來自海峽對岸的慈濟人,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體驗這一條回家的路。

2017年海外四合一研習營學員成一縱隊,走回靜思精舍,經過國福大橋,眼前美景美不勝收。(攝影者:周幸弘,地點:花蓮市國福大橋,日期:2017/06/11)
邁著穩健的步伐,當抵達國福大橋時,視野頓時寬闊起來。在太平洋那端的美崙溪流盡之處,數團靄靄白雲妝點其間,描繪出一幅青山綠野、藍天白雲的自然美景,與橋上律動的藍色線條相映成趣。在這晨曦逐漸東昇之際,金色光芒鑲嵌在白雲邊緣,猶如一支輕盈巧筆,正在這幅藍色的畫布上細細彩繪一般。

放眼大地,一幅「日月同輝」的美景,躍然呈現眼前。面向這個難得的光景,大家似乎一下子忘卻了晨起的辛勞,在心情雀躍之下,很多人紛紛拿起了手機,來回捕捉這份在回家路上所收到的特殊賀禮。

願行菩薩道 緣聚慈濟

「日出東方消昏暗……」當太陽漸漸從東方升起,來自廣西的覃英桃,心中想起了《水懺》中的〈至誠發願〉來。陽光有點刺眼,覃英桃心想:「是要遮住?還是向前?」這趟回靜思精舍的路,大家互相陪伴,一路往前。「方向正確了,一直往前走,總有一天會到達。」
來自中國大陸的三百九十六位學員選擇走路回到靜思精舍,親身體驗證嚴上人當年創立慈濟功德會時的艱辛。(攝影者:周幸弘,地點:花蓮縣新城鄉,日期:2017/06/11)

一步一步地從靜思堂走回心靈故鄉,覃英桃感覺慈濟路確實是有些不好走。當她看到精舍就真真實實地出現在眼前時,覃英桃眼眶不禁濕潤,她說:「就像倦鳥歸巢一般,終於回到上人身邊,更貼近上人了。」修行之路沒有捷徑,唯有按部就班踏實走。

秀氣的陳伊霞來自四川,表示沿路走來感覺像在走菩薩道,身旁很多人守護,有人遞來茶水,還有師父為大家加油,她心裡很感動。她說,自己並不是第一次回靜思精舍,對回家的路並不陌生,但走「師公路」回精舍,卻是頭一遭。當快到回到精舍時,聽到有師兄喊著:「家到了!」讓她內心很感動,是什麼樣的緣分,可以讓中國大陸的慈濟人一起回家。

張菊霞纖瘦嬌小,來自重慶,她表示自己走回靜思精舍,愈走愈優雅,心地非常法喜。有人搭車,有人走路,最終都是為了回到精舍一起聞法。大家一起走,彼此有伴,有所照應,走起來就不累。

一路向前行 擁抱蒼生

來自廣州的郭斐,一早沒有太多想法,只是覺得要回家了。「快點,快點走!」內心一股迫切感,讓她的腳步無法停下來。「一路走來,感覺很不容易。」現在走這條柏油路需要花上兩個小時,她想到以前是泥土路面時,可能需要走更久的時間。
四合一幹部研習營三百九十六位學員步行回到靜思精舍,不少人一進山門,想到可以見到證嚴上人,不禁落淚。(攝影者:周幸弘,地點:靜思精舍,日期:2017/06/11)

「上人沒辦法到大陸,我們一定要將正法傳過去。」郭斐表示,回來參加幹部研習營,就是要回來求法。她期許自己多做多承擔,才會有更多法喜跟大家分享,成為一個說法傳法人。

廣東東莞的劉彩英剛開始很興奮,走著走著太陽大了,臉上、背部的汗珠一直不斷冒出。有人開始擦汗、有人開始戴起帽子。「轉個彎就快到囉!加油!」沿路有志工為大家打氣加油,供水為大家補充水分。

快要抵達協力工廠時,精舍師父小跑步上前,在旁鼓勵大家,於是大家也開始跟著小跑步起來。「能回來一趟,也不是很容易。」當劉彩英看到精舍就在眼前時,不禁紅了眼眶,落下淚來。由於上人能在克難中一直堅持下去,才有今天的慈濟世界,讓劉彩英非常感恩。

「走路要輕,怕地會痛……」在這趟精舍巡禮中,同行志工的腦海中突然浮現〈擁抱蒼生〉這首歌曲來。雖然這條路很遠,也不一定好走,但只要方向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玉美、何幸蕙、陳慶瑞 花蓮報導 2017/06/1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