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病因 裝病或心病?

2013-04-16   | 沈裕智
(攝影者:陳潁茂)
一位三十七歲的男性病患,抱怨頭暈、頭痛、四肢發麻、無力等症狀,身體及神經學檢查無異常,且在數家醫院做過重複之實驗及影像檢查均找不到病因,妻子及內科醫師開始懷疑病患是「裝病」。

掛念身體狀況 竟丟了工作

「陳先生,你好!怎麼會想來看精神科?」陳先生一臉不悅地說:「是家人要我來的。」他接著說:「半年前的一個假日,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回家後開始覺得下背痛、解尿不順,到醫院驗尿、照X光,並沒有發現異常,我才不相信,所以開始翻閱一些相關的醫學書籍!書上寫了好多原因,我很擔心,所以跑去看一位很有名的泌尿科醫師,看了幾次,醫師也不知道是什麼病。」

「一定是什麼罕見疾病,連這麼有名的醫生都不知道!所以我要求自費住院仔細檢查一下,可是住院期間幾乎所有能做的檢查都做,就是找不到什麼有意義的結果來解釋我的下背痛、解尿不順。」

「出院後,常因為不舒服到門診,又重複做很多次尿液及影像學檢查,醫生都說沒問題。最近又煩到睡不著,開始頭暈、頭痛、四肢發麻、無力,我又跑不同醫院做檢查。」陳先生再次訴說。

因掛念自己的健康狀況,陳先生工作已不像以前一樣充滿幹勁,人際關係也變得被動、退縮,加上因常請假而丟了工作,讓妻子很不諒解。最近,陳先生迷上偏方,在妻子嚴厲的警告下,不敢貿然嘗試,後來妻子跟內科醫師討論後,轉介到精神科就診。

藥物生理治療 恢復原來生活

看著病人過往輝煌的檢查報告,我心想要怎麼幫助他?爬了一整天的山,下背痛只是肌肉疲勞而已,但平日小心謹慎的陳先生就跑去就醫,結果沒有明確的病因無形中強化他的焦慮,一直找不出原因讓他的焦慮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症狀越來越多,最後影響工作及生活。

為了減緩他找不到病因的焦慮,我告訴他:「你的病有兩個。」陳先生仔細地聽著:「一是自律神經失調,另一個是腦神經衰弱。因為一些特殊的生活事件,讓你的自律神經失調,產生『生病了』的感覺,又因長期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狀況,找不出病因,焦慮、失眠,最後腦神經衰弱。」我說。

「那要怎麼治療?」陳先生問。「我開點補腦的藥物給你治療腦神經衰弱,另外安排生理回饋治療矯正自律神經失調。」經過短期的藥物治療、心理建設和幾週生理回饋治療後,終於使症狀消失,陳先生也恢復原來的生活。

了解身心關係 改善患者困擾

陳先生是個慮病症患者,慮病症的患者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在一般醫療機構看到的病人中,大約有百分之三到十四的人,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疾病,而是慮病症令他們去求診。患者當中男女性的分布沒有差異,發病年齡以三十和四十歲最常見。

根據觀察統計,某些人格特徵的人容易發展出慮病症的傾向,例如強迫性人格與自戀型人格。以上兩種人格特質的共同處是都很在乎自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功能,因此在面臨一些生活上變化,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周遭人、事、物、興趣,轉為較專注於自己的身體現象。當他們為此看醫師時,倘若醫師沒給予確切的解釋說明,將使他們疑慮更深,進而惡性循環地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甚至擔心患了什麼怪病。

如果醫師可以幫助患者明暸身體與心理互相作用的關係,輔以藥物及生理回饋治療加速症狀的緩解,然後逐步鼓勵改善社會功能,例如:人際關係、工作成效等,幫助他重建成就感與尊嚴,把原本專注於自己身體狀況的心緒,拉回來擴大到其他的個人或社會上的事務,循序漸進地慢慢改善慮病症對患者造成的困擾。

何謂慮病症
◆ 腦中滿是自己患有重症的想法。
◆ 儘管醫學檢驗再三確定,這樣的念頭還是盤踞在心頭。
◆ 無法以妄想症或身體畸形性疾患來解釋。
◆ 症狀至少持續六個月。
◆ 症狀引起顯著的苦惱或功能性受損。

(文:沈裕智 摘自:《人醫心傳》2013年2月)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