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事不難 先看圖說故事

2013-04-16   | 吳宛芳 莊雅萍 楊筑雅 李佳珍
資深慈濟志工葉明珠(左一)低著頭,陪著社區的文字志工填寫「著作權授權同意書」,親身示範為慈濟寫歷史,為時代做見證的準備工作。(攝影者:李彥儀,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 2013/03/06)
「我要繼續做下去!」已過花甲之年的慈濟志工彭潔露,參加了慈濟三重志業園區的人文真善美社區基礎課程後,原本萌生退意的她,充滿信心的表達意願。

為文史紀錄 開課共成長

「每年都有文字菩薩大招生,不知道為什麼留不住人?」慈濟志工葉明珠暗自思量與觀察,在社區裡經常找不到文字紀錄的問題,於是她決定親自陪伴。

她利用社區內各項活動進行人才招募,並且在年初積極參與人文真善美的工作,她說:「唯有身在其中,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要如何與新夥伴融合在一起?」

在三重園區內,經常可以看到葉明珠在環保站分類,一會兒又出現在音控室內掌握簡報播放,她將原本承擔的工作打理好後,又開始為文字志工招生的名單彙整,低頭按著電話,聯繫人文真善美招生後的教育訓練事宜。

為了深入了解記錄慈濟歷史的人文真善美這個功能組,葉明珠邀約團隊內無論資深或新進志工,全員到齊積極參與各項共修與課程,一方面扮演陪伴角色,一方面親自進行了解要如何才能留住人才的方法。

三重區人文真善美社區基礎課的學員,紛紛拿著講師準備的繪本畫冊,討論著畫冊的先後順序,為課程增添趣味的畫面與多元的學習型態。(攝影者:李彥儀,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 2013/03/06)
她的熱誠成就了3月6日至3月27日每周三晚上,在三重志業園區開設「人文真善美社區基礎課程」,建立文字志工慈濟人文的認識與承擔紀錄的使命感。更感動此次承擔文字講師的慈濟志工陳婉貞,用心規劃課程內容。

繪本入課程 學習觀察思考

「這幾張圖,請大家觀察一下,順序要如何排列?」春天的夜晚,教室講臺上,陳婉貞準備了一幅幅的圖畫,她引導學員如何用這些圖畫,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陳婉貞運用七張瑞士畫家約克‧米勒所畫的繪圖,是德國小鎮Gullen從1953年至1972年,由同一個角度取景,以三年的間隔時間,記錄一個鄉村二十年間的變化。瞬間,二十位學員全部湧向講臺,熱烈討論著:「這是第一張,看到鄉村綠油油的草地。」

「鐵路、大樹,下一張開路了!」大家七嘴八舌提出意見。

「有挖土機在圖片裡,鐵路不見了。」學員努力在腦海中激盪著。

「高樓大廈,馬路車水馬龍…..」大家非常感興趣的搶著回答文字講師陳婉貞的問題。

她運用《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不准過來》、《大姊姊和小妹妹》繪本與「菩提心要—分秒都在歷史中」影片以及簡報檔案當成教案,利用觀看數位繪本的體驗,傳遞紀錄對歷史的重要,讓學員腦力激盪,學會發現、觀察、思考、想像,進而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學習用文字撰述,成為一位會「說故事的人」。

新加入真善美團隊的慈濟志工吳宛芳興奮的分享,透過作者的畫筆,家鄉風貌悄然由鄉村變城市;綠地少了,高樓大廈多了;樹木少了,車子多了;舒適寧靜逐漸被吵雜的汽車聲響取代,也改變了鄉村的樣貌,二十年鄉村變成了都市,她說:「若是沒有紀錄,大家何曾記得原始的樣貌,這顯示紀錄有多麼重要。」

文字志工彭潔露透過文字課程重新找回文字紀錄的熱情,發揮生命的亮點。(攝影者:姜怡彰,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 2013/03/20)
文史說歷史 學習說故事

「過去的記錄方式,都是按照活動順序記錄下來,現在要找出活動亮點,很難。」慈濟志工彭潔露參與文字記錄已有十年之久,隨著慈濟志業發展,記錄的方向與寫作模式的變化,快速地造成她的困擾。

在速食的現代,要如何吸引閱聽者點閱這些行善的故事,如何找出記錄的亮點,這對於已過花甲之年的彭潔露,深感壓力,也因此讓她萌生退意。

但是現在她說:「課程透過繪本的導讀,由圖文配合的方式,就像在活動現場一般,循著故事的走向,找出記錄的亮點,重新學習記錄方式,還有團隊陪伴,我要繼續做下去。」

新進志工莊雅萍表示:「我們不再懼怕,不論年齡,不論身體有病痛,只要發願,用心的學習、真實的紀錄對自己與歷史負責,勇於承擔,就是做一個人文真善美志工應該做的本分之事。」

首次參與真善美課程的李伯紀,參加過外界許多課程,他難掩訝異地說:「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很難想像,學員的身分與年齡差異很大,講師要怎麼讓學員都聽得懂?」

上課後,他表示:「現在我相信了,因為講師用了引起大家興趣的繪本與上人的影片相對應,說明這個功能的使命,讓大家都願意留下來。」
文字講師陳婉貞(左一) 引導文字初階課程進行,新進人文真善美志工莊雅萍雙手持著代表智慧的鉛筆,進行自我介紹,也期許自己成為懂得用文字「說故事的人」。(攝影者:李彥儀,地點:三重志業園區,日期: 2013/03/06)


課堂上,一列列的文字穿插紅色標記,藍色註記還有黃色框區,大家正在熱烈討論課程實作的文稿,仍然如討論圖片時一樣熱烈;夜漸漸深了,課程結束時葉明珠目送著大家離開的背影,不斷地叮嚀著:「基礎課上完了,接下來還要繼續共修哦…..」學習之路已開啟,葉明珠期許著紀錄故事將持續,她的關懷與陪伴將不斷進行……。【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宛芳、莊雅萍、楊筑雅、李佳珍 臺北市報導 2013/03/06~2013/03/2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